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生物
  • 题型 综合题
  • 难度 中等
  • 浏览 511

美英两位科学家因为在胚胎干细胞研究方面的“基因靶向”技术获得 2007 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基因靶向”技术是指利用细胞脱氧核糖核酸( DNA )可与外源性 DNA 同源序列发生同源重组的性质,定向改造生物某一基因的技术。有科研小组通过下图所示的“基因靶向”技术将小鼠棕褐色的毛色基因导入黑色纯种小鼠细胞的 ES 细胞中。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ES 细胞来自第 3.5 天小鼠囊胚中的____(填字母)细胞,理论上该细胞在功能上具有____。
(2)在胚胎移植过程中,供、受体动物选择好后,要用激素进行____的处理,使供、受体的生理状态相同,以保证移植的胚胎能够继续正常发育。
(3)该实验得到的带突变基因的嵌合体小鼠体内有____种基因型的体细胞。
(4)取患者的淋巴细胞(脐带血细胞)作为____,插入正常的外源基因后,再回输体内,以替代、修复或纠正有缺陷的基因,这种方法称为 ____;但如果外源基因随机插入,会因位置效应引起紊乱,而________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5)与该技术相似,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后可以通过______技术,大量获得抗虫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美英两位科学家因为在胚胎干细胞研究方面的基因靶向技术获得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