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材料:杭州正努力推进“申遗”进程。根据计划,将于2008年9月完成“申遗”文本和整治规划的中、英文版初稿,年底前经国内专家的修改和论证后,送世界遗产中心评审修改,同时完成幻灯、照片以及相关材料的准备。2009年1月全部完成并正式递交世界遗产组织。相关专家表示,希望以此为契机,加强对世界遗产的保护。辨题:只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一定能够保护好我国的世界遗产。
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地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运用所学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有关原理谈谈你对这段话的认识。
材料:甲:“生命有涯,知识无涯。”“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乙:“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本就是教条。”丙:“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辨题:以上观点正确揭示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
材料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材料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材料一和材料二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些基本观点?(2)这些观点在上述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指出,全国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认真做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保持稳定、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认真做好其他各项工作。(2)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会议认为,中国共产党在85年的奋斗历程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经验之一就是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具有并始终保持先进性的主要标志和根本保证。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内在的本质要求。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奋斗中,党把坚持与发展辩证地结合起来,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从认识论角度说明为什么要重视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