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在全球范围内肆虐,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的资深卫生专家塔马姆•阿卢达特医生解释说:“有时候可以使用疫苗和抗病毒药物,但对我们每个人而言,对抗H1N1最好的方式就是采取基本预防措施避免感染病毒。”请你根据专家的建议写出预防甲流的宣传语,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语言简明,能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不超过20字,4分)
鲁迅先生给不同的人写信,落款是不一样的。请根据下面书信的不同对象,选用相应的供选落款(只填选号)。 供选落款:
不同的对象:①给自己在报刊上的论敌写信,落款使用________②给自己熟悉的同事和朋友写信,落款使用________③给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先生写信,落款使用________④给自己的学生发出邀请,请其赴宴,落款使用________
依据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两组句子,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天空收容每一朵云彩,不论美丑,所以天空广阔无边;大海收容每一粒水滴,不论清浊,所以大海浩瀚无涯; , , ; , , 。
请欣赏下图漫画,并按要求答题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此幅漫画所揭示的寓意。请你就以上漫画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发表两点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理欲之辨曾吸引了众多思想家的关注。到了宋代,理学思潮形成,并占据了主导地位。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他大声疾呼“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朱子语类》卷十三),认为“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朱子语类》卷十三)自朱熹之后,理学家进一步夸大了“人欲”的危险与罪恶表现出禁欲主义的倾向。“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虽然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不良影响也是明显的。很多思想家对这一主张进行了尖锐的批评。清人戴震就曾指出“舍人欲无天理”、“理者存乎欲者也”(《孟子字义疏证》卷上),认为理学家的主张会导致“丧尽天良”(同上)的后果。在现代社会,同样存在理与欲之间的矛盾。当今学者更愿意客观辩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来说,都应当正确处理欲望与规范的关系。只有这样,人的正常需求才能最终得到合理的满足。(1)结合文段,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朱熹在理欲之辨上的观点。(2)请试举一例探究在现代社会中人应该如何客观辩证地看待理与欲之间的关系。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段不少于150字的评论。现在,全中国有超过三万万人啃英语,未来讲英语的中国人超过英语母语者的数目已经赫然在望。本来是外语的英语,在现代工业的中国,许多人却把它当成了母语来学,而真正的母语反倒放在一边了。出现了说英语时是侃侃而谈,流利非常,说汉语时是结结巴巴、词不达意;写英语时是龙飞凤舞、一气呵成,写汉语时是提笔忘字,颠三倒四。不说那些开放程度高,经济发展好,对外交流多的大都市里,这样会外语、不会母语,讲英文、不讲中文的时髦者较普遍。近些年政府的一些职能部门,不问客观情况,不管实际需要,无论是考学,还是考职称;也无论是学中文,也还是学历史,都要把外语当作必考科目。不管你有没有用,也不管你专业水平如何,只要外语没有达到一定的等级,你就休想过关。即使是一些从来也不需要使用外语的行业,在考职称时,外语也成了硬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