以图证史是历史研究的新方法。下列4幅图片反映了近代上海开埠后,诸多方面的变局。观察下列一组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1)请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字数不超过15字。(2)围绕拟定的主题,联系图片提供的具体史实,叙述近代上海开埠后的诸多变局。
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 李鸿章在派学生出洋的“应办事宜”中说:“考查中学西学,分别教导,将来出洋后,肄习西学,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随资高下,循序渐进。宣讲圣谕广州,示以尊君亲上之义,庶不圃于异学。” ——陈旭麓材料二 康有为“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宪法,开国会,行三足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请回答:(1)材料一、二的观点各属于那一派别? 各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2)根据材料二分析康有为思想的特点及原因?(3)材料三的作者是谁?“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4)请根据以上材料指出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材料二 中国拥有“四大发明”,这固然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是罗盘针可以导航亦可看风水;火药可以制造喜庆的鞭炮亦可制造杀人的武器。更为关键的似乎是文化的取向,郑和下西洋早在哥伦布诞生之前,但其主要的目的不在于开辟国际贸易……材料三 五千年中华文明成就辉煌,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成为中国向前发展的包袱。万里长城,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但也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和对外交往。大运河,沟通了中国南北,但这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满足了专制者游玩的需要。运河往来最多的是官吏们的游船和运送皇粮的漕船。材料四 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曰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材料均摘自《中西对比500年》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分布领域有何特点?(2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中华文明的特征。中国四大发明对西欧社会转型起了什么作用?(6分)(3)根据材料四分析说明四大发明没有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的原因。(4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论语》颜渊第十二之七: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 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王守仁:“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材料四: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请回答:(1)材料一中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在当时“未取得成功”的原因。(4分)(2)概括材料二中董仲舒的主要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西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主要原因?(3)材料三中朱熹、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异?(4)材料四作者又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对待传统文化的儒家思想,我们今天应该采取什么态度?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人们因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到18世纪后半期,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玄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17世纪英国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霍布斯、洛克、亚当·斯密等。伏尔泰流亡英国期间看到牛顿的葬礼,数万人送葬,宫廷的王公大臣都参加了。而这时的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在瑞典凄凉地死去。英国通过渐进的政治变革悄悄走上社会稳定发展的快车道,在世界的交往中崭露头角。——摘编于《欧洲文明十五讲》材料三 伏尔泰在《风俗论》中说,中国人把天上的历史同地上的历史结合起来。其他民族虚构神话,而中国人则用毛笔和测天仪撰写他们的历史,朴实无华,在亚洲尚无先例。中国人通过科举遴选官员的制度,把有道德有见识的人选拔出来治理国家。因而中国是开明君主统治的楷模。 ——《世界文化史》材料四 18世纪启蒙思想家热衷于以《百科全书》的形式宣传思想。1751年到1780年由狄德罗牵头,向140多位法国科学家、工程师、医生、军事家、航海家、艺术家约稿,编撰出版了《百科全书,科学艺术工艺详解词典》。狄德罗在发刊词中说“聚集分散在世界上的一切知识,从而建立一思想的总体系”,他们以献身的精神向封建制度和反动的教会势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世界文化史》【近代卷】材料五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中国的统治者严格遵守礼教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中国是一个暴政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专制政府不应有监察官,但中国却是个例外,监察官对缓和专制是有益的,吏部考察官员,钦差大臣可以处置和奖励各级官吏,因而中国不算是最暴政的。——《世界文化史》请回答:(1)归纳材料一、二、三、四信息,概括指出法国成为欧洲启蒙运动中心的因素。(2)结合材料三、五,指出伏尔泰和孟德斯鸠对中国文化制度不同态度的共同目的,并分析指出两者对中国文化制度所持不同态度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第38章》材料二 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文艺复兴运动个人私欲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2003年人教版高中《世界近代史》“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法规的时代。”“但是在道德、政治经济、农业、技艺这方面,我们却应该做他们(中国人)的学生了。”——伏尔泰《哲学辞典》材料三 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够的。这样,他否定了儒教中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老子对仁义礼乐的态度是什么?与之相对应的治国理念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伏尔泰的道德观与文艺复兴时期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指出旧中国家庭伦理道德有何特点?结合材料和时代背景指出梁启超新的道德观产生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