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物理 / 试卷选题

四川省邛崃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维法、类比法、科学假说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建立物理模型法。
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Δt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
C.伽利略为了探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这运用了类比法。
D.在推导匀变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每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
来源:2015届四川省邛崃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个物体在五个恒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现撤去其中两个力,其它力大小和方向不变,则关于物体撤去其中两个力后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能做圆周运动 B.可能处于静止状态
C.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D.一定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来源:2015届四川省邛崃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静止平板车,车上放一物块,物块与平板车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t=0时,车受水平外力作用开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乙所示,t=12s后车静止不动。平板车足够长,物块不会从车上掉下,g取10m/s2,关于物块的运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0~6s加速,加速度大小为4m/s2,6s~12s减速,加速度大小为4m/s2
B.0~6s加速,加速度大小为2m/s2,6s~12s减速,加速度大小为2m/s2
C.0~6s加速,加速度大小为2 m/s2,6s~12s先加速后减速,加速度大小为4 m/s2
D.0~6s加速,加速度大小为2 m/s2,6s~12s先加速后减速,加速度大小为2 m/s2
来源:2015届四川省邛崃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绕地运行一段时间后,离开地球飞向月球.如图所示是绕地飞行的三条轨道,1轨道是近地圆形轨道,2和3是变轨后的椭圆轨道.A点是2轨道的近地点,B点是2轨道的远地点,卫星在轨道1的运行速率为7.7 k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卫星在2轨道经过A点时的速率一定大于7.7 km/s
B.卫星在2轨道经过B点时的速率一定大于7.7 km/s
C.卫星在3轨道所具有的机械能小于在2轨道所具有的机械能
D.卫星在3轨道所具有的最大速率小于在2轨道所具有的最大速率
来源:2015届四川省邛崃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长为L的长木板水平放置,在木板的A端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现缓慢地抬高A端,使木板以左端为轴转动,当木板转到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时小物块开始滑动,此时停止转动木板,小物块滑到底端的速度为v,则在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木板对小物块做功为mv2
B.摩擦力对小物块做功为mgLsin α
C.支持力对小物块做功为mgLsin α
D.滑动摩擦力对小物块做功为mv2-mgLsin α
来源:2015届四川省邛崃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军事演习中,某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在t1时刻,速度达较大值v1时打开降落伞,做减速运动,在t2时刻以较小速度v2着地。他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空降兵在0~t1或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的结论正确的是

A.0~t1 B.t1~t2
C.t1~t2< D.t1~t2>
来源:2015届四川省邛崃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1匀速运动,小物体P、Q由通过定滑轮且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t=0时刻P在传送带左端具有速度v2,P与定滑轮间的绳水平,t=t0时刻P离开传送带.不计定滑轮质量和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绳足够长.正确描述小物体P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是

来源:2015届四川省邛崃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家中尝试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三条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子,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分别挂在墙上的两个钉子A、B上,另一端与第三条橡皮筋连接,结点为O,将第三条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挂一重物.

①为完成该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       
a.测量细绳的长度  b.测量橡皮筋的原长
c.测量悬挂重物后橡皮筋的长度  d.记录悬挂重物后结点O的位置
②钉子位置固定,欲利用现有器材,改变条件再次验证,可采用的方法是       

来源:2015届四川省邛崃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校实验小组欲测定正方体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图中长木板水平固定。

(1)实验开始之前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得正方体边长,读数如图乙所示,则正方体的边长为        cm。
(2)如图丙所示为该组同学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 1, 2, 3, 4, 5, 6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3.20cm, =4.52cm, =8.42cm, =9.70cm,则木块的加速度大小a=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该组同学用天平测得木块的质量为M,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则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素的表达式=         (重力加速度为g,木块的加速度为a)

来源:2015届四川省邛崃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一个人用与水平方向成θ= 300角的斜向下的推力F推一个质量为20 kg的箱子匀速前进,如图(a)所示,箱子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0.求:

(1)推力F的大小;
(2)若该人不改变力F的大小,只把力的方向变为与水平方向成300角斜向上去拉这个静止的箱子,如图(b)所示,拉力作用2.0 s后撤去,箱子最多还能运动多长距离?(g取10 m/s2).

来源:2015届四川省邛崃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v=8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有违章行为时,决定前去追赶,经2.5s,警车发动起来,以加速度a=2m/s2做匀加速运动,试问:
(1)警车发动后还要经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违章的货车?
(2)在警车追上货车之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来源:2015届四川省邛崃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建筑工地上常用的一种“深穴打夯机”,电动机带动两个滚轮匀速转动将夯杆从深坑提上来,当夯杆底端刚到达坑口时,两个滚轮彼此分开,将夯杆释放,夯杆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回深坑,夯实坑底,然后两个滚轮再次压紧,夯杆被提上来,如此周而复始。已知两个滚轮边缘的线速度恒为v=4m/s,滚轮对夯杆的正压力FN=2×104N,滚轮与夯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夯杆的质量m=1×103kg,坑深h=6.4m,假设在打夯的过程中坑的深度变化不大,取g="10" m/s2.求:

(1)每个打夯周期中,电动机对夯杆所做的功;
(2)每个打夯周期中,滚轮与夯杆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3)打夯周期。

来源:2015届四川省邛崃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