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细节就是全局的基础,细节是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请你谈谈“细节决定成败”这个观点的看法。
材料一: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六千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二十六个文明形态,但是只有中华文化是延续至今而且从未中断过的文化。就世界范围而论,中国古代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唯有中华文化表现出最顽强的生命延续力。材料二: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1)“中华文化是延续至今而且从未中断过的”的原因有哪些?(2)在“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中,当代中学生应从哪些方面去努力?
频繁的人类活动造成了生态的恶化,为恢复自然生态,过去我国采取了很多人工治理的方法,但人为干预却往往会适得其反,造成破坏,如在沙漠中发展绿洲,人工群落用水多了,天然生态就会萎缩。现在人们认识到,大自然具有实现生态自我修复的能力,人类所要做的,主要是为大自然自我修复创造条件,增强其自我修复能力,现在我国采取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禁柴等措施,使我国的自然生态逐步得到恢复。材料中我国恢复自然生态的前后不同做法,蕴含着哪些哲学道理?(12分)
2004年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义》(又称“一号文件”)正式公布,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措施。材料一: (*1999-2003年数据)材料二: (*系2002年数据)(1)联系“一号文件”,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2)运用国家经济职能的知识说明中央公布“一号文件”的必要性。
材料一: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材料二:1979年,在我国GDP总量中,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28%、48%和24%,到了2001年这三个数字已变成了15%、51%和34%。材料三:我国工业化水平(1)材料二、三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结合材料一,说明如何解决材料三的问题。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山绿了 眼红了”》中报道:吉林市永吉县农民勒万仁几年前与村里签订了荒山承包合同。经过勒万仁的辛勤耕作,荒山披上了绿装,且初见经济效益。但村委会却眼红了,在承包合同未到期的情况下,单方毁约,要收回承包的荒山。勒万仁为讨回公道,诉诸法律,后胜诉。请根据以上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勒万仁与村委会签订的是什么合同?其含义是什么?(2)村委会单方毁约行为为什么会败诉?(3)勒万仁的胜诉给我们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