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期中练习卷B
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
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
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
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 |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 )
①F1体细胞中各基因表达的机会相等 ②F1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③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④F2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相等 ⑤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⑥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A.①②⑤⑥ | B.①③④⑥ | C.①②③④⑤ | D.②③④⑤⑥ |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
A.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
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之比接近1∶1 |
C.通过测交试验,孟德尔统计测交子代的两种表现型之比接近1:1 |
D.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
如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问题( )
①鉴定一只显性白羊是否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别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
已知玉米有色子粒对无色子粒是显性。现将一有色子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子粒与无色子粒的比是1︰3,对这种现象的推测不确切的是( )
A.测交后代的有色子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相同 |
B.玉米的有.无色子粒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C.玉米的有.无色子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
D.测交后代的无色子粒的基因型有三种 |
将同种黄色鼠(A)和灰色鼠(a)杂交,已知A和a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有一位遗传学家在实验中发现含显性基因(A)的精子和含显性基因(A)的卵细胞不能结合。如果黄色鼠与黄色鼠(第一代)交配得到第二代,第二代老鼠自由交配一次得到第三代,那么在第三代中黄色鼠的比例是( )
A.1 B.4/9 C.1/2 D.5/9
雌性哺乳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会有一条随机失活(部分基因不表达),从而造成某些性状的异化,玳瑁猫即是典型的例子,其毛色常表现为黄色和黑色(相关基因分别为B.b)随机嵌合。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玳瑁猫一般是雌猫,雄猫很罕见
B.玳瑁猫皮肤不同毛色的区域,毛色基因的表达情况不同
C.玳瑁雌猫的子代雄猫中黄色和黑色两种毛色大约各占一半
D.玳瑁雄猫的产生都是由于初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造成的
在小鼠A基因决定黄色皮毛,R决定黑色皮毛。同时具有A.R基因时表现灰色皮毛,只有a.r基因时表现白色皮毛。现有一只灰色雄鼠和一只黄色雌鼠交配,统计多次交配产下的子代的表现型比例如下:黄色3/8,灰色3/8,黑色1/8,白色1/8。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
A.AaRr♂,Aarr♀ B.AaRr♂,AaRr♀
C.Aarr♂, AaRr♀ D.AaRR♂,Aarr♀
某科学家用15N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32P标记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研究某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已知这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为20h,两种核苷酸被利用的情况如图,图中32P和15N的利用峰值分别表示( )
A.复制.转录 | B.转录.复制 |
C.复制.蛋白质合成 | D.转录.蛋白质合成 |
人体的体细胞内有22对常染色体和两条性染色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男性体内来自祖父的染色体条数最少1条,最多23条 |
B.男性体内来自祖母的染色体条数最少1条,最多23条 |
C.女性体内来自祖父的染色体条数最少0条,最多23条 |
D.女性体内来自祖母的染色体条数最少0条,最多22条 |
正常人的染色体数是46条,下列细胞中,可能找到两个X染色体的是 ( )
①精细胞 ②卵原细胞 ③初级精母细胞
④初级卵母细胞 ⑤次级精母细胞 ⑥次级卵母细胞
A.①③⑤⑥ | B.②④⑥ | C.①③⑤ | D.②④⑤⑥ |
下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动物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动物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只能产生一种生殖细胞 |
B.性腺中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 |
C.能够发生基因重组的是乙 |
D.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
下列现象中,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均有关的是
①人类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
②线粒体DNA突变会导致在培养大菌落酵母菌时出现少数小菌落
③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
④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⑤卵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可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
A.①② | B.①⑤ | C.③④ | D.④⑤ |
下图1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DNA含量的变化;图2表示该果蝇的两对等位基因(Y与y,R与r)的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BC段的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0条或1条Y染色体 |
B.图1中DE段的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8条染色单体 |
C.图2中基因Y与y.R与r的分离可发生在图1中CD段 |
D.图2中基因Y与R.y与r的组合可发生在图1中DE段 |
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突变,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b(见下图)。如以该植株为父本,测交后代中部分表现为红色性状。据此分析,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减数分裂时染色单体 1 或 2 上的基因 b 突变为 B |
B.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 3 与 4 自由分离 |
C.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自由组合 |
D.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
如图是某遗传病的家族遗传系谱图,对系谱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母亲的致病基因只传给儿子不传给女儿 |
B.男女均可患病,人群中男患者多于女患者 |
C.致病基因最可能为显性并且在常染色体上 |
D.致病基因为隐性且家族中每代都有患者 |
雌性火鸡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ZW)。将3只表现正常但产生过患白化病火鸡的雄火鸡与多只正常雌火鸡(无亲缘关系)交配,共得到229只幼禽,其中有55只白化幼禽且均为雌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火鸡白化性状属于显性性状 |
B.控制白化性状的基因位于W染色体上 |
C.表现正常的幼禽基因型相同 |
D.表现白化的幼禽都是纯合子 |
科学家对人类的X.Y两条染色体进行研究发现,两条染色体既有同源区段,又有非同源区段(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性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都没有等位基因 |
B.位于Ⅲ非同源区的致病基因的遗传只与男性有关 |
C.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位于Ⅱ同源区上 |
D.位于Ⅰ区的致病基因的遗传都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 |
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代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1/2
B.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是BbXRXr
C.F1中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16
D.白眼残翅雌果蝇能形成bbXrX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
如果将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2个DNA分子都用15N标记,并只供给精原细胞含14N的原料,该细胞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后再进行减数分裂1次,产生的8个精细胞中,含15N.14N标记的DNA分子的精细胞所占的比例依次为( )
A.50% 100% | B.25% 50% |
C.25% 100% | D.50% 50% |
如图是果蝇细胞减数分裂示意图,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图I表示的细胞有8条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 |
B.①过程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和自由组合 |
C.若a细胞内有5条染色体,一定是过程②出现异常 |
D.图III的a.b.c.d细胞中遗传信息可能互不相同 |
图甲、乙、丙是一些二倍体生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和分裂的相关图示。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正处于有丝分裂的细胞是图①②,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图④⑤ |
B.图丙中(一)→(二),完成了图乙中的CD段的变化 |
C.图甲⑤中存在等位基因Bb,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只能是基因突变 |
D.图甲中的①③可以对应图乙中的BC段和图丙中(二) |
下列叙述不能说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是( )
A.T2噬菌体的DNA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后能指导合成T2噬菌体的外壳蛋白 |
B.外源DNA导入受体细胞后并整合到染色体上,随受体细胞稳定遗传 |
C.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活的R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最终能分离出活的S型菌 |
D.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与霍氏车前草病毒的蛋白质重建而成的新病毒能感染烟草并增殖出完整的烟草花叶病毒 |
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这两个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者都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 |
B.二者的设计思路都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
C.艾弗里的实验设置了对照,赫尔希与蔡斯的实验没有对照 |
D.二者都诱发了DNA突变 |
用32P标记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35S标记其蛋白质,将其加热杀死后与未标记的R活细菌混合并注入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从死亡的小鼠体内提取到的活的S型和R型细菌。下列有关元素分布的分析,最可能的情况是( )
A.部分S型细菌含有32P,不含35S |
B.部分R型细菌含有32P和35S |
C.所有S型细菌都含有32P,不含35S |
D.所有R型细菌都含有35S,不含32P |
下列有关35S标记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细菌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35S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上清液中也不排除有少量的放射性 |
B.要得到35S标记的噬菌体必须将病毒接种在含35S的动物细胞培养基中才能培养出来 |
C.采用搅拌和离心手段,是为了把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
D.在该实验中,若改用32P.35S分别标记细菌中的核苷酸和氨基酸,那么噬菌体连续复制4次,则子代病毒100%含32P和35S |
下图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部分所对应的结构最接近的是( )
A.①和② | B.②和③ | C.③和④ | D.①和④ |
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A.32.9% 17.1% | B.17.1% 32.9% |
C.18.7% 31.3% | D.31.3% 18.7% |
关于如图DNA分子片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DNA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
B.②处的碱基缺失不会导致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C.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75%
D.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A+T)/(G+C)的比例及其排列顺序上
某双链DNA分子中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分子( )
A.四种含氮碱基A:T:G:C=3:3:7:7 |
B.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 |
C.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 |
D.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 |
某DNA分子中含有1000个碱基对(P元素只含32P)。若将DNA分子放在只含31P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让其复制3次,则子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比原来( )
A.增加250 | B.减少250 | C.增加1750 | D.减少1750 |
真核细胞某生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酶2可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
B.a链和b链的方向相反,a链与c链的碱基序列相同 |
C.该图表示DNA半保留复制过程,遗传信息传递方向是DNA→RNA |
D.c链和d链中G+C所占比例相等,该比值越大DNA热稳定性越强 |
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都被标记 |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个单体被标记 |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有一条染色单体被标记 |
D.每条染色体的两个单体都不被标记 |
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
C.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都是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l个或2个DNA分子
如图为蛋白质合成过程的示意图,表中为部分氨基酸对应的密码子,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中a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需DNA聚合酶的催化 |
B.③由蛋白质和tRNA组成,其形成与核仁有关 |
C.④的形成方式是脱水缩合,脱去的水中的氧只来自羧基 |
D.根据表中信息所示⑤上携带的氨基酸是赖氨酸 |
下列数据是人体部分器官中所表达基因的估计数目,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器官或细胞 |
眼 |
唾液腺 |
皮肤 |
甲状腺 |
血细胞 |
心脏 |
所表达基因 的估计数目 |
1932 |
186 |
3043 |
2381 |
23505 |
9400 |
A.人体各器官表达的基因数目有差异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形成的
B.血细胞所表达的基因数目最多说明其遗传物质相对含量较高
C.人体各器官表达的基因数目有差异说明细胞中所含蛋白质有差异
D.不同功能的细胞表达的基因不相同,这与细胞具有不同功能相适应
图甲为基因表达过程,图乙为中心法则,①~⑤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为染色体DNA上的基因表达过程,需要多种酶参与 |
B.红霉素影响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故影响基因的转录过程 |
C.图甲所示过程为图乙中的①②③过程 |
D.图乙中涉及碱基A与U配对的过程为②③④⑤ |
在某种安哥拉兔中,长毛(由基因HL控制)与短毛(由基因HS控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某生物育种基地利用纯种安哥拉兔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产生了大量的F1与F2个体,统计结果如下表,请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判断( )
A.控制安哥拉兔长毛.短毛的等位基因(HL.HS)位于X染色体上 |
B.F1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HLHS和HLHS(或HSHL和HSHL) |
C.F2中短毛雌兔的基因型及比例为HLHS∶HSHS=1∶2 |
D.F2中短毛雄兔的基因型HLHS.HSHS |
某研究小组按照孟德尔杂交实验的程序,做了如下两组实验:
第一组:用纯种的灰身果蝇(B)与黑身果蝇(b)杂交,得到F1代,让F1代自由交配后,将F2代中的所有黑身果蝇除去,使F2代中的所有灰身果蝇再自由交配,产生F3代。
第二组:用纯种的高茎豌豆(D)与矮茎豌豆(d)杂交,得到F1代,让F1代自交后,将F2代中的所有矮茎豌豆除去,使F2代中的所有高茎豌豆再自交,产生F3代。
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组实验中F2代中黑身果蝇所占的比例是 ;第二组实验中,F2代的显性性状中,杂合体的高茎豌豆所占的比例是 。
(2)第一组实验中F3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 ;第二组实验中F3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 。
(3)写出第二组实验P代到F代的遗传图解:
如图所示,甲.乙.丙为某动物体内三个细胞的核DNA含量变化情况。据图回答:
(1)甲.乙.丙三图所代表的细胞发生的过程是甲 ;乙 ;丙 。
(2)甲图d→e和乙图d→e的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变化的不同点在于:甲 ,乙 。
(3)就丙图而言,b→c的变化是由于 ,h→i的变化是由于 。
(4)下列细胞所处的时期分别是:甲图中的b→c是 ;乙图中的c→e是 。
(5)与甲图中的c→d相比,乙图中的c→d段细胞分裂的显著特点是 。
人类Y染色体上有编码睾丸决定因子的基因,即SRY基因。该基因可引导原始性腺细胞发育成睾丸而不是卵巢,该基因能编码204个氨基酸的多肽。如图为甲.乙.丙.丁一家四口的性染色体组成情况, B.b表示控制色盲性状的等位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SRY基因至少含有 个脱氧核苷酸(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2)有一性染色体为XY,但其却为女性,依据题干信息,其原因可能是 。
(3)丁产生的原因是 (填甲或乙)产生了异常的生殖细胞。
(4)丙的性别趋向为 (填男性或女性),为什么? 。丙的SRY基因最终来自 (填甲或乙)的 (填X或Y)染色体。
(5)若甲.乙没有白化病,他们的双亲也没有白化病,他们都有一个患白化病的弟弟,则他们再生一个既患白化又患色盲的小孩的概率是 。他们生的女孩中正常的概率为 。(减数分裂正常,均无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
如图为细胞基因表达的过程,据图回答:
(1)能够将遗传信息从细胞核传递至细胞质的是_________(填数字),进行a过程所需的酶有_______________。
(2)图中含有五碳糖的物质有_________ (填标号);图中⑤所运载的氨基酸是_________。(密码子:AUG—甲硫氨酸.GCU—丙氨酸.AAG—赖氨酸.UUC—苯丙氨酸)
(3)一对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夫妇,生了一个正常的儿子,该儿子与一个父亲正常的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女性结婚,婚后所生儿子中正常的概率为_________。
(4)研究者用某一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离体培养的细胞,得到结果如下表:
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 |
处理前 |
处理后 |
DNA﹕RNA﹕蛋白质 |
1﹕3.1﹕11 |
1﹕5.4﹕21.7 |
据此分析,此药物作用于细胞的分子机制是:通过_________促进基因的表达。
(5)某植物的花色受两对基因(自由组合)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此外,a基因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由图可知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l,则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