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的爱国救亡主张不尽相同。例如:维新变法大力宣传“优胜劣汰”的社会进步理论,说:“吾既自居于弱妹,安能禁人之兼攻?吾既自即于乱亡,安能怨人之取侮?”义和团的一份揭帖则说:“神助拳,义和团,只固鬼子闹中原.……升黄表,焚香烟,请来各路众神仙,……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对于当时中国民族危机的原因和挽救民族危亡的途径,维新派和义和团持何种不同观点?两种观点各具有什么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杭州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高考科目质检26题)下列的五幅图是一位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材料: 请回答:(1)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这位同学确定一个研究课题。(2)从这五幅图中,你获得了怎样的有效的深层信息?(3)如果你来研究这个课题,你认为还可以搜集哪些材料?说明理由。(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若强中御外之策,惟有以忠义号召天之心,以朝廷威灵合九州之力,及天经地义之道,古今中外不易之理……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机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材料二:《满州内政外交》(20世纪初漫画) 材料三:1920年出版物《劳动日纪念》材料四: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君权与民权合,则情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斯强矣。材料五:《演炮图说》(道光中期出版物)请回答:(1)根据上述这些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判断它们分别反映了我国近代以来哪五种政治力量或派别的观点,并简要说明你的判断。(5分)(2)上述材料中所反映的各种观点,在中国近代不同历史阶段中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方向,你是否同意?试以它们的作用和影响加以说明,并简要概括这一系列思想的变化给后人的深刻启示。(5分)
中华文明经历了一个吸收世界文明、日益丰富发展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白马寺 云冈石窟 胡旋舞材料二 不同文明的相遇必然涉及到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从15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到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中外文明的交往变化起伏,中国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也随之发生变化。郑和七次下西洋,沿途到过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进行物品和人员的交流。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所著《农政全书》包含了一部分西方新知识,还同汤若望合作修订历法。林则徐虎门销烟,编写《四洲志》,购置西方大炮加强防务。材料三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摘自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摘自《孙中山全集》第一卷 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赞誉俄国革命为“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和世界的新潮流”,并且预言20世纪的文明将以俄国革命为契机而发生巨变。——摘自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请回答: (1)透过材料一,你能获得中华文明发展的哪些重要历史信息?(2)根据材料二,归纳郑和、徐光启、林则徐对外部世界认识或态度的不同。(3)概括指出材料三体现的三种基本主张。归纳这一时期中国在学习世界文明方面的突出特点。(2分) (4)根据上述材料,简要谈谈你对“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关系的认识。(2分)
材料一法国百科全书派著名撰稿人,西方“重农学派代表人物魁奈在《中国的专制政体》国家的目的在谋人民的“和平及幸福”。孔子“是中华帝国煊赫古代流传下来的法律、道德和宗教的最伟大的改革者”而中国历代的专制君主则是“执行这种法律”的。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学思想巨人亚当·斯密在18世纪《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说:“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说:“表面上看,清朝的统治到18世纪晚期正处于空前的鼎盛时期。但是在19世纪中期,它就证明是一个躯壳中空的巨人” 回答:(1)魁奈之所以将孔子与中国的“法律”、“道德”和“专制”相提并论,你认为有哪些历史依据?为什么亚当·斯密说“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请以当时中国的经济状况加以说明。(2)亚当·斯密说“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和费正清说:“在19世纪中期,它就证明是一个躯壳中空的巨人”是基于什么研究角度所得出的结论?材料二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种种有利因素的结合。……作为种种新发明的基础的许多原理在工业革命前数世纪已为人们所知道,但是,由于缺乏刺激,它们未被用于工业。例如蒸汽机动力的情况就是如此。它在希腊化时代的埃及已为人们所知道,甚至得到应用,但是仅仅用于关开庙宇的大门。-------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木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自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评论鸦片战争回答:(3)18世纪后期,有哪些“种种有利因素的结合”促成了工业革命的到来?(4)“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指的是什么?它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怎么理解这个“保存在密封棺木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自然要解体”?材料三:……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所以最近两三年间,算是划出一个新时期来。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2年4月)回答:(5)梁启超寥寥数语,勾勒出中国近代化过程怎样的基本路径?对此你认为中国近代化运动有什么特点?
(11分)17—18世纪的世界正处在急剧的变革之中,东西方几乎同时产生了反映此种变革的启蒙思想。在西方,伏尔泰、孟德斯鸠以及卢梭是代表;在中国,主要代表人物是黄宗羲、顾炎武以及王夫之。但其历史结果迥然不同,欧洲的启蒙运动成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类历史向近代化迈进;而明清之际中国的启蒙思想只存留在思想家的著作之中,并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变革。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列出17—18世纪中外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各一例。(2分)西方:中国:(2)为什么“明清之际中国的启蒙思想只存留在思想家的著作之中,并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变革”? (3分)(3)中国近代的思想家是如何寻找思想武器来推动社会变革的?(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