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1945年的重庆谈判和1949年的北平谈判的异同点。
阅读下列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三段史料:材料一 美国总统罗斯福说:“美国是民主国家的兵工厂。”材料二 伊克斯日记记载了1941年9月美国部长联席会议的情况:“话题转到俄国的黄金储备上来……显然我们是在力求乘他们的黄金没有靠罄之前全部把它弄到手。以抵偿我们提供的货物。从此刻起,我们对苏联采取了租借法案。材料三 1941年8月,大西洋会晤中,丘吉尔建议罗斯福发表一个照会,表示:“日本向太平洋西南地区的任何程度的进一步推进,将会造成美国政府被迫采取反措施,甚至导致美国和日本发生战争的局势。”罗斯福私下的反映是:“他(丘吉尔)要我们支持他。现在他对东方——香港、马来亚、印度、缅甸很不放心。我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他的恐吓日本的坚决要求,因我们尽一切可能不给日本有进攻我们的任何借口。”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民主国家”指的是哪些国家?罗斯福的这个口号表明什么立场?(2)材料三中,丘吉尔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罗斯福要拒绝丘吉尔的建议?(3)分析上述材料可以看出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采取了一些什么政策?美国采取这种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在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国家认为进行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在此基础上,国际法的奠基人格老秀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提出交战规则以及关于战俘待遇、武器使用,除了军事必要外财产不应受到损害等原则。这些原则后来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材料二:《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国际联盟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为此“各缔约国承担不从事战争的义务”。 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一,说明格老秀斯提出的各项原则有何积极意义?(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国际联盟盟约》所反映的对战争的态度有何新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3)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联合国宪章》关于安理会的主要规定,分析这些规定对安理会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积极作用。(4)概述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形势的总趋势和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连那些素来都不问政治、清高脱俗的教授和学者也加入了"保卫祖国"的大合唱。爱因斯坦本人则公开声明自己是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他认为科学是全世界的,因此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开那些数不清的对炮弹、潜艇和飞机的研究。他说:"在我看来,战争是多么卑鄙、下流!我宁愿被千刀万剐,也不愿参与这种可憎的勾当。" 进入三十年代以后,爱因斯坦逐渐转变为积极的和平主义者。1933年4月,有人请求他出面援助因拒绝服兵役而被捕的比利时青年,他发表公开信回答说:"如果我是比利时人,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不会拒绝服兵役。我将愉快的参军。我相信,这将有助于拯救欧洲。"后来爱因斯坦移居美国。在得知希特勒动员力量进行核研究的消息后,他毅然给罗斯福总统写信,建议美国加快研究。 1945年,美国在长崎和广岛投掷了原子弹。爱因斯坦悔恨地认为是自己"按了按钮",并表示如果知道德国人不会成功地制造原子弹,就一点忙都不会去帮了。他认为,消除原子弹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已经成为今天最迫切的问题,因而积极投身到反战和平运动中。 --摘编自布恩《爱因斯坦大传》 (1)根据材料,指出爱因斯坦和平主义思想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爱因斯坦关于科学与战争关系的基本观点。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2003年3月1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夜,著名的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伦敦《金融时报》发表《欧洲的力量太强大不能忽略之》的文章,指出,“忽略法德且把他们指责为老欧洲是美国策略上和事实上的一个错误”。“法德代表的恰恰是新欧洲,因为从1870年到1945年主要发生在法德之间的几场大战导致了欧洲的分裂,而法德轴心共同推动的欧洲整合,一直到现在对整个欧洲都有强大的吸引力。”材料二:欧洲世界千余年来纷争不已,但今天的欧洲内部很难设想还会发生大规模战争,其中的原因恐怕就与欧洲人从战争中学习到了反对战争的观念和方法有关。请回答:(1)列举“1870年到1945年法德之间的几场大战”并分别说明其发生的主要原因。(2)“法德轴心共同推动的欧洲整合”所指何事?试指出其进步意义。(3)就近代以来法德之间关系的历史变化谈谈你对处理国际关系取向的基本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三国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来,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日本窃取于中国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开罗宣言》材料二 “1950年7月,杜鲁门命令第七舰队驻进台湾海峡,声称台湾未来的地位须经联合国决定。”——《战后美国史》(1)材料一中的“三国”是指哪三国?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材料一的积极意义。(2)材料二中杜鲁门为什么“命令第七舰队驻进台湾海峡”?造成了怎样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