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河南]2013-201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A)

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并使溶液中的c(H)>c(OH)的措施是

A.向水中通入SO2 B.将水加热煮沸
C.向纯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 D.向水中加入NaCl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向Na2CO3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变红色 B.实验室保存硫酸亚铁溶液时加入少量铁粉
C.加热FeCl3溶液颜色会变深 D.KAl(SO4)2·12 H2O可用于净水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升高温度,下列数据不一定增大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 B.KNO3的溶解度S
C.化学平衡常数K D.水的离子积常数Kw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蒸馏水湿润的pH试纸测量某溶液的pH=10
B.用10 mL量筒量取0.50 mol·L-1H2SO4溶液5.50 mL
C.向铁钉上镀铜时,铁钉连接直流电源的正极
D.盛装Na2CO3溶液的试剂瓶要使用胶塞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的电离过程为:H2OH++OH-,在不同温度下其平衡常数为Kw(25 ℃)=1.0×10-14,Kw(35 ℃)=2.1×10-14。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H+)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 B.在35℃时,c(H+)>c(OH-)
C.蒸馏水中通HCl, Kw增大 D.水的电离为吸热过程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沉淀溶解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A.Ksp(AB2)小于Ksp(CD),则AB2的溶解度小于CD的溶解度
B.在氯化银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蒸馏水,氯化银的Ksp增大
C.在氯化银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碘化钠固体,氯化银沉淀可转化为碘化银沉淀
D.在碳酸钙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稀盐酸,溶解平衡不移动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加压或升温都能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SO2(g)+NO2(g) SO3(g)+NO(g) ΔH<0
B.C(s)+CO2(g) 2CO(g)ΔH>0
C.4NH3(g)+5O2(g) 4NO(g)+6H2O(g)ΔH<0
D.H2S(g) H2(g)+S(s)ΔH>0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I2(g)+ H2(g)2HI(g) ΔH=-9.48 kJ/mol
(2)I2(s)+ H2(g)2HI(g)  ΔH=+26.48 kJ/mo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54 g I2(g)中通入2 gH2(g),反应放热9.48 kJ
B.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
C.反应(2)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1)的反应物总能量低
D.反应(1)的产物比反应(2)的产物稳定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下列物质:①H2SO4、②CO2、 ③NaOH、④BaSO4、 ⑤NH3、⑥SO2、 ⑦NH3·H2O
⑧C2H5OH、⑨Cu、⑩氯化钠溶液,按要求分类不正确的是

A.弱电解质:④、⑦ B.电解质:①、③、④、⑦
C.非电解质:②、⑤、⑥、⑧ D.强电解质:①、③、④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符合按pH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

A.Na2CO3 NaHCO3 NaCl NH4Cl B.Na2CO3 NaHCO3 NH4Cl NaCl
C.(NH4)2SO4 NH4Cl NaNO3 Na2S D.NH4Cl (NH4)2SO4 Na2S NaNO3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指定的条件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的溶液中:Fe3+、K+、NO3、Cl
B.pH=13的溶液中:NH4+、Na+、SO42、Cl
C.含有大量Ba2+ 的溶液中:NH4+、Na+、Cl、H+
D.c(H+)=0.1 mol·L1的溶液中:K+、I、Cl、NO3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惰性电极分别电解下列各物质的水溶液一段时间后,向剩余溶液中加入适量水能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浓度的是

A.CuSO4 B.Na2SO4 C.CuCl2 D.NaCl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反应CO(g)+NO2(g) CO2(g)+NO(g)    ΔH<0,在温度t1时达到平衡,c1(CO)=c1(NO2)=1.0 mol·L-1,其平衡常数为K1。其他条件不变,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至t2时,反应物的平衡浓度分别为c2(CO)和c2(NO2),平衡常数为K2,则

A.若增大CO浓度,K2和K1都增大 B.K2>K1
C.c2(CO)=c2(NO2) D.c1(CO)>c2(CO)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a为负极,b为正极 B.a为阳极,b为阴极
C.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 D.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增加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反应:  2SO2+O2 2SO3,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容器
温度
SO2(mol)
O2(mol)
催化剂

500℃
10
5
-

500℃
10
5
V2O5

450℃
8
5
-

500℃
8
5
-

 
A.乙>甲>丁>丙    B.乙>甲>丙>丁   C.甲>乙=丁>丙   D.乙>甲>丙=丁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由化学能转化的热能或电能仍然是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根据下图所示的装置,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中Cu极为阳极
B.当铜片的质量变化了12.8 g时,a极上消耗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
C.该装置中b极的电极反应式是:H2+2OH-2e= 2H2O
D.该装置中a极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质的量浓度都为0.1 mol·L-1的CH3COOH与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下列关系式不正确的是

A.c(Na+)>c(CH3COO)>c(H+)>c(OH)
B.c(Na+)+c(H+)=c(OH)+c(CH3COO)
C.c(OH)=c(H+)+ c(CH3COOH)
D.c(CH3COOH)+ c(CH3COO)= c(Na+)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反应热数据的大小判断不同反应反应速率的快慢
B.用pH数据推测相同浓度的不同强酸弱碱盐在水溶液中水解程度的大小
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D.用平衡常数的大小判断化学反应可能进行的程度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下列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①中,盐桥中的K移向CuSO4溶液
B.装置①中,Zn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C.装置②中的Fe发生析氢腐蚀
D.装置②中电子由Fe流向石墨,然后再经溶液流向Fe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25 ℃时pH=2的HA溶液与pH=12的MOH溶液任意比混合:c(H+) + c(M+) = c(OH-) + c(A-)
B.pH相等的CH3COONa、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c(NaOH) < c(CH3COONa) < c(Na2CO3)
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c(CH3COO-) + c(OH-) = c(H+) + c(CH3COOH)
D.0.1 mol·L-1的NaHA溶液,其pH=4: c(HA-) > c(H+) > c(H2A) > c(A2-)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生用0.100 mol·L-1的K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移取20 mL待测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2~3滴酚酞;
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使尖嘴处充满溶液;
D.取标准K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刻度“0”以上2~3 cm处;

E.调节液面至“0”或“0”以下刻度,记下读数;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KOH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就此实验完成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B步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A步骤操作之前,若先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则滴定结果________(填“偏
高“、“偏低”或“不变”)。
(4)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食盐为原料进行生产并综合利用的某些过程如下图所示。

(1)除去粗盐中的Ca2+、Mg2+和SO42-离子,加入下列沉淀剂的顺序是(填序号)_____。
A.Na2CO3          B.NaOH          C.BaCl2
(2)将滤液的pH调至酸性除去的离子是________。
(3)下图表示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装置,X、Y是石墨棒。实验开始时,在两边同时各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请回答以下问题: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电解NaCl溶液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4)若向分离出NaHCO3晶体后的母液中加入过量生石灰,则可获得一种可以循环使用的气体,其化学式是________。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工业上制备BaCl2的工艺流程图如图:

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对工业过程进行模拟实验。查资
料得:
BaSO4(s) + 4C(s)4CO(g) + BaS(s)  ΔH1 = +571.2 kJ·mol-1  ①
BaSO4(s) + 2C(s)2CO2(g) + BaS(s)  ΔH2= +226.2 kJ·mol-1  ②
(1)①制备BaCl2的工艺流程图中气体A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得到硫化钠。Na2S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常温下,相同浓度的Na2S和NaHS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Na2S溶液的pH比NaHS溶液pH小
B.两溶液中含有的离子种类不同
C.两溶液中滴入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产生气体速率相等
D.两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c(S2-)都增大

E.NaHS溶液中:c(Na+) >c(HS-) >c(OH-) >c (H+)
(2)向BaCl2溶液中加入AgNO3和KBr,当两种沉淀共存时,=       。 【已知:Ksp(AgBr)=5.4×10-13,Ksp(AgCl)=2.0×10-10
(3)反应C(s) + CO2(g)2CO(g)的ΔH =                     
(4)实际生产中必须加入过量的炭,同时还要通入空气,其目的是:              (只要求答一条)。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B、C三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电离出的离子如下表所示:

阳离子
Ag+   Na+
阴离子
NO3-  SO42-   Cl-

 
下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足量的A、 B、 C三种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了27g。常温下各烧杯中溶液的pH与电解时间(t)的关系如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M为电源的         极(填“正”或“负”),甲电解质为       (填化学式)。
(2)写出丙烧杯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有人设想用图一所示原电池为直流电源完成上述电解。则锌电极相当于直流电源的          (填“M”或“N”)极。

(4)有人设想用图二所示装置做直流电源,不仅可以完成电解也能将气体SO2转化
为重要化工原料。该设想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碳、氮和铝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
(1)真空碳热还原—氯化法可实现由铝矿制备金属铝,其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2Al2O3(s)+2AlCl3(g)+6C(s) = 6AlCl(g)+6CO(g)    ΔH=a kJ·mol-1
②3AlCl(g) = 2Al(l)+AlCl3(g)  ΔH=b kJ·mol-1
反应:Al2O3(s)+3C(s)=2Al(l)+3CO(g)的ΔH =     kJ·mol-1 (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2)用活性炭还原法可以处理氮氧化物。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发生反应C(s)+2NO(g)  N2(g)+CO2(g) ΔH ="Q" kJ·mol-1。在T1℃时,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时间/min
浓度/mol/L
0
10
20
30
40
50
NO
1.00
0.68
0.50
0.50
0.60
0.60
N2
0
0.16
0.25
0.25
0.30
0.30
CO2
0
0.16
0.25
0.25
0.30
0.30

 
①0~10 min内,NO的平均反应速率v(NO)=              ,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②30 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填字母编号)。
A.通入一定量的NO            B.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
C.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D.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
③在恒容条件下,能判断该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填选项编号)。
A.单位时间内生成2 n mol NO(g)的同时消耗n mol CO2(g)   
B.反应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改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
D 反应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改变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