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中日建交的直接促进因素是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中美外交关系的改善 C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D经济贸易发展的推动
郑观应曾批评洋务运动:“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这实际是指 ()
“1699年,英国毛纺织品刚输入中国时,广州大班的记录中写道:“我们发现没有人想买它。”这一年共运进价值5,000英镑左右的呢绒,其中1/4没有卖出。40年后,毛纺织品仍是难卖的商品,最后不得不亏本出售。” 造成以上现象的经济根源是()
马克思在1864年出版的德文版《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三章中,在谈到货币或商品流通、论述“强制流通的国家纸币”问题时,专门提到了中国理财官王茂荫及其“主张暗将官票宝钞改为可兑现的钞票”的观点,他因此事在1854年受到申斥,他也是《资本论》中惟一提到的中国人。这件事的背景不可能是()①马克思货币理论传入中国,引起币制改革 ②鸦片大量进入,白银外流③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军费开支浩大 ④西方对华输出资本猛增,清政府财政危机严重
下表反映了英、美、德三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历史学家哈孟德夫说:“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着的无穷机遇。……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①促进了生产力飞跃②造成了贫富差距扩大③使得社会倒退④加剧了唯利是图的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