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原道醒世训》请回答:洪秀全认为天下人都是兄弟姊妹,这是一种什么思想?他所说的“尔吞我并”是指怎样的社会现象?这段话反映了农民阶级哪方面的革命愿望?
一位历史学家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古代改革,是人类智慧所做出的最惊心动魄的魔术,它能使一个侏儒变成一个巨人,把一个没落的民族变成一个蓬勃奋发的民族,把一个弱小的国家变成一个强大的国家。请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说明商鞅变法是如何把“一个弱小的国家变成一个强大的国家”的。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50-70年代的宣传画(1)根据以上三幅宣传画,简要指出在50-70年代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导思想是什么?材料二 叶剑英委员长《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节选)(一)为尽早结束中华民族分裂的局面,我们建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三)实现统一后,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 (四)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 (九)统一祖国,人人有责。 ……(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叶剑英代表中共中央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主张。材料三(3)请简要指出80年代以来解决台湾问题的指导思想。材料四(4)以上四幅图反映海峡两岸关系怎样的发展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新唐书》载:“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而不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材料二 朱元璋在总结元亡时说:“主荒臣专,威服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大乱。”————《明史》材料三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值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卷1《军机处》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尚书省的主要职权及三省制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为吸取元朝灭亡的教训,明太祖采取了哪些相应措施?(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军机处成立的直接原因和军机大臣的主要职权。(4)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唐、明、清三朝中央机构演变的趋势。
作为我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材料二 董仲舒是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他谨慎地观察现实,潜心地研讨百家学说,构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儒学体系。一一摘编自百度(2)结合所学说明董仲舒的儒学体系新在何处?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三(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时儒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民生问题是关系国运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依据材料一,分析上述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中涉及政策的积极作用。材料二西晋灭亡之后,北方长期处于战乱状态,中原地区的农业人口大量死亡或迁移,致使土地被大量抛荒,导致农业经济严重衰退。……长期的战乱虽然产生了大量无主的土地,但这些土地大多被强宗豪族霸占,一般的小自耕农仍无法得到足够的耕地。——许兆昌等著《魏晋南北朝简史》(2)依据材料二,指出西晋灭亡后北方农业的基本情况。针对此问题,北魏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材料三 “夫农者,国之本,本立然后可以议太平。若不由兹,而云太平者,廖矣。”——《旧唐书》(3)材料三体现了唐朝的什么思想?这一思想在唐朝前期的政策措施中是如何体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