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6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经济总量直逼世界第三。进出口贸易总额稳居世界第三,外汇储备居世界之首。5年来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平均每年超过550亿美元。200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达211.6亿美元,位于全球国家(地区)第13位。但中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外资和外贸,导致贸易摩擦大幅增加。从1995年起,我国已连续12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是什么?而在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坚持什么原则?怎么理解这一原则?
2008年10月18日著名导演谢晋病逝于浙江上虞。能像谢晋这样穷毕生之力反映一个时代精神的电影导演几乎绝迹了,他带走了人们对特定历史时期的眷恋和深思,也带走了中国的 “集体主义电影”。眼下的中国电影越来越注重个性与自我的表达、艺术与商业的嫁接,但当观众看到太多肤浅轻薄的三流电影以及没头没脑的商业大片,我们难免怀念“集体主义”时代创作者们的真诚与浪漫、虔敬与坚守。有人认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以人为本的今天,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没有必要再坚持集体主义了。用人生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近十几年,云冈石窟前面的109国道上每天有数千辆运煤车隆隆驶过,使整个石窟景区煤尘飞扬。国家投资2.2亿元将109国道云冈段改线。由于新国道运煤专线比老国道远了四五十公里,且坡度较大,不少驾驶员不愿走,许多大吨位散装运煤车依然行驶在已改为旅游专线的老国道上。简评运煤车驾驶员这种行为在涉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关系上的价值取向。
材料一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把发展是硬道理错误地理解为“GDP是硬道理”,甚至不惜以盲目建设、破坏资源、浪费资源、降低效益等为代价片面追求GDP增长。科学发展观要求,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材料二 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的章程。2008年9月开始,全党、全国掀起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当前,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推进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1)从价值观的角度,说明新发展观的正确性?(2)运用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说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怎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材料一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材料二 江苏综合创新能力一直位于全国前列,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江苏拥有自己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和产品还很少,创新绩效较低。据此,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以“创业创新创优”为核心的新江苏精神,使江苏经济发展出现由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资源投资向科技依托,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转变的良好趋势。材料三 目前江苏创新创业创优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但“三创”活动仍然受到体制、 政策、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如把冒尖者视为“冒失”,把打破常规者视为“异类”,只防出错不求出新,只求保险不愿冒险;民众性创新创业的机制尚不完善。材料四 2006年9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规定,除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禁入的领域外,民营经济亦可平等进入。这条措施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平等性,竞争性。这条措施利用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机制,可以激发民营企业的投资创业积极性。结合上述材料,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谈谈江苏为什么要大为弘扬“三创”精神。
2008年10月25日的人民时评指出,30而立的中国改革开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的诸多压力和挑战。我们要进一步通过改革开放,通过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体制机制上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消除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种种门槛、壁垒,充分保障每个人的合法权益,努力实现社会的公正公平,进一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激发全社会的生机活力,创造一个富于进取精神的社会、一个创造力勃发的社会。运用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说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怎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