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农村改革跌宕起伏,中国农民是真正的主角。今天,农村改革站在了新起点上,尊重、维护和发扬亿万农民的首创精神不应改变,因为A发展是创新 B社会进步离不开生产实践C事物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为响应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许多地方的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设施向游客和市民免费开放,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这一举动旨在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每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014年12月13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南京举行。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体现了①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环境③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核心④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国之祭,史之痛,民之愿。”2014年12月13日,首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公祭开始,全场高唱国歌,随后,防空警报拉响,车辆轮船汽笛长鸣,人们低头默哀……。举行这一纪念日活动的意义在于①慎终追远,注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②铭记历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③凝魂聚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面向未来,引领文化发展方向
“我们进行历史教育,并不是要耽搁在历史的苦难上唉声叹气,而是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民族魂。”坚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是由于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