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江苏盐城滨海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名句默写填空。
(1)明月别枝惊鹊,                      。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晴空一鹤排云上,                          。           (刘禹锡《秋词》)
(3)最是一年春好处,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                      ,可以为师矣。                          (《论语》)
(5)                      ,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6)                      ,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
(7)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8)古诗词中以“雨”为意象的诗句很多,请写出你积累的名句(上下句):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盐城滨海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读书,是一种妙不可言的精神之旅。尺幅之中,畅游三山五岳;片刻之间,淘尽千年桑。善于读书者,不仅可以领略大千世界的无限风光,而且能够用书jí为生命导航,成就人生的精彩篇章。有书的日子,犹如置身于五彩斑斓的世界,芳香人,心潮激荡;而无书的生活,则仿佛                                 
亲爱的同学,让我们相约与书同行,在bó览群书的过程中   A  (采纳∕采撷)人类智慧的花朵,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吧!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书jí              bó        
文中A处应填的词语是                  
结合语境,在文中横线上仿写恰当的句子。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盐城滨海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清晨,阳光活泼地溜进树丛,欢快地洒下一地金黄,树上的鸟儿也醒来了,情不自禁地欢叫着。
B.他心胸狭窄,经常在一些明察秋毫的小事上斤斤计较。
C.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
D.幸福是一种回味绵长的情致,是一种美不胜收的意境,它距离每一个人并不遥远。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盐城滨海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填入横线的语句,与前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未经历坎坷泥泞的艰难,哪能知道阳光大道的可贵;未经历风雨交加的困顿,哪能明白风和日丽的美好;                                         

A.要体会胜利和成功的喜悦,就要经历挫折磨难的考验。
B.只有经历挫折磨难的考验,才能体会胜利和成功的喜悦。
C.未经历挫折磨难的考验,哪能体会胜利和成功的喜悦。
D.未经历胜利和成功的喜悦,哪能体会挫折磨难的考验。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盐城滨海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
(1)冰心一生信奉“             ”,她的诗集《            》是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集中表现了“        、童真、自然”三大主题。
(2)《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童趣盎然的作品。其中,“洞中历险”写的是汤姆与蓓姬在洞中三天三夜的历险经历,期间,他们遇到过印第安人乔。半月后,汤姆打开堵死的洞口,发现                   。当汤姆带着哈克再度进入山洞,他们发现了                      。(2分)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盐城滨海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语文综合性学习。
食品安全问题一次又一次地考验着普通百姓的餐桌,成为百姓关注的焦点。某中学七(1)班拟举行“关注食品卫生,共创安全家园”综合性实践活动,以唤起人们的责任意识。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班级需要在校园布告栏上张贴一条“食品安全”宣传标语,请你代为拟写一条。(20字以内)
(2)地沟油、瘦肉精、毒奶粉……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食品问题就接二连三地出现了,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请你面对下面两种人,把你最想说的忠告,郑重地说给他们听。
(3)假如你的同学把一块外包装上没有 “QS”(质量安全)标志的巧克力给你吃,你该怎样婉转拒绝?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盐城滨海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为全诗创设了一种      
          的氛围。
人们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诗评价极高,请你赏析这两句诗的精妙之处。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盐城滨海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乙】古人铸鉴,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凹则照人而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视人面,令微凸,收人面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选自《梦溪笔谈》,有删节)
【注释】①鉴:镜子。
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1)为秋田之害              (2)为两段                  
(3)令微凸                  (4)收人面               
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为秋田之害  以瓦而之B土中狗蝎 匠师其言
C以钳搏之 鉴大平     D虫旧曾有之一犬坐于前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2)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
根据甲乙文段内容,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1)古人制镜,使镜面略凸,能收到什么样的效果?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傍不肯”是怎样消灭子方虫的?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盐城滨海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朱自清的《春》,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⑤“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
⑥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这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⑦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⑧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⑨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⑩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第③④⑤⑥自然段各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请分别用两个字加以概括。
评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第④自然段画线句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写景,增强了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春》这篇文章所表达的主题。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盐城滨海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罗红里的《云南松怕冷的秘密》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既为“岁寒三友”之一,松树当然是不怕冷的了。没想到云南二月的一场尾寒,真个把好生生上万亩云南松冻得直打抖,枝枯叶败后冷死了。
②云南人怕冷,难道云南松也怕冷吗?
③松树怕冷,自是奇闻。人说云南的松树是云南的好天气宠坏了,这却是天大的冤枉。
俗话说“好汉就怕病来磨”。松树——这树中的伟丈夫正是被一种叫做致冰细菌的恶魔折磨着呢。你也许不知道,在自然界成千上万的细菌家族中,有两个怕羞的小兄弟:一个叫丁香假单胞菌,一个叫草生欧文氏菌。它们好像很有修养:干净,爱绿色,居留叶面。可是如果你真认为它们是君子国里的良民,那就上当了。
⑤人类最好的朋友——水,有一个怪脾气:从4℃开始,越冷越发“胖”,到0℃时就结冰啦!也许,你没听说过,有低于0℃而不结冰的超冷水吧?我们的水朋友在植物体内,即使气温降到零下几摄氏度时,它也不结冰而是保持超冷水的姿态,使植物能持续经受-6℃~-8℃的寒冷而不致冻坏。水是植物的血液,血液涌动着,不会析出冰晶,生命组织形态正常,松树能怕冷吗?
⑥偏偏冰核细菌这两个恶少,有一手被科学家称作催冻致凝基因的真传:当气温急剧下降,它们会在叶面形成一个特殊的晶核,引起植物体内的超冷水结晶。科学家叫它们冰晶种子。
⑦植物的血液凝固了,这命还能保吗?许多像松树这样的好汉都被这两个病魔缠倒了。这植物冻害,也直接打击了人类。
俗话说“助人如助己”。为了帮助水朋友,科学家们捉住了丁香假单胞菌,对其真传的基因片段进行脱胎换骨手术,然后再将失去致冻基因的片段重新放回原处,缴了械的细菌就再也不能致冻了。树木生长季节到了,人们把经过改造的细菌喷射到大片树林上,它们以全新的面目取而代之,将那些没经过改造的丑恶的同类排挤掉。于是,致冻菌不致凝了,气血顺畅,云南松不怕冷了。这就是遗传工程在防霜冻灾害上的应用。
云南松为什么怕冷?
文章第①段中的“岁寒三友”是指松树和另外的哪两种植物?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本篇文章运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回答。
请品味文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它们好像很有修养:干净,爱绿色,居留叶面。
(2)为了帮助水朋友,科学家们捉住了丁香假单胞菌,对其真传的基因片段进行脱胎换骨手术,然后再将失去致冻基因的片段重新放回原处,缴了械的细菌就再也不能致冻了。
第④段和第⑧段中画线句子两次引用俗语,有什么作用?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盐城滨海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作文
脑海中的往事像镜头倒转一样连续不断的上演,无一不是平平淡淡的小事,却温暖得令人忍不住落泪。那一段段美好的时光,静静流淌在心泉的最深处,它将永远温馨鲜活在遥远的记忆里,成为支持我一往无前的力量。
请以“那件小事激励着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②书写工整规范;③ 600字左右。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盐城滨海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