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剂 B. 盐类都可作调味品
C. 铝罐可久盛食醋 D. 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 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 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 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 只滴加氨水鉴别 NaClAlCl3MgCl2Na2SO4四种溶液
B.NH4Cl溶液蒸干制备 NH4Cl固体
C. 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
D. 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

①③ ①④ ②④ ②③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0.10 mol·L1 NaHCO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 NaHCO3Na HCO32 25 ℃时,加水稀释后, n(H)n(OH)的乘积变大 离子浓度关系: c(Na)c(H)c(OH)c(HCO3)c(CO32) 温度升高, c(HCO3)增大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正极反应为 AgCle-Ag+Cl-
B. 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C. 若用 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
D. 当电路中转移0.01 mol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 mol离子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定条件下,N2O分解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

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有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是
(注:图中半衰期指任一浓度N2O消耗一半时所需的相应时间,c1c2均表示N2O初始浓度且c1c2)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元素周期表中第ⅦA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用途广泛。
(1)与氯元素同族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能作为氯、溴、碘元素非金属性(原子得电子能力)递变规律的判断依据是(填序号)。
a.Cl2Br2I2的熔点         b. Cl2Br2I2的氧化性
c.HClHBrHI的热稳定性   d. HClHBrHI的酸性
(3)工业上,通过如下转化可制得KCIO3晶体:
NaCl溶液 NaClO3溶液KClO3晶体
①完成I中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NaCl+□H2O=□NaClO3+□
②Ⅱ中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该反应过程能析出KCI3晶体而无其它晶体析出的原因是
(4)一定条件,在水溶液中1 molCl-ClO-(x=1,2,3,4)的能量(KJ)相对大小如右图所示。

D(填离子符号)。
BA+C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用离子符号表示)。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铁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
(1)下图是实验室研究海水对铁闸不同部位腐蚀情况的剖面示意图。

①该电化腐蚀称为
②图中A,B,C,D四个区域,生成铁锈最多的是(填字母)。
(2)用废铁皮制取铁红(Fe2O3)的部分流程示意图如下:

①步骤I若温度过高,将导致硝酸分解。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步骤Ⅱ中发生反应:4Fe(NO3)2+O2+(2n+4)H2O=2Fe2O3·nH2O+8HNO3,反应产生的HNO3又将废铁皮中的铁转化为Fe(NO3)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上述生产流程中,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的是(任写一项)。
(3)已知t℃时,反应FeO(s)+CO(g)=Fe(s)+CO2(g)的平衡常数K=0.25。
①t℃时,反应达到平衡时n(CO):n(CO2)
②若在1 L密闭容器中加入0.02 molFeO(s),并通入xmolCO,t℃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FeO(s)转化率为50%,则x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之一。某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  焦亚硫酸钠的制取
采用右图装置(实验前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制取Na2S2O5。装置Ⅱ中有Na2S2O5晶体析出,发生的反应为:Na2SO3++SO2=Na2S2O5

(1)装置I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2)要从装置Ⅱ中获得已析出的晶体,可采取的分离方法是
(3)装置Ⅲ用于处理尾气,可选用的最合理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为(填序号)。

实验二    焦亚硫酸钠的性质
Na2S2O5溶于水即生成NaHSO3
(4)证明NaHSO3溶液中HSO3-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填序号)。
a.测定溶液的pH     b.加入Ba(OH)2溶液   c.加入盐酸  
d.加入品红溶液  e.用蓝色石蕊试纸检测
(5)检验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的实验方案是
实验三 葡萄酒中抗氧化剂残留量的测定
(6)葡萄酒常用Na2S2O5作抗氧化剂。测定某葡萄酒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的方案如下:

(已知:滴定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I2+2H2O=H2SO4+2HI)
①按上述方案实验,消耗标准I2溶液25.00ml,该次实验测得样品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为g/L
②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若有部分HI被空气氧化,则测得结果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氮化硼(BN)晶体有多种相结构。六方相氮化硼是通常存在的稳定相,与石墨相似,具有层状结构,可作高温润滑剂。立方相氮化硼是超硬材料,有优异的耐磨性。它们的晶体结构如右图所示。

⑴基态硼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⑵ 关于这两种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立方相氮化硼含有σ键和π键,所以硬度大  b.六方相氮化硼层间作用力小,所以质地软
c.两种晶体中的B-N键均为共价键          d.两种晶体均为分子晶体
⑶六方相氮化硼晶体层内一个硼原子与相邻氮原子构成的空间构型为,其结构与石墨相似却不导电,原因是
⑷立方相氮化硼晶体中,硼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该晶体的天然矿物在青藏高原在下约300Km的古地壳中被发现。根据这一矿物形成事实,推断实验室由六方相氮化硼合成立方相氮化硼需要的条件应是
NH4BF4(氟硼酸铵)是合成氮化硼纳米管的原料之一。1mol NH4BF4含有mol配位键。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叶酸是维生素B族之一,可以由下列甲、乙、丙三种物质合成。

(1)甲中显酸性的官能团是(填名称)。
(2)下列关于乙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分子中碳原子与氮原子的个数比是7:5      b.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既能与盐酸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属于苯酚的同系物
(3)丁是丙的同分异构体,且满足下列两个条件,丁的结构简式为
a.含有      b.在稀硫酸中水解有乙酸生成
(4)甲可以通过下列路线合成(分离方法和其他产物已经略去):

①步骤I的反应类型是
②步骤I和Ⅳ在合成甲过程中的目的是 。
③步骤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