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语文 / 试卷选题

广东省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卷2

看拼音,写词语。

来源:2014年广东省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卷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择正确的读音,再用另一个读音组词。

来源:2014年广东省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卷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形近字组词。
啄(      )   捕(      )   蝇(      )   饿(       )
琢(      )   辅(      )   绳(      )   蛾(       )

来源:2014年广东省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卷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把左右两边的词语搭配起来,用“    ”表示。

来源:2014年广东省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卷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充词语。
轻(    )易(    )       鱼(    )而(    )
(    )先(    )后       (    )(    )天开
(    )出(    )止       (    )不可(     )
(    )无其(     )      (    )(    )吁吁

来源:2014年广东省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卷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按要求写句子。
(1)金鱼在水中快乐地跳舞。(照样子写一个句子)
                                                                   
(2)这是有趣的一本童话书。(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3)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改为反问句)
                                                                   

来源:2014年广东省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卷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把下列谚语补充完整。
                      ,晚霞行千里。
②春雾风,                        ,冬雾雪。
                     ,晒谷不用翻。

来源:2014年广东省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卷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蝙蝠和雷达》选段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   )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     )一根极细的电线,它(   )能灵巧地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在一间房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xì  jì)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ménɡ  mēnɡ)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zháo  zhe)。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试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1)按课文内容在( )里填上正确的词。
(2)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画横线。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灵巧(      )    清楚(       )    漆黑(        )
(4)第二自然段中的“这个问题”指什么问题?
                                                                      
(5)“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他们”指                      ,“它”指                   。 
(6)科学家一共做了几次试验?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来源:2014年广东省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卷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代表我的祖国  
1919年到1927年,我国著名的画家徐悲鸿在欧洲留学。那时,中国留学生在外国不仅经济上困难,政治上也很受歧视。有个外国学生向徐悲鸿挑衅说:“中国人愚昧无知,生来就是当亡国奴的材料,(   )把你们送到天堂去深造,(  )成不了才!”徐悲鸿被激怒了,他斩钉截铁地说:“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等学习结业的时候,再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
从此,徐悲鸿怀着为中华民族争光的满腔激情,刻苦努力,争分夺秒,经常到罗浮宫、凡尔赛等巴黎各大博物馆,临摹世界名作,一去就是一整天,不到闭馆的时候不出来。
有志者事竟成,徐悲鸿进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第一年,他的画受到法国艺术家的好评。在几次竞赛考试中,他都取得了第一名。1924年,他的油画在巴黎展出,轰动了美术界,那个向他挑战的外国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个失败者。
(1)在文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在文中找出能概括下面意思的词填在括号里。
①不平等地看待。(     )  
②借端生事,想要引起冲突。(     )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然后选择一个造句。
①斩钉截铁—— 
②不得不——
造句                                                                       
(4)徐悲鸿是怎样刻苦努力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5)选择最合适的中心思想,在括号里面画“√” 。  
①说明了徐悲鸿刻苦学习,画展轰动了巴黎美术界。(  )
②说明了那个向徐悲鸿挑战的外国学生认输了。(   )
③赞扬徐悲鸿刻苦学习,为国争光的精神。(   )

来源:2014年广东省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卷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作文。
题目:我发现了          
提示:科学家们从生物身上得到启示,从而有所发明和创造。那么,你从大自然里发现了什么呢?从动植物身上又有哪些启发呢?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注意条理要清晰,语句要通顺

来源:2014年广东省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卷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