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语文
  • 题型 文言文阅读
  • 难度 中等
  • 浏览 65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和洽字阳士,汝南西平人也。举孝廉,大将军辟,皆不就。与亲旧俱南从表。太祖定荆州,辟为丞相掾属。时毛玠、崔琰并以忠清幹事,其选用先尚俭节。洽言曰:“天下大器,在位与人,不可以一节检也。俭素过中,自以处身则可,以此节格物,所失或多。夫立教观俗,贵处中庸,为可继也。今崇一概难堪之行以检殊涂,勉而为之,必有疲瘁。古之大教,务在通人情而已。凡激诡之行,则容隐伪矣。”
魏国既建,为侍中,后有白毛玠谤毁太祖,太祖见近臣,怒甚。洽陈玠素行有本,求案实其事。罢朝,太祖令曰:“和侍中比求实之,所以不听,欲重参之耳。”洽对曰:“如言事者言,玠罪过深重,非天地所覆载。臣非敢曲理玠以枉大伦也,以玠出群吏之中,特见拔擢,显在首职,历年荷宠,刚直忠公,为众所惮,不宜有此。然人情难保,要宜考覈,两验其实。今圣恩垂含垢之仁,不忍致之于理,更使曲直之分不明,疑自近始。”太祖曰:“所以不考,欲两全玠及言事者耳。”洽对曰:“玠信有谤上之言,当肆之巿朝;若玠无此,言事者加诬大臣以误主听;二者不加检覈,臣窃不安。”太祖不听。
明帝即位,进封西陵乡侯,邑二百户。太和中,散骑常侍高堂隆奏:“时风不至,而有休废之气,必有司不勤职事以失天常也。”诏书谦虚引咎,博谘异同。洽以为“民稀耕少,浮食者多。自春夏以来,民穷於役,农业有废,百姓嚣然,时风不至,未必不由此也。消复之术,莫大於节俭。方今之要,固在息省劳烦之役,损除他馀之务,以为军戎之储。三边守御,宜在备豫。料贼虚实,蓄士养众,算庙胜之策,明攻取之谋,详询众庶以求厥中。若谋不素定,轻弱小敌,军人数举,举而无庸,古人之诫也。”
后转为太常,清贫守约,至卖田宅以自给。明帝闻之,加赐谷帛。薨,谥曰简侯。
(选自《三国志》卷二十三,有删改)
下列对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选用先尚俭节先:以前
B.以此节格物,所失或多格:限定
C.求案实其事案:查问核实
D.和侍中比求实之比:进来

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够分别表明和洽有见识、信守节操的一组是( )

A.夫立教观俗,贵处中庸,为可继也。举孝廉,大将军辟,皆不就。
B.如言事者言,玠罪过深重,非天地所覆载。二者不加检覈,臣窃不安。
C.洽以为“民稀耕少,浮食者多。明帝即位,进封西陵乡侯,邑二百户。
D.时风不至,未必不由此也。清贫守约,至卖田宅以自给。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和洽在太祖时反对只以节俭来衡量人的做法,可是到了明帝时,却认为改变社会现状的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实行节俭。可见和洽的观点是矛盾的。
B.曹操认为和洽讲的道理从某方面来说是正确的,但最终没有采纳和洽的主张。
C.和洽认为古代推行大政教化,务必使其通达人情而已。凡是偏激过分的作法,都容易使人隐瞒真情。
D.明帝时,和洽提出改变时局的策略:三方边境的防守,应该早做准备。要观察分析敌人的虚实,招募训练士兵,在朝廷上筹划好战胜敌人的策略,明确攻取的计划,再详细地征求众人的意见以求没有缺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和洽字阳士,汝南西平人也。举孝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