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对地球来说,太阳是最重要的天体。回答下列各题。
太阳(   )

A.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它是宇宙中最大的恒星
B.吸引地球围绕其旋转,构成最低一级天体系统
C.与地球的距离最近时,正值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D.辐射能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

下列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黑子每11年出现一次,与自然灾害的发生密切相关
B.耀斑爆发时,会发射强烈电磁波从而干扰大气电离层
C.是地球上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动力来源
D.释放出高能带电粒子流干扰地球磁场,使全球可见极光
来源:2015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0月8日的月全食天象开始于北京时间17时14分,结束于当日20时35分,下图为此次月全食过程中某时刻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此次月全食期间(   )

A.太阳直射在赤道
B.东半球各地均可观测到该天象的全过程
C.地球上白昼范围与黑夜范围的面积相等
D.黄赤交角度数逐渐减小

若①点经度为100°E,③点经度为120°E,地球表面(   )

A.①的自转角速度与②相等、线速度比②小
B.从②到③的最短航线是为先向东,再向南
C.③与④之间的直线距离约为6660千米
D.④位于日界线附近,地方时为0时
来源:2015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   )

A.①能量最强的部分是紫外线
B.②是对流层大气的根本热源
C.③只出现在夜晚起保温作用
D.④表示散失的少量长波辐射

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美国科学家提出抽取海水向空中喷洒海盐颗粒、增加云量以降低大气温度的方法。这种做法的直接效果是(   )

A.到达地面的①减弱 B.大气吸收的②减少
C.射向地面的③减弱 D.射向宇宙空间的④减少
来源:2015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滨海地区某日某时等压面垂直剖面图(相邻两个等压面气压差相等)。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   )

A.①比②气温高
B.②比③气温低
C.③比④气压低
D.④比①气压高

图中(   )

A.海陆间气压差异的成因与南亚西南季风的成因相同
B.③地受来自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形成对流雨
C.气流流向为:②→①→④→③→②
D.等压面分布状况可以出现在夏季的夜晚
来源:2015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第15号台风“海鸥”于9月12日生成后,先后在菲律宾东北部、海南东部、广东南部、越南北部沿海完成四次登陆。下图为此次台风活动中的三张地面天气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上图中菲律宾群岛北部的天气变化状况最可能对应下图中(   )

A.① B.② C.③ D.④

图中所示时期(   )

A.“海鸥”势力逐渐减弱
B.移动路径先向西北后向东北
C.香港风向由偏北转为偏东
D.长江中下游伏旱旱情得到缓解
来源:2015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气候类型为(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该气候类型(   )

A.在全球各大洲均有分布
B.甲地比乙地的气温年较差小
C.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
D.与同纬度大陆西岸相比,夏季易发洪涝
来源:2015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气压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各纬度带近地面气流运动状况是(   )

A.20°~30°盛行东北风
B.30°~40°盛行上升气流
C.40°~50°盛行西北风
D.50°~60°盛行下沉气流

图示季节(   )

A.贵阳空气清凉,冻雨不断
B.杭州春暖花开,雨雾绵绵
C.昆明气温较高,正值雨季
D.北京秋高气爽,红叶满山
来源:2015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京时间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27.1°N,103.3°E)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这次地震的震区是高山峡谷地貌,灾害损失较重。关于此次地震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从鲁甸向四周震级减小 B.昭通市各地的烈度相同
C.受灾程度与建筑结构相关 D.可能诱发滑坡及火山爆发
来源:2015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图中(   )

A.岩层的形成顺序依次为①②③
B.甲地是背斜顶部被侵蚀而形成的谷地
C.乙地貌是岩层受张力作用后被侵蚀形成
D.丙地貌的地质构造与泰山相同
来源:2015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丹霞地貌是由红色砂砾岩经外力作用形成的一种景观。图甲为中国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示意图,图乙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甲中(   )

A.M区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B.N区河流主要参与内陆水循环
C.K区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是流水
D.丹霞地貌的岩石类型为图乙中乙

图乙中(   )

A.①作用使甲岩石多分布在火山口附近
B.②作用多发生在莫霍界面以上
C.③作用形成丹霞地貌
D.④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
来源:2015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北京市密云县地形图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密云(   )

A.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B.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C.山区地形雨较丰富
D.聚落集中在山前冲积扇

图中(   )

A.潮河的含沙量低于潮白河
B.白河的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
C.潮白河流域与密云水库的集水范围一致
D.河流的补给主要是季节性积雪融水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北京为了缓解水资源紧张问题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改变降水量的季节分配 B.调解径流量的地区分布
C.加快地表水体循环速度 D.加大地下水的开采力度
来源:2015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半球洋流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洋流及流向)。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   )

A.各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
B.大洋西岸的洋流流向均为自南向北
C.大陆东岸的洋流均属寒流
D.大洋环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是盛行风

有关图中洋流对沿岸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a洋流因底层冷海水上泛形成大渔场
B.b洋流可以将污染物扩散到巴西沿海
C.c洋流水温较高,易形成海雾影响航行安全
D.d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分布一定有影响
来源:2015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1971-2000 年中国部分地区年气候变化类型示意图。若图中气候变化趋势继续,将造成我国(   )

A.大兴安岭山地雪线下降
B.华北地区植物开花期提前
C.西南地区夏季干旱加剧
D.珠江流域河流径流量增加
来源:2015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关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环境优越的地方自然资源丰富
B.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规律性和不均衡性
C.自然资源可以循环再现,重复利用
D.自然资源的利用具有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
来源:2015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香山是北京著名的森林公园,是登山、赏红叶的胜地之一。下图为香山地区地形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量算图中索道的水平实际距离,并估算其相对高度的数值范围。
(2)游客站在香炉峰顶环视一周,判断游客能否看到各个方向的红叶景区,并说明原因。
(3)有户外运动爱好者设计了一条自A点开始并依次经过B、C、D三点的山地骑行路线,分别说出AB段和CD段路线所经过的地形部位,并说明AB段骑行时间较长的原因。

来源:2015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6月9日,中国海军首次派出包括驱逐舰、护卫舰及医疗船等在内的海军舰队参加环太平洋军事演习,经数月航行后,其中的医疗船于9月29日驶回舟山。下图为医疗船航行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此段日期内,舟山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船队自关岛驶向珍珠港的途中,船员依据船上指示的北京时间观测到日出越来越早,试分析其原因。
(3)医疗船于当地时间8月4日驶离珍珠港,于当地时间9月11日抵达莫尔兹比港,描述此段时期珍珠港和莫尔兹比港两地昼长变化的差异。
(4)我国海军正在走信息化强军之路,请说出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在舰船航行中的应用。

来源:2015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气候差异显著。结合下图中的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上海、哈尔滨秋季(9—11月)降水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上海与成都纬度位置相近,但成都的冬季气温高于上海,试分析其原因。
(3)夏季到拉萨旅游,游客必备防晒用品和较厚衣物。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其原因。

来源:2015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8月15日,世界海拔最高的拉日铁路(拉萨至日喀则西)正式开通运营。拉日铁路全长253千米,其中,近90千米穿过位于板块交界地带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桥隧总长115.7千米。拉日铁路每米造价超过5万元,是中国目前在高原地区建设的造价最高的铁路。结合下图和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点。
(2)简要分析拉日铁路造价高的自然原因。
(3)说明地表形态对图中城市形成、发展的影响。

来源:2015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盐度是指每千克海水中所含溶解盐类物质的总量。决定海水盐度高低的因素主要是气候,陆地径流及本区海水与外部海水的交换情况。
材料二 世界某区域图(下图)

红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
(1)依据图文资料,简要分析红海盐度高的自然原因。
东非裂谷被称为“地球上最大的伤疤”。
(2)说明东非裂谷的形成原因。
(3)说出尼罗河沿岸A至B所经过的自然带名称,并说明其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4)

来源:2015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