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江南春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因此,他主张将“千里”改为“十里”。要不要将“千里”改为“十里”?为什么?请结合诗题和全诗内容作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处士卢岵山居温庭筠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诗歌颔联、颈联写山居景色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首诗表现了处士怎样的生活情趣和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暮春 【宋】黄庚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暮春》一诗,春之“暮”体现在何处? 《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6分)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8分) 灞上①秋居 马 戴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注】 ①灞上:地名,位于长安东,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这首诗中哪两个字最能抒发诗人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4分)你认为这首诗的颈联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鹊踏枝 过人家废园作[清]龚自珍①漠漠春芜春不住,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偏是无情偏解舞,蒙蒙扑面皆尺絮。绣院深沈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莫怨无人来折枝,花开不合阳春暮。【注】 ①自幼博通多才的龚自珍,嘉庆十五年(1810)应顺天乡试竟只中了副榜,三年后再试又落榜,这阕《鹊踏枝》就写于这一时期。这首词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评析“孤花”这一艺术形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吴松【注】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注】吴松:即吴淞,江名。诗的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