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下图回答(1)A、B两国是岛国,国内市场狭小,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却表现出消极和积极两种态度。试结合史实,简要归纳出两种不同态度的原因以及对其造成的不同影响。2、A、B两个国家采用了怎样的政体形式?为什么采用这种政体形式?
服饰作为一门即古老又现代的实用性艺术,总是在不同背景的思想、文化、习俗的碰撞下,体现出不同的特点。中国的明代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历史上基本属于同一个时期。这两个时期的服饰体现出其不同的文化内涵。试解析下列问题:材料一 六合一统帽 平定四方巾 明代服饰 材料二 中国明代服饰文化属于一元文化的范畴,具有整一性与大同观念,使得着装者注重群体意识,不强调个性。因而具有内在、内向、内涵、内倾的共同特点。“谦谦君子”成为着装的风范。——宗静等《中西合璧之美》 材料三 文艺复兴时期服饰文化的特点突出地表现在服装为崇尚人体美服务,服装的作用在于充分显示人体的美感,显示男女性的特征。服装理念以追求人体美为核心,显示了外倾、外显、外向的特征。……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服装突出个性、显示个性。——宗静等《中西合璧之美》
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中的帽饰体现了什么思想?这种思想是什么时期由谁提出的?(2)材料二中“一元文化”指的什么文化?材料二中强调服饰的一致和整体意识,符合“一元文化”中的什么社会规范?(2分) (3)材料二中的“一元文化”在明末清初曾引起一些思想家的巨大反响,他们对“一元文化”的贡献如何?(4)材料三中,文艺复兴中服饰的特点体现了这场运动的核心主张是什么?具体内涵是什么?(5)通过材料一、二、三的对比,你如何评价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在历史进程中,法制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孙中山“五权宪法”的表现形式是五权分立,即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和监察权“五权分立”。“五权宪法”是以“人民有权,政府有能”的权能分开说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从权能分开说的内涵看。是把国家的大权一分为二。一个是“政权”,一个是“治权”。政权即为“权”,是“管理政府”的力量,这个“权”由人民来掌握;“治权”即为能,是政府自身的力量,这个“能”应当是有能的人组成的政府掌握。孙中山认为,只有这样将“权与能”分开,才可以做到“人民有权,政府有能”。又根据革命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治国措施,保证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分阶段、按步骤进行。材料二 民国(国)初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 ——摘编自《民国初期的经济法制建设》材料三: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4年这五年时间里,人民民主政权在全国各地普遍建立并得到巩固。从1949年起国家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工作,到1952年,我国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根本好转,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五权宪法”的思想特点及性质。(2)归纳材料二所反映的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制定1954年宪法的有利条件及历史作用。
积极的思想和精神往往引领着时代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新教徒认为:财富属于上帝,他服务于上帝就像一个温顺的服务员,甚至是上帝的赚钱机器,他占有的财富越多,他的责任就越大。这种责任一是为了上帝的荣耀而不能使财富减少,二是要用不懈的努力来增加财富。“切记,时间就是金钱……生活中要量入为出……在与他人的往来中守时并奉行公正原则对年轻人立身处世最为有益……借人的钱到该还的时候一小时也不要多留,否则一次失信,你的朋友的钱袋则会永远向你关闭。”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马克思·韦伯认为:基督教中新教所倡导的“工作狂”和“小气鬼”精神创造了资本主义,你能以上材料中找出所谓的资本主义精神吗?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1905年指出:“近时志士,舌救唇枯,唯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1920年,孙中山先生在执信中学开学典礼上说:“愿诸生人人皆学执信先生之毅勇果敢以求学,蹈行予自由、民主、均富之理念,以改造未来之社会。”(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均富”思想主要是针对当时国内外哪些社会现象提出来的?他在民主革命实践中提出了哪些具体主张? 材料三 1933年《东方杂志》开展了“新年的梦想”征文活动。征文反映了当时中国思想领域的动向。以下是 “新年的梦想”专栏文章名人的社会主义梦想录(部分)
(3)结合当时的国际国内背景,分析这一时期知识分子向往社会主义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60多年,国际形势动荡复杂,国际关系格局几经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二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即 ;形成了 和 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材料一:读图。 图一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示意图 图二 不结盟运动的标志图三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世界格局表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简要分析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材料三:关于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变化,中国许多学者认为冷战后的世界格局是“一超多强”,即世界上存在美国唯一一个超级大国与俄、英、法、徳、中、日等多个强国的局面。旧的国际格局已经结束,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格局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并指出这一国际关系特点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总理及各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 命令时,须副署之。 --引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哪次革命运动的产物?依据材料分析《临时约法》规定的中华民国政体有何特点?(3分)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圆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修改宪法; (二)制定法律; (三)监督宪法的实施; (四)选举中华人民共 和国主席、副主席; (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 圉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组成人员的人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2)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并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的主要权力。(5分)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种政体有何异同?(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