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狡(xiá)
褓(qiǎnɡ)
当(ɡōu)
聒不舍(qiánɡ)
B. 避(huì)
(yē)
(yǎn)
然贯通(huò)
C. 请(bǐn)
杂(cān)
(jū)
味同蜡(jiáo)
D. 脚(huái)
(qiè)
(jī)
吹毛求(cī)
来源:2014届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汲取
亵渎
袖手旁观
心无旁骛
B.商灼
恣雎
恪尽职守
格物致知
C.班师
潮讯
前仆后继
精血成聚
D.要决
庸碌
孤军奋战
原弛蜡象
来源:2014届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大洋网在网上海选“东濠八景”,呼吁网友对于改头换面的东濠涌发表意见。
B.输掉比赛,尤文图斯主帅孔蒂不以为然,他认为球员们在比赛中的表现更重要。
C.寻章摘句的目的在于应用,应用可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也可以巩固记忆。
D.和广州相比,深圳各级政府部门的三公消费不知何时才会不再云山雾罩
来源:2014届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他因为穿了一件浅绿色上衣,显得有些消瘦,看起来很憔悴。
B.这次的体育大课间,学生们大多以选择跳绳为主,可见大家对跳绳的喜爱。
C.有关方面对桥梁设计、施工单位讳莫如深、秘而不宣,究竟有何难言之隐?
D.目前,如何解决当前存在廉租住房的房源不足,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来源:2014届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 教育其实是一种从早年就起始的习惯。
② 因为年长方学的人不能像从小就学起的人能屈伸如意,这是真的。
③ 除非在有些从未固定自己的心志,反而把心志开放着,并准备好了接受不断改良的人们,那算是例外。
④但这种情形是非常之少的。
⑤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这是一定的,这个我们叫做教育。
⑥所以我们常见,在言语上,幼年时代比幼年以后舌头较为柔活,能学一切的语法及声音,并且四肢关节也比较柔活,适于各种的竞技和运动。

A.①⑤②⑥④③ B.⑤①⑥②③④
C.①⑤②⑥③④ D.⑤②①⑥④③
来源:2014届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看了《三国演义》之后,有人出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料事如神,孔明智算华容道”,请你根据《水浒》中的相关情节写出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届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C.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落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D.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似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E.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静影沉璧,浮光跃金,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F.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来源:2014届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① 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③ 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④ 黔娄之妻有言:“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⑤ _____________________,村南村北响缲车。(苏轼《浣溪沙》)
⑥ __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来源:2014届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
[说明:①题为必答题,2分。②题为加分题,2分。加分后第7小题不超过10分。]
①《木兰诗》中描写战事频繁而惨烈,经历了长期战斗岁月,木兰最终英雄般凯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陈与义《登岳阳楼》中,抒发诗人辗转江湘、颠沛流离之苦,国家危亡、中原动荡之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届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课本,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卒中往往语            (《陈涉世家》)
(2)天下缟素              (《唐雎不辱使命》)
(3)欲大义于天下         (《隆中对》)
(4)咨善道               (《出师表》)
(5)是以先帝简拔以陛下   (《出师表》)

来源:2014届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节选自课文《陈涉世家》)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已失期                        乃丹帛曰
孤不德量力                    得鱼腹中
项燕楚将                    楚人怜
天下唱                      又间令吴广次所旁丛祠中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尽管陈胜估计到有失败的可能,但也以为“死国”很有价值,可见其不平凡。
B.“天下苦秦久矣”是陈涉、吴广发动起义得到响应的直接原因。
C.“丹书鱼腹”和“篝火狐鸣”都是陈涉、吴广为起义作的舆论准备。
D.司马迁将陈涉归入“世家”,可见其对陈涉功业的肯定,不以成败论英雄。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上使外将兵
(2)置人所罾鱼腹中

来源:2014届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诗中“聊”、“会”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
(2)此词是千古传诵的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请问此词的“豪放”具体表现在哪里?

来源:2014届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丑陋的中国人”之说是文化不自信
(1)曾经一度,一句“丑陋的中国人”颇为流行。之所以流行,似乎是因为击中了几千年来中国人人性的软肋,掘出了民族性中耻于言表的东西。一时间被视为石破天惊之语,成为一种时尚的表达。
(2)“丑陋的中国人”指的是什么呢?认为中华文化有太多的糟粕:太监、廷杖、缠足、八股文,焚书坑儒、男尊女卑,膜拜偶像、愚忠愚孝,搞窝里斗而不知团结,死不认错而自以为高明,自诩为礼仪之邦而不知礼仪。
(3)面对中华皇皇五千年文明史,敢于有这样的一种说法,没有一点胆量确实不行。但是,胆量并不是人们判断事物的依据和标准,判断事物的依据和标准是客观事实。那么,中华文明的客观事实是什么呢?没有一个炎黄子孙不能道之些许。以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文字的起源而论,中原地区的甲骨文之雏形,比古埃及、巴比伦的象形文字早了400多年,论科学发明和技术,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认为中国古代至少向世界贡献了100多个第一,从著名的“四大发明”到瓷器、铁犁、二进位制、炼钢法、定量制图法、分行栽培与精细耕地法等。经济成就更为世人所知,据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推算,从公元元年到18世纪,中国占世界经济总量的历史高峰时达32.9%,高于欧洲所有国家经济总和。即使是被人持以偏见的文学创作,除了《红楼梦》等四大名著为世界读者所喜爱,许多并不著名的文学作品也为西方大家所欣赏,朱光潜所译的《歌德谈话录》中说,德国诗人爱克曼看了《风月好逑传》后惊异地问歌德,这部中国传奇在中国算不算最好的作品?歌德说:“绝对不是,中国人有成千上万这类作品,而且我们的远祖还生活在野森林时代就有这类作品了。”
(4)我们知道世界上诸如古罗马文明、古希腊文明、古印度文明等都曾中断和散失,而唯有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不衰,原因在哪里?不是因为它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呵护,而是因为它有开放性和包容性,有巨大的滋生空间。它尊崇了人性的规律,具备了厚重的人文精神,富有严谨缜密的内在逻辑。它不仅使中华文明绵延不绝,而且还富有巨大的同化力、吸引力和辐射力,是人类文明的精华。
(5)不否认中国人有非理性的一面,比如焚书坑儒。然而在西方,苏格拉底被加害,胡斯因思想“异端”遭火刑,布鲁诺因赞成哥白尼学说被烧死,阿莫里因学术“异端”死后追审,十弟子全被处决……这种对文明和精英的迫害与摧残何异于焚书坑儒?公元五世纪,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天主教为国教,此后约1200年直到十七世纪,欧洲不允许印刷,不允许宗教辩论,不允许科学研究。很多人因为争论圣经内容或被活埋或被烧死。但要知道,在此期间中华大地涌现出多少像李白、杜甫、白居易、祖冲之、孙思邈、毕昇、朱熹、李时珍、徐光启等这样的文化和科技精英,他们没有一个人因为思想“异端”和科学发明而被虐杀。
(6)不反对人们要有勇于自我反思的精神,但是,反思也需要遵循基本的原则,尊重基本事实,要讲唯物辩证法。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人说“欲亡其国者先灭其史”。史就是文化。如果别人没有来灭我们的文化,自己就先将其糟蹋了,这个民族还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吗?还有民族的自尊和自强吗?
(7)“丑陋的中国人”之说就其本质而言是对民族文化的不自信。而这种不自信在一定程度上又是由经济因素决定的。人家早一步近代文化启蒙,进入工业化和现代化时代,发达了富裕了,所以一好百好;而自己相对贫穷落后,所以一孬百孬。
(8)面对个别偏激的观点,也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中华民族文化中从来就有包容的胸襟,也有自我反省和自我解剖精神。需要认真对待的是,我们不能把偏激当正常,不能让偏激甚至错误的观点引领着一个民族前行。民族的自信首先是文化的自信,一个没有文化自信的民族,绝不可能是优秀的民族,也绝不可能是有前途的民族。我们要让那些干扰人们文化自觉和自信的观点言论晒到辉煌灿烂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阳光之下,以识其真伪,去其霉菌,让人们更自觉自信地传承优良文化,创造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     )

A.“丑陋的中国人”一说认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主流文化是糟粕。
B.德国诗人爱克曼看了《风月好逑传》后认为这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
C.有例为证,在西方国家,对文明和精英的迫害与摧残的事情比比皆是。
D.中华文明有开放性、包容性,历经数千年而不衰。

下列说法,不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所有炎黄子孙都能对中华文明的客观事实道之些许。
B.人们要有勇于自我反思的精神,同时反思也需要尊重基本事实。
C.盛行一时的“丑陋的中国人”之说,就是因为对民族不自信。
D.一个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可能是优秀的、有前途的民族。

文中的思想“异端”指的是什么?请解释。
请用自己的语言谈谈,作者写本文的目的何在?
看过本文之后,有读者提出异议,认为所谓的“丑陋的中国人”之说,只不过是批判民族“劣根性”,当年鲁迅先生对此批判得更严厉,那么鲁迅自然也文化不自信了?谈谈你的看法。

来源:2014届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妈妈的祈祷
(1)那是1944年,我唯一的弟弟吉姆·基尔比志愿参加海军陆战队,让我满腹愁肠。战争尚未让我家受到损失——仅仅是暂时没有。他已经26岁了,是个木匠,已经结婚成家,有了两个女儿。
(2)我还清晰地记得九月那个炙热的夜晚,我们全家人心神不安地聚集一处,为他送行。他首先要去芝加哥,可那天的火车晚点了。噢,我多么希望不再有那些在汽车站和火车站的道别啊!跟许多人一样,我从心底渴望着和平早日到来。
(3)我弟弟比我小五岁,极具幽默感。那天晚上,他滔滔不绝地朗诵了一周前写的一段顺口溜——我创作了一句话,叫做“浓缩起来是精华”,含义类似于“压榨”,就像“凝固”和“冻结”,“这些”和“那些”,“豌豆”和“构成威胁”,还有“喘息”和“停下”,如今我便放心大胆,绝尘而去,去应战,无所畏惧!
(4)我们都笑起来,这总比哭泣好得多。
(5)那个九月的傍晚,黄昏降临,我们终于听到火车的汽笛声,感受到铁轨的震动。在火车站,我观察着人到中年的父母,随后看看弟弟年轻的妻子玛塞拉——她对丈夫的安全忧心忡忡,最后看了看他的两个小女儿,弗吉尼亚和朱迪。只有吉姆微笑着说再见,就这样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6)我们等待他的第一封信,那段时间似乎漫长而遥远。信到来时,只是说他在南太平洋,信件经过了审查。妈妈写了一首长诗,其中倾注了无限的祝愿和祈祷,希望把自己衷心的祈求转达给上帝,请他保佑自己的儿子。她把这封信折叠成厚厚的一沓纸,寄给了他。
(7)弟弟于1945年回家,讲述了与这封信有关的一个故事。
(8)在加利福尼亚州海岸边的集训营经过九个星期的艰苦训练,他成功地入选了海军陆战队。随后,他和同伴在旧金山登船,前往“西线战场”。1945年元旦那天,他们到达拉塞尔群岛的一座小岛上,担任第一陆战师的后备队。吉姆被分配到连里的机枪排。到了二月底,他们上了船,海上骇浪滔天,让他们整整一个月里吃尽了苦头。4月1日正值复活节周日,凌晨三点钟就把他们叫醒了,早餐吃了牛排。黎明时分,首轮进攻开始,他排在第十轮攻击,于早晨8点登陆。
(9)大海很平静,一切都很平静。进攻部队没有遇到任何抵抗,连老兵都不能理解。日本人都在哪里呢?他们为何没有开火?
(10)除了鸟儿的鸣唱、山羊在咩咩地叫,再也没有别的动静了,到处呈现出一片祥和景象。吉姆觉得,就像在历史上第一个复活节那天,人们走向耶稣复活后留下的空荡荡的坟墓。
(11)他们只知道在冲绳岛的另一头,另一个海军陆战师和一个陆军师遇到激烈抗击。可是吉姆和连队一路急进,直接到了汇合区域,接受了命令。他们所到之处,还是平安无事。三十天里,他们实施了短暂的侦查巡逻——把平民集中起来,捕捉小股敌军巡逻队,查看洞穴和坟墓。除了有少数狙击手的袭击,几乎没有遭遇其它狙击。
(12)时光流逝,吉姆跟伙伴们提高警惕等待着。他思念着家人,渴望回家。睡眠难以保证,一半的时间都用于警戒,一个小时休息,一个小时放哨。
(13)到了5月4日,天气多云,清冷而潮湿。他们连队动身穿过山谷,肩并肩地展开搜索。忽然,似乎整个冲绳岛都复活了!宁静的乡村变成了地狱和火海!步枪、迫击炮、机关枪——敌军所有的火力,都对准这支进入山谷的连队开火了。
(14)开始下起了蒙蒙细雨,地面很是寒冷,让人不堪忍受。夜晚到来了,大家都担心敌军趁着黑夜进行偷袭。传来命令,让四分之一的人负责警戒,大家半个小时放哨,半个小时休息。
(15)散兵坑里很快浸满了泥水,吉姆躲在里面,尽量盖好自己的雨披,沉沉入睡。不知过了多久,他忽然被惊醒,觉得是有人黑灯瞎火地绊倒在自己的身上。他正要跟这个家伙说清楚他干的蠢事,告诉他应该怎么走,却感到敌人的刺刀顶在自己的胸口上。
(16)那个日本兵不住手地往下扎。他为什么不扣动扳机呢?吉姆不得而知。他躲不开扎在胸口的刺刀,本能地抓住步枪用力往外推,同时把对方打倒在地,随之猛地从胸口拔出刺刀,扑到他身上,开始徒手搏斗。很快,他又感到背后一阵刺痛,跌倒在防线后的小土坎上。另一个敌兵从背后扎了他一刺刀,切开一道六英寸长、半英寸深的伤口。幸好他跳开了!他回头去看,却听到了欢快的枪声,班长的冲锋枪撂倒了两个攻击他的日本兵。
(17)平生头一次遇到贴身肉搏,吉姆却大难不死,乘飞机回到美国,住进华盛顿州的医院。
给他治伤的外科医生惊奇不已。“你应该死呀,基尔比!刺刀扎在了你心脏的位置。我不明白,什么能救你呢?”
(18)吉姆                                                                    
(19)医生做出诊断:左胸部和臀部受刺刀伤。胸部伤口3英寸深,没有并发症。吉姆住了六个月的医院,恢复了元气。在关岛获得紫心勋章。
(20)我的弟弟许多年后去世,享年56岁。
文章的(1)—(5)段写了什么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请根据上下文,仔细研读第(4)段,说说这时“我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阅读故事,离不开想象。请你想象一下,吉姆对外科医生说了什么,把他说的内容写下来,补充到第(18)段的空白处。
“除了鸟儿的鸣唱、山羊在咩咩地叫,再也没有别的动静了,到处呈现出一片祥和景象。”第(10)段这一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来源:2014届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按要求作文。
请以“习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600字以上。
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来源:2014届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