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新邵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寂寥(liáo)嘈杂(cáo)工尺(chě)伶仃(líng) |
B.瑟缩(sè)妯娌(zhóu)荤菜(hūn)无垠(yín) |
C.酝酿(liàng)黄晕(yùn)澄清(chén)山麓(lù) |
D.隧道(suì)山岚(lán)穹隆(qióng)濡湿(rú) |
选出下列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慰勉毛胚预兆崭露头角 |
B.周济班驳落漠寥寥无几 |
C.嘲讽惜别裁缝望洋兴叹 |
D.椰榆挺拔蹒跚名正言顺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屋子里放着各式各样的鲁迅过去所使用过的东西和书籍。 |
B.书,该读而未读,对读书人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
C.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和练笔,使我的作文水平提高很快。 |
D.为了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县法制部门近期对全县中小学生进行了一次法律常识竞赛。 |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家餐馆师傅的厨艺很高,做出的美味真是脍炙人口。 |
B.这件事以后,母亲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比以前更加强烈了。 |
C.张家界优美的自然风光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
D.省剧院的文艺工作者们一路风尘仆仆,昼奔夜宿,希望能早一天赶到老区。 |
下列句子中没有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夏天,母亲就如同一尊雕像,执着地守候在一个大大的冰棍箱旁。 |
B.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
C.这好像是因为顾客太少,他坐在门口拉这曲胡琴来代替收音机作广告的。 |
D.她总是领了京京去摘桑果吃。她会爬树,双手一扯一扯,爬得飞快,跟猴子似的。 |
下列描写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心理描写) |
B.京京垂下头。他多么喜欢这个故事啊!他真想念一段,哪怕是几行字的那么一小段呢!(神态、动作、心理描写) |
C.茶越冲越淡,雨越落越大。(动作描写) |
D.“没有什么,我要调动工作。”他平静地说。(语言描写) |
文学常识连接无误的一项是
A.《风筝》——鲁迅——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政治家 |
B.《卖油翁》——欧阳修——唐代政治家、文学家 |
C.《世说新语》——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 |
D.《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刘禹锡——唐代著名诗人 |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智擒红孩儿”“赌胜车迟国”“智调芭蕉扇”都是《西游记》中的故事。 |
B.汉字的基本笔画有五种:一(横)、丨(竖)、丿(撇)、丶(点)、乙(折)。 |
C.“氧、漂、界、休、森”都是形声字。 |
D.我想了一下又问:“温暖的阳光照在我的身上,射向四面八方,这是‵爱′吗?” (这句话标点使用正确) |
按要求填写古代诗文:
《登飞来峰》中表达诗人踌躇满志的情怀并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_________, _________。”
王维的《杂诗》中表现了一个久住他乡异地的人,一旦见到自己家里的亲友,欲知家乡情事分外热烈、急切的心情的诗句是“ , __。”
写出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表明知己朋友虽远在天边,却如同近在眼前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 ________。”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四十而不惑,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体会下面一段师生的对话,回答问题:
老师催促学生交作业,他扬了扬手上的作业本,问:“都交齐了吗?不会有漏网之鱼吧?”有位学生怯怯地说:“老师,那条鱼明天自投罗网可以吗?”
1老师话中的意思是什么?
2学生的话是什么意思?
根据你的名著阅读积累,仿照推选委员会对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杨善洲的评价,给你喜爱的名著中的某位人物写几句点评。
示例: 杨善洲: 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60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我喜欢的名著人物:
我的点评:
阅读(完成后面的题目,共13分)
利 息
某校某年级某班一差生在期中考试时,语文只得了59分。差生十分着急,怕回家屁股又要受罪。
怎么办呢?差生急中生智,想了一个办法。他找到语文老师:“老师,请给我的作文加1分吧,就1分,求您了!”
老师思忖了大约有一分钟,说:“我可以把你的成绩改为60分。”差生一听,高兴极了,但老师接着说:“不过,你可要想好,加的1分是老师借给你的。东西不能白借,要还利息的,借1分还10分,期终考试,我会从你的考分中扣下10分,你愿意吗?”差生迟疑了一下,终于答应了。
期终考试,差生语文得81分,老师扣下10分,净剩71分。
想想看,即使世界上所有的高利贷者,又有哪一个能和、敢和我们的这位老师比胆略、比效益呢?
写出“思忖”这个词的一个近义词。答:。
本文写了两个人物: 和 ,还暗写了另一个人物,从文中“ ”这个句子可以看出。
写出差生思想感情变化的脉络(用文中的词语来回答)。
答: → →
发挥联想,把老师“思忖”时和差生“迟疑”时的心理活动加以描绘。
答:老师想:
差生想:
文章作者对老师的做法持怎样的态度,你是怎样知道的?
答:
阅读(完成后面的题目,13分)
头顶有把伞
⑴窗外哗啦啦地下起了雨,雨滴不住地敲打着玻璃窗户,溅起片片零乱的水花。陈小雨觉得雨滴不像是打在玻璃上,倒像是滴落在自己的心里。望着外面的大雨,陈小雨再也静不下心来听课了,她看了一眼手表,还有10分钟就放学了。正好这时老师的课也讲完了,她便托着下巴,听着杂乱的雨声,胡思乱想起来。
⑵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逢下雨天,陈小雨的心情就十分糟糕。不为别的,就因为别的同学有父母送伞,而自己却没人送伞。每每看到同学撑开父母送来的雨伞时,她就羡慕得要命,紧接着就是一阵莫名的失落。其实,每次下雨前,她都有所准备,包括今天,她的书包里就放着一把折叠的雨伞。可是,她仍然期盼能打着母亲送来的雨伞。
⑶在陈小雨的记忆中,父母从没来学校给她送过伞。记得上小学二年级时,有一次,临近放学,天空下起了瓢泼大雨,许多家长都手持雨伞,焦急地等在学校门口,她以为母亲也一定夹在其中。可是,人群散了,她也没有看到母亲的身影。回到家里,她浑身都淋透了,委屈地哭着质问母亲:“同学的妈妈都来送伞,你怎么不给我送呢?”
⑷母亲听后歉意地说:“宝贝,对不起!妈妈要上班,没有时间,你得学着自己想办法。”从那以后,陈小雨每天都要关注天气预报,如果预报第二天有雨,她就事先放一把折叠伞在书包里。有时,她还会提醒母亲不要忘记带伞。
⑸不知不觉,放学铃声响了起来,陈小雨木然地站起身,到了校门口,她还是忍不住朝人群中望了望,尽管她知道母亲是不可能来给自己送伞的。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了她的眼前。怎么可能呢?她难以置信,使劲地揉了揉眼睛,的确是自己的母亲。她惊喜地朝母亲挥挥手,并喊道:“妈妈,我在这里。”
⑹撑开母亲送来的雨伞,陈小雨觉得是那么激动,那么高兴,那么幸福。这么多年来,母亲是第一次主动给自己送伞,而且还是在自己带了伞的情况下。她问母亲:“今天怎么有空,想起给我送伞呢?”
⑺母亲望着远处,答非所问地说:“怕你失望,怕你难过,更怕你自卑。”
⑻原来母亲是懂自己心的,陈小雨的心里不禁一颤。一直以来,她都觉得母亲不太关心自己,更不理解自己。但当她听到母亲刚才说的话时,才发现一切并非这样。
⑼虽然如此,陈小雨还是不解地问母亲:“小时候,我特别盼望你能给我送伞,可是你总说忙,而现在我长大了,你却把我当成了小孩。”
⑽母亲叹了口气说:“因为小的时候,你不懂得自卑,那时妈妈只想让你学会独立,事事都要靠自己。其实,每次下雨,妈妈都悄悄地躲在不远处,默默地注视着你。哪一位母亲能忍心看着自己的孩子受苦呢?看到你淋雨时,妈妈的心如同被针刺一般,无数次想跑到你的面前,为你遮风挡雨,为你排除一切困难。可是妈妈心里明白,你需要成长。在妈妈的庇护下,你永远也长不大。所以,妈妈才狠下心不给你送伞。”
⑾母亲的声音有些哽咽,顿了顿又接着说:“现在,你长大了,已经养成了独立自主的习惯,而且有了爱的需求。如果妈妈再不出现,你就会在同学面前很没面子,并觉得妈妈不够爱你。其实,在妈妈的心目中,你永远都是最重要的。”
⑿听了母亲的诉说,陈小雨不禁热泪盈眶。她没想到,一件微乎其微的小事,竟包含着母亲这样的良苦用心。
⒀街上的雨,仍然淅淅沥沥地下着,但陈小雨的心里却晴空一片。因为她明白,无论自己走到哪里。无论是雨天还是晴天,她的头顶始终有一把撑开的大伞。
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答:
文章开头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答:
如何理解第⒀段画线句子的含义。
答:
文中的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中实例加以说明。
答:
文言文阅读 (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本文作者______________,是 ______(朝代)文学家。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陈康肃公尧咨善射(擅长) | B.但微颔之(下巴颏) |
C.见其发矢十中八九(放箭) | D.睨之(斜着眼睛看) |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用法或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徐以杓酌油沥之以钱覆其口 |
B.有卖油翁释担而立(油)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
C.尔安敢轻吾射无他,但手熟尔 |
D.康肃笑而遣之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写了陈尧咨射箭的技艺高超。 |
B.第二段写了卖油翁酌油的本领过人。 |
C.本文中陈尧咨自信,卖油翁自大。 |
D.本文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
翻译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