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飓风频频登陆……。人类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材料二 “多难兴邦”。无论是冰雪灾害,还是汶川地震,每一次灾难,都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次洗礼,是对民族力量的一次凝聚。面对灾难,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舍小家顾大家,使中华民族精神得到进一步升华。结合材料一,从哲学角度说明尊重客观规律的必要性。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面对新的形势,我们要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握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大力推动文化创新,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我们应该发展什么样的文化?(2)对文化创新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
在2008年10月16日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工作会议上,文化部部长蔡武指出:在时代的新起点上,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重要途径,把“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对文化产业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大力推动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是大势所趋,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回答:如何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创新?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右图剪纸作品《回娘家》,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7年2月18日在兰州市与市民共度新春佳节时亲手剪制的,并被有关部门作为一份特殊作品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上展出。材料二 剪纸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然而,今天剪纸老艺人就像是“活文物”,精湛的技艺面临无人继承的困境。为尽快使剪纸艺术走出困境,有关部门积极组织剪纸艺人在保留剪纸艺术传统特色的同时,积极创新,使之更加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人民群众。(1)材料二中有关部门的做法是如何切合传统文化的特点的?(2)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展出《回娘家》这份特殊作品的社会意义。
在2008年秋季新的学年开始后,合肥市某区十所中、小学将在校园中教唱《对花》、《谁料皇榜中状元》等15首黄梅戏经典唱段,2009年9月到2010年7月,“黄梅戏进课堂’’将在全区中、小学推广,以增加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1)请简述我们对待黄梅戏等传统文化应持有的正确态度。(2)结合材料说明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材料一 目前,一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实物和资料毁弃或流失、传承后继乏人、过度开发破坏等问题,对其加强保护已经刻不容缓。(1)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何重要意义?材料二 在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内容和形式的陈旧,发展环境艰难。在一次《文化生活》综合探究课上,某班同学对如何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甲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必须全面继承。乙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落后于时代,应丢掉这些历史包袱。(2)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