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 / 试卷选题

高中生物必修三:6.2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我国为了保护滩涂,从英、美等国引进了大米草。30多年来,为我国沿海地区抵御风浪、保滩护堤、促淤造陆起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几年来,大米草在一些地区疯狂扩散,其覆盖面积越来越大,已经到了难以控制的局面。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B.掠夺式开发和利用
C.环境污染 D.生态入侵
来源: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三:6.2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蓝藻提前现身巢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此次蓝藻事件将对该水域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破坏
B.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C.造成此次生态灾难的主要原因是外来物种入侵,蓝藻大量繁殖
D.在湖水中投放虾、蟹等以藻类为食的动物将有利于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来源: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三:6.2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学家测定了某地区近几十年来大气中CO2含量的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化石燃料的增加、植被的破坏是大气中CO2含量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
B.大气中CO2含量的季节性变化规律是:夏季下降,冬季上升
C.大气中CO2浓度的季节性变化与植物光合作用的CO2利用量的季节性差异有关
D.在草原上大面积植树造林,是降低大气中CO2含量的有效措施
来源: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三:6.2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滤除太阳光中大部分的紫外辐射,因此被称为地球生物圈的保护伞。然而,由于人类大量排放卤代烃(如制冷剂氟利昂),严重破坏了臭氧层,引起地球表面紫外辐射增强。臭氧层耗损引起的普遍的生物学效应是(    )
①海洋浮游生物增多 ②人类皮肤癌、白内障患者增加 ③生物群落的分布不受影响 ④农作物减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来源: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三:6.2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群“J”型增长曲线的函数:Nt=N0λt中的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
B.“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诗经·小雅·小宛》)中“螟蛉”与“蜾蠃”的种间关系主要是捕食
C.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D.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即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三方面,即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来源: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三:6.2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措施是(    )

A.开垦草原,改牧场为农田
B.禁止狩猎,引入食草动物
C.保护植被,实行适度放牧
D.提倡狩猎,扩大放牧数量
来源: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三:6.2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天,某树林中栖息着大量的夏候鸟池鹭,一些幼鹭练习飞行时,掉落树下,面临着饥饿的威胁。人们为这些体弱的小鹭提供食物,一些体强的小鹭也飞来分享食物。当秋季来临时,依赖人类喂养的池鹭不能长途迁飞。据上述情景,对池鹭种群保护最有利的做法是(    )

A.春天将这片树林保护起来,避免人类干扰
B.春天将全部幼鹭圈养起来,待秋天放归自然
C.秋季终止投喂,促使池鹭迁飞
D.秋天将不能迁飞的池鹭圈养起来,待来年春天放归自然
来源: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三:6.2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叙述中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①适时有计划采伐森林有利于森林生态系统的更新
②生物入侵加剧了生存斗争,有利于生物进化  ③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④迁地保护为行将灭绝的生物提供了生存的最后机会  ⑤工业生产大量排放SO2、CO2有利于植物生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⑤
来源: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三:6.2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研究森林群落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美国一研究小组在某无人居住的落叶林区进行了3年实验。实验区是两个毗邻的山谷(编号1、2),两个山谷各有一条小溪。1965年冬,研究人员将2号山谷中的树木全部砍倒留在原地。通过连续测定两条小溪下游的出水量和硝酸盐含量,发现2号山谷小溪出水量比树木砍倒前升高近40%。两条小溪中的硝酸盐含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问题。
(1)大气中的N2进入该森林群落的两种途径有     。在森林群落中,能从环境中直接吸收含氮无机物的两大类生物是     
(2)氮元素以N2、N和     的形式被生物吸收,进入细胞后主要用于合成               两类生物大分子。
(3)图中显示,1号山谷溪水中的硝酸盐含量出现季节性规律变化,其原因是不同季节生物 
(4)1966年5月后,2号山谷溪水中的硝酸盐含量急剧升高,主要的两个原因是  
(5)硝酸盐含量过高的水不宜饮用。在人体消化道中,硝酸盐可转变成亚硝酸盐。N能使DNA中碱基对中的“C”脱氨成为“U”。上述发生突变的碱基对经两次复制后,在该位点上产生的碱基对新类型是          
(6)氮元素从森林群落输出的两种途径是  
(7)该实验结果说明森林群落中植被的两个主要作用是 

来源: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三:6.2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科学工作者对我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地和荒漠地面积变化的调查结果,这对分析说明我国近年来华北地区多次出现的沙尘暴天气有很大帮助。

(1)请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植被和沙尘暴形成的关系。
(2)请根据生态平衡原理提出治理沙尘暴的措施。

来源: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三:6.2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绿色”的含义除了包括城市绿化、绿色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外,还应包括尊重自然、珍惜生命、追求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道德等。“绿色城市”需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1)近年来城市的绿地总面积和人均绿地面积在逐年上升。你认为大量引进非本地树种、草种,可能会产生的后果是               
(2)垃圾实际是被人们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是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下图是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一种方案,此方案中①②过程需要每一位市民的参与,具体做法是               。④⑤过程利用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何种成分?       。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角度看,④⑤途径优于③途径的原因是   

(3)下表是五个种群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所含有的总能量和污染物X的平均浓度。已知水中X的质量浓度为0.003  mg/L,请分析说明本生态系统中各种群之间的关系(绘制出营养结构图)。

 





 
1.6×109
1.2×109
1.3×108
9.1×107
2.9×107
 
0.037
0.036
0.35
0.39
3.4
来源: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三:6.2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