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行星A和B是两均匀球体,行星A的卫星A沿圆轨道运行的周期为Ta,行星B的卫星B沿圆轨道运行的周期为Tb.设两卫星均为各自中心星体的近地卫星.而且Ta∶Tb=1∶4,行星A和行星B的半径之比RA∶RB=1∶2,则行星A和行星B的密度之比ρA∶ρB=___________,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gA∶gB=___________.
在利用重锤下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1)动能增加量略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2)有一条纸带,各点距A点的距离分别为d1,d2,d3,……,如图所示,各相邻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要用它来验证B和G两点处机械能是否守恒,则B点的速度表达式为vB=___________,G点的速度表达式为vG=_____________,从B运动到G的过程中,若有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用图中的物理量符号表示),则机械能守恒。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打上的点计算出. (1)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 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 (2)实验中,需要在木板的右端垫上一个小木块,其目的是 。 (3)如图(a),甲 同 学 根 据 测 量 数据做出的a-F图线,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 。 (4)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线如图(b所示),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 。
在探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B为打点计时器,C为弹簧测力计。不计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1)甲同学打好三条纸带,选取其中最好的一条,其中一段如图乙所示:图中A、B、C、D、E、F为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根据纸带可计算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且vB=________m/s;vC=________ m/s;还可求得小车加速度a=________ 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A.实验时必须先平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B.实验中m2应远小于m1C.实验中,无论m2取何值,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大小总等于测力计相应的读数D.实验中,无论m2取何值,测力计相应的读数始终为(3)若该同学利用已学的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发现小车所受合外力小于测力计读数,明显超出实验误差的正常范围。你认为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操作中改进的措施是___________。
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中,某实验研究小组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木块从A点静止释放后,在一根弹簧作用下弹出,沿足够长的木板运动到B1点停下,O点为弹簧原长时所处的位置,测得OB1的距离为L1,并记录此过程中弹簧对木块做的功为W1。用完全相同的弹簧2根、3根……并列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并记录相应的数据,作出弹簧对木块做功W与木块停下的位置距O点的距离L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WL图线不通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弹簧被压缩的长度LOA=________cm。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当小车在l条橡皮筋的作用下沿木板滑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橡皮筋重复实验时,设法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所做的功分别为2W、3W……。 (1)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长木板、小车、橡皮筋多根、钉子、打点计时器、纸带、电源等。还缺少的测量器材是 。 (2)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4~6V的交流电 B.实验中使用的若干根橡皮筋的原长可以不相等 C.实验中,每次释放小车的位置可以不同 D.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条数可以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成整数倍增加 (3)图中小车上有一固定小螺钉,下图给出了4种橡皮筋与小螺钉的套接方式示意图,为减小实验误差,你认为最合理的套接方式是 。 (4)在正确操作的情况下,某次所打的纸带如下图所示。打在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橡皮筋做功后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 部分进行测量(根据下面所示的纸带回答)。 (5)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 B.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 C.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处 D.小车已过两个铁钉的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