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按要求作答。
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2012年“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大型公益活动10月22日在北京正式启动。此次活动是“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的延续。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展现的是他们执著( )奉献、淡泊( )名利的崇高情怀,塑造的是中国乡村医生的“美丽”群像。这种美丽yùn( )藏在他们日常的生活中,他们朴素的言行中。在2013年1月13日bān( )奖典礼上,当主持人问及中国工程院士钟南山院士心中最美的乡村医生的标准是什么时,钟院士回答说:“把自己置于脚下,把病人端在心头, 。想尽办法为老百姓解除痛苦,这就是乡村医生的价值。”
①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执著 淡泊 名利 yùn 藏 bān 奖
②仿照文中画“ ”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越来越高的求职门槛,许多大学生叹为观止。 |
B.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
C.在晚会上,同学们看到精彩的表演,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 |
D.为了让学生中考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老师们处心积虑为他们辅导。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几个学校的老师找刘成辉同学就克服学习困难交换了意见。 |
B.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废弃手机数量将比2007年增长大约7倍左右。 |
C.《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校车交通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
D.通过学习十八大报告,我们明确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方向。 |
为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②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③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④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
A.②③④① | B.①④②③ | C.②④③① | D.①④③② |
名句默写。
①纸上得来终觉浅, 。 ② ,霜叶红于二月花。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 。 ④ ,夜泊秦淮近酒家。
⑤海内存知己, 。 ⑥ ,一览众山小。
⑦《陋室铭》中描写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 。
⑧浙江一位老人捐献出的眼角膜让两位盲人重见光明。老人的这种精神正是龚自珍《己亥杂诗》中“ , ”的写照。
名著阅读。(4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教材推荐给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名著之一,这部小说是原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写成的。出版后对全世界一代代的吾年产生了巨大影响。我们相信你一定读过这部小说,喜欢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请你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是 (1分)
②主人公是在 的影晌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的。在革命的熔炉中,他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为无产阶级战士。(1分)
③看了《西游记》后,有人出了一副对子。上联是“化险为夷,师徒取得真佛经”,请你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有关情节写出下联 。(2分)
综合性学习。
某班组织“我爱汉字”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汉字演变五百例》中“隹”的解释为“短尾鸟的总称”。请你根据这一解释,探究“集”的本义。
答: 。
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搜集到如下资料,请你阅读分析后得出一个结论。(不超过30字)
①“汉语热”在世界各地迅速升温,日前全球已有210所“孔子学院”(国外学习汉语的学校)。日本每五六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在练习汉字书法,韩国练习汉字书法的民众愈十万人。
②在我国一个有600多人参加的高级翻译大赛中,许多选手英译汉时错字连篇,词不达意,词汇贫乏。在一等奖空缺的情况下,文字流畅、词汇丰富的二等奖得主竟然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评委普遍认为,我国汉字应用水平呈现下降趋势。
③国内某网站做了“我国汉字应用现状调查”,数据统计如下:
调查内容 |
喜欢敲键盘, 不愿动笔写 |
常提笔忘字, 常写错别字 |
字体不美观, 从未练书法 |
数据统计 |
57% |
83% |
79% |
结论: 。
阅读理解
(一)阅读李贺《雁门太守行》一诗。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首句用黑云暗喻敌军,一个“压”字,把敌军的 情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赏析最后两句的妙处。
阅读文言文。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曰:“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选自《北史·孝行传·张元》)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2)策之不以其道( )
(3)遂许焉 ( ) (4)汪汪之声不已(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虽有千里之能②张元怪之,随犬出门 |
B.①安求其能千里也②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 |
C.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②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 |
D.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②若见而不收养 |
用“/”给下面文句断句,要求根据语意划出两处。
村 陌 有 犬 为 人 所 弃 者 张 元 见 之 即 收 而 养 之。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句。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②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
和谐社会,人类要了解动物,更要和动物友好相处。甲文采用 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乙文则主要表达了 的主旨。
阅读议论文《PM2.5的京城游记》。
①我是一个PM2.5颗粒。我们家族的名字叫颗粒物。科学家曾经这样给我的家族命名:当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的直径大于2.5微米,等于或小于10微米时,名字叫做可吸入颗粒物,又称为PM10,他们是可以进入人的呼吸系统的颗粒物;直径小于和等于100微米的颗粒物,被命名为总悬浮颗粒物,也称为PM100。和PM10与PM100两位老大哥比起来,我在家族中的个头是最小的,我的直径只有2.5微米以下,所以科学家们给我取了名字叫PM2.5。
②2.5微米有多大呢?举个例子来说,我的个头大约相当于人类的一根头发粗细的1/20,所以人类的眼睛平时根本就看不到我。
③这些天来,我们乘坐免费的交通工具——自然界的风,把整个北京城都逛了一遍。
④旅行途中,各种化学物质也开始学会了搭顺风车,像一些对人类有致癌效应的物质,如危害人类生殖系统的二恶英,还有一些重金属,不厌其烦地靠近我们家族的队伍,想吸附在我们身上和我们一起旅行。虽然很不情愿,但我们本身是热情好客的,又磨不过他们的纠缠,只好同意了。
⑤在环绕北京城的旅途中,我们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原来分散在各个城区的家族成员也加入进来,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化学物质和病毒。庞大的队伍管理起来是个很棘手的问题,没办法,就像人类说的,“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我们也鞭长莫及,只好随他们去了。
⑥旅行的这几天,北京城里能见度超低,接连的雾霾天气造成航班迟飞、道路拥堵,人类把这些罪过都归结到我们头上。我看到很多人又把非典时期买来的防病毒口罩拿了出来,戴了一层又一层,平常热闹的地坛公园最近也冷清了许多,据说是我们家族的旅行让他们产生了恐惧,大人和孩子都不敢出来散步了。
⑦家族里的有些兄弟姐妹,旅行累了,降落到街道和楼层间,人类一不小心就把小小的我们吸了进去。直径超过10微米的PM100,会被人类的鼻毛挡在鼻子的外面;直径在2.5微米~10微米之间的PM10可以进入人类的呼吸道。但随着吐痰、打喷嚏被部分排出体外;而我,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PM2.5,却能穿过人类用于防护的口罩,通过鼻腔,顺利进入下呼吸道,再之后。我就顺理成章地进入肺泡之中,然后通过气血的交换进入到人体的各个血管。
⑧我本身并不能对人类造成危害,但是一些粘附在我身上的化学物质,诸如二恶英、重金属,他们会对人类的身体器官造成伤害,让人类罹患各种各样的疾病。对此,我也是无能为力。
⑨据说,最近我们家族内部也在实行计划生育,一是因为队伍实在是太庞大,管理起来难度大;还有一个是来自人类的压力,他们认为我们PM2.5是导致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但是,平心而论,这又关我们什么事呢?如果人类可以少开一天车,少向空气中排放一些废气,也就没有了我们生存的土壤。如果说有罪的话,人类才是始作俑者。 (《知识窗》2012年第2期,有删改)
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什么是PM2.5?(2分)
PM2.5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请根据文意概括。(4分)
第⑦段中画线的句子中 “部分”能不能删去?为什么?(3分)
为了减少 “雾霾”,除了文中一些措施外,请你再提几条建议。(至少2条)(4分)
阅读安宁《轻放》。
①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每次走到门口,同租三室一厅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又重重地关上,似乎想要以此发泄对那一脸晦暗的廊灯的愤恨。其实,楼下的小卖部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灯泡,而且价格低廉到不过是坐一站公交车的价格,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有想起,在买泡面的时候,顺手捎带一个灯泡上来。
②父亲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说声“稍等”,便下了楼。不过是几分钟的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然后,他轻轻一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我站在门口,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你一来,这灯就好了。”
③父亲却扭过身来,正对着我,说:“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感叹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
④我笑:“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这还是租来的房子,这走廊,也属于公共的区域,不只我们这一层,楼上的人也都要从此经过呢。”
⑤父亲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边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边哼起他惯唱的京剧。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来,将身子朝楼梯一侧,又朝来人笑着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那脚步的失措,看上去有些逃的意思。
⑥我在晚饭的时候,便抱怨他,说:“何必对陌生人这样殷勤?他们指不定在心里觉得你有毛病呢。”父亲呷下一口酒,道:“我管不着别人心里怎么想,但我开心就可以啊,况且,我就不信你给别人微笑,他还能泼你一盆冷水不成?所谓寻开心,就是这样,你自己不去主动找,它还会自登家门?”
⑦几日后,翻起账本,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当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账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没有。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我不解,说:“难道就让这笔钱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
⑧父亲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账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啪”的一道线勾掉,这才说:“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⑨我依然心里憋闷,说:“可是我觉得这个人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我刚刚听说他借过别人的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要还的迹象。”
⑩父亲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吗?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地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而他,则会在你的安静里,心里有小小的失落与不安。”
⑾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且无力。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文章写了父亲哪四件事?请简要概括。(4 分)
第一件: ;第二件: ;
第三件: ;第四件: 。
语段②③中两次出现“光明使者”,一语双关,一指“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 请结合上下文说说又指 (3 分)
理解第(11)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父亲却劝“我”不必催促,你认同父亲的这种做法吗?说说你的看法。(4 分)
请以“ 改变了我”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50字。 ③内容具体,真情实感;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请你为社区布置一期主题橱窗,下面是两则已有材料。
材料一:77岁的姜彩莲和85岁的金水清是一对空巢老人。几天前,金水清发病,由于两个老人行动不便,就一直未上医院。老人所在街道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接到姜彩莲老人的求助电话,即派工作人员与志愿者陪老人去看了病。该中心主要为辖区内6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紧急救助等服务。
材料二:1980年至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比例统计表
年份 |
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 |
老年人口与劳动力人口比 |
1980年 |
4% |
1:30 |
2000年 |
7% |
1:10 |
2010年 |
10% |
1:8 |
(注:当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上升到14%,就从“老龄化社会”进入到“老龄社会”)
下列补充材料中,你认为对布置本期橱窗用处不大的一项是( )
A.新闻:《2012年世界卫生日主题:“老龄化与健康”》 |
B.通讯:《香港人如何养老》 |
C.调查报告:《教育专家谈隔代教育的隐忧》 |
D.图片:“关爱空巢老人”志愿者在行动 |
请指出社区居民对材料二的解读有误的一项( )
A.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及劳动力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大。 |
B.我国于1980年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
C.近年,我国养老问题非常严峻,平均每8个劳动力就要养活1个老人。 |
D.30年过去了,越来越多的人在慢慢变老,当年的财富创作者现在需要全社会来关爱。 |
下面是根据材料一拟写的两条新闻标题,你决定用哪一条,为什么?
A.空巢老人:谁来陪我看病——养老服务中心和志愿者来相助
B.居家养老中心与志愿者送空巢老人看病
我选 ,理由:
阅读文言文《治国犹栽树》,回答下列问题。
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侍臣:周围的大臣。 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 ③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唐太宗谓侍臣曰 ② 惟欲清净
给下面两个句子划分节奏。(停顿一处)
①故 夙 夜 孜 孜 ②往 昔 初 平 京 师
翻译句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