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下列语段中与主旨无关的两句删去。①复旦附中高三女生汤玫捷凭借文学、演讲、艺术等方面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哈佛垂青,是否意味着世界名校对综合能力有特殊偏好?②成才没有公式可套用。③校长们指出,不同名校在选拔学生时偏重不同标准。④例如,哈佛除学科成绩外,还非常看重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领导能力。⑤世界名校在录取学生时,还是非常重视学业成绩的。⑥耶鲁、麻省理工等校十分看重学生在数、理、化等学科中表现出的才能。⑦学生如能在这类学科国际竞赛中获奖,将是申请入学的一个重要砝码。删去的是:____
选择一个你熟悉或喜欢的抒情对象,仿照下面一段文字,写一段话。作家是什么人?是把苦难视为财富的人,是把寂寞视为欢乐的人,是把沙漠视为绿洲的人。因为作家有一颗博大的心,又有慧光独特的第三只眼睛。所以,他们留下的书籍,成为人类进步的阶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文意,续写一句话结论。中国画讲究“留白”,文学作品同样如此。十九世纪的作家大多是上帝,似乎什么都知道,比如雨果,读者是信徒,只能老老实实地听着。二十世纪的读者和作家则往往是平等的,比如在周朴园对侍萍有没有爱这个问题上,读者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如果一篇作品把什么都说了,读者就会反感:你都说了,要我干什么?可见, 。
阅读下面一则寓言,并用一句话概括其寓意。(不超过20字)“告诉我一片雪花的重量吧!”一只知更鸟问一只野鸽。野鸽的回答是“微不足道”。“那么,让我来给你讲述一个不平常的故事吧!”知更鸟说道,“我飞落在一棵冷杉的树枝上,紧挨着树干。这时下雪了,小瓣小瓣的雪花缓缓降落。我无事可做,于是就数起了飘落在树枝上的雪花,确切的数字是141 254。当又一片你所讲的微不足道的雪花飘落到树枝上时,枝条断了。”说完,知更鸟便飞走了。野鸽沉思了一会儿,自言自语道:“兴许只差一个人的力量,和平就会来临了。”
材料概括分析题零的故事董桥李丽珊滑浪风帆夺金牌,为香港在奥运会上创出“零的突破”。没有“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等所有数字都没有意思了。“零”这个数目字据说真的是印度人发明的。剑桥大学数学大师G.H.Hardy有一次到印度去领一个大奖,发表演说。他上台第一句话说:“印度对人类的贡献是零。”全场鸦雀无声愣了三秒钟,然后哄堂大笑。创造 “零的突破”固然艰难;人生从“有”而求“无”求“零”,似乎更不容易。二十年代有个美国作家Harry Crosby是富家子弟,去世的前一年带着妻子到埃及去旅行,偶然碰到一位智者。智者对他说:“我以自己用不着的东西去衡量我的财富。”此话蕴藏无穷哲理,Crosby觉得是晨钟暮鼓。他于是决定重新衡量他的身外物,他要把他读过的藏书处理掉:从上万册减为一千册,再减为一百册、十册,最后只留一册。他开始送书给人家。他碰到一个陌生人,一眼觉得好感,马上把手头所有波特莱尔的初版书都送给这个人了。他还挑了一批珍本善本书,标上最低廉的价钱,偷偷一本一本掺进塞因河畔旧书摊上的廉价旧书堆里。李丽珊当然经历过无数次的“零”的挫折。她告诉《明报》记者说,刚学滑浪风帆的时候技术不好,有一次出海训练天气转坏,风雨雷电交加,身边没有人,叫救命也没有用。这时,她突然看到舅父的身影,不是来救她,而是要她自己摇回岸边去。她于是一边哭一边摇,摇到筋疲力尽的时候才看到海岸。她今天回忆这一段往事,自然觉得格外有意义。她已经乘长风破开“零”的局限,她今后要记得的是当年独自摇回“零”的岸边的情景。本文开头讲数学大师的轶事有什么作用?结合上下文,解释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概括本文中“零”的意义。
简答题《雷雨》中的主要人物都做尽各种各样的挣扎,希望用尽心力来拯救自己,请举出三个这样的例子。 在鲁迅的小说里,“帮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如《药》里的“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等茶客,《阿Q正传》里“未庄的闲人们”。说说你对“帮闲”的理解以及作者对他们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