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春游王今春城儿女纵春游,醉倚层台笑上楼。满眼落花多少意,若何无个解春愁。注:春城:扬州,因唐人韩翃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而得名。(1)简要分析第一、第二句描写的内容及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2)简要赏析“醉倚层台笑上楼”旬中“醉”字的多层含义。(4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 秋夜词 谢 翱 愁生山外山,恨杀树边树。 隔断秋月明,不使共一处。 秋 夜 刘得仁 秋气满堂孤烛冷,清宵无寐忆山归。 窗前月过三更后,细竹吟风似雨微。 【注】谢翱生在南宋末年,是一位坚贞不渝的爱国诗人。元兵破宋时,他率乡兵投奔文天祥。文天祥被元人拘禁后,谢翱隐姓埋名,漫游东南,不时抒发持志不屈、怀恋故国的思想感情。 这两首诗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赏析。 两首诗都写了“月”,试简要分析两首诗通过“月”表达的不同感情。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王昭君[唐]李商隐①毛延寿画欲通神,忍为黄金不顾人。马上琵琶行万里,汉宫长有隔生春②。①李商隐,晚唐诗人,仕途坎坷不遇。②隔生春,指春天年复一年过去,汉宫里像昭君那样被冷落的宫女,年年都有。和聂仪部明妃曲[明]李攀龙天山雪后北风寒,抱得琵琶马上弹。曲罢不知青海月,徘徊犹作汉宫看。聂仪部是作者的好友,他曾有一首《明妃曲》见赠,作者以此诗唱和酬答。明妃,即王昭君,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王明君,亦称明妃。两首诗均围绕王昭君这一历史人物展开,情感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和聂仪部明妃曲》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昭君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苏轼溪上青山三百叠,快马轻衫来一抹。倚山修竹有人家,横道清泉知我渴。芒鞋竹杖自轻软,蒲荐松床亦香滑。夜深风露满中庭,惟见孤萤自开阖。(1)简析首联运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的情感。(2)诗中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是“野人舍”? (3)结合尾联,赏析“孤萤”这一形象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这首清诗,完成后面题。 晓 行① 张问陶 人语梦频惊,辕铃动晓征。 飞沙沉露气,残月带鸡声。 客路逾千里,归心折②五更。 回怜江上宅,星汉近平明。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由汉阳入帝都途中作。②折:萦绕。 本诗描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诗歌第二联“飞沙沉露气,残月带鸡声”。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初 见 嵩 山 张 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 “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种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