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语文
  • 题型 文言文阅读
  • 难度 中等
  • 浏览 131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①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②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乎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予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③,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予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日:“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日:“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日:“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选自《中国历代散文选》北京出版社l980年12月版)
注:①文同:字与可,宋代著名画家,擅长画竹。他与苏轼是表兄弟。筼筜:yún dāng,是一种竿粗节长的大竹。筼筜谷:地名,在洋州,谷中多筼筜竹,故名。②蜩,是蝉。蛇蚹,是蛇腹下的横鳞。蜩腹蛇蚹,指竹笋节节环生的形状,好像蝉腹下的条纹和蛇腹下的横鳞。③彭城:即徐州。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   与:连词,和,同。
B.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遂:完成
C.袜材当萃于子矣   萃:会集   
D.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口实:话柄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    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予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C. 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独不怜公子姊邪
D. 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写出了文同高明的画沦、高超的画技和高尚的画品,写出了作者自己与文同的友谊之深,情感之厚;文章看去好像随笔挥写,却是形散神凝。
B.文章的第一段,高度评价文同的画竹主张和画竹实践。接着由第二段的“并得其法”引出文章的第三段,叙写作者与文同关于画竹的书信、诗歌往来的故事,进而高度评价文同的画品、画德。
C.文章前半部分侧重于叙事,后半部分侧重于说理,全文是以画竹为线索来组织安排材料的。整篇文章生活气息浓厚,感情色彩强烈。
D.作者引用有关曹操的典故,体现的是他与文同之间的“亲厚无间”。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
(1)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
译文:
(2)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译文:
(3)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译文:
5.本文题为绘画记,而它实际上是一篇纪念文章,请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他对文与可这位诗人兼书画家的朋友、亲戚的追怀、悼念的?
答: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①竹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