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 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写的就是诗人在凝神细听。那么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请作简要分析。 (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题目。早寒有怀 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诗中描写了什么季节的景物?你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一句中“遥隔”有什么内涵?透漏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咏荷上雨 (宋)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请简要分析下片“却是池荷跳雨”一句中“跳”字的好处。 整首词中,诗人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作简要分析。
诗歌鉴赏。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注解】①锦江在今四川成都市南,岷江支流,以濯锦得名,杜甫的草堂即临近锦江。②来天地与天地俱来。③玉垒山名,在今四川灌县西。④变古今与古今俱变。⑤北极句广德元年(七六三)十月,吐蕃陷长安,立广武王李承弘为帝,代宗至陕州(今河南陕县),后郭子仪收复京城,转危为安。此句喻吐蕃虽陷京立帝,朝廷始终如北极那样不稍移动。北极北辰。 这是一首 (体裁),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的词语是 。诗中以浩大气势描绘出了他登楼时的所见景象,展现了祖国山河的壮美,表达了对民族 历史的追怀,这两句是: , 。 本诗的最后一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阅读王维的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对上面两首诗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问边:到边疆去问候。 B.征蓬:飘飞的蓬草,比喻飘泊的旅人。 C.孤烟:远处独起的炊烟。 D.胜事:美好的事情。 (2)对上面两首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王维早年的边塞诗写得粗狂豪放,和他晚年清丽飘逸的山水田园诗迥然不同。《使至塞上》是他边塞诗中的力作。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其写景壮观,气势流畅,被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C.“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既具体描绘诗人悠闲放任之乐趣,更突出了“偶然”二字。诗句中的“偶然”二字贯穿上下,成为此次出游的一个特色。 D.《终南别业》一诗在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的同时,也表现了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 (3)《终南别业》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两句诗的意思是 答: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山房春事(其二)【唐】岑参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注】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方圆三百多里。梁孝王曾在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而至。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