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湖北]2014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早期国家制度受家族血缘关系的影响并不明显
B.从春秋时期开始,中国出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C.秦汉时期,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官僚体制并未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D.唐宋明以来,行政机构的设置与管理制度的调整都体现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来源:2014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广为流行,其中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最为著名,这些学派的思想

A.都要求结束分裂割据,建立统一国家
B.都强调尊卑等级关系,建立有序的社会秩序
C.都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
D.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来源:2014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亚里士多德说“不能认为每一位公民属于他自己,而要认为所有公民都属于城邦”。这充分说明希腊

A.珍视个人自由,不屈从于权威
B.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把城邦利益看得至高无上
C.重视参政素质的培养
D.善于从事政治活动,追求智慧与平等
来源:2014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到18世纪中叶,《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相继颁布,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使英国在本质上逐渐实现了向现代民主国家的转变。这主要是因为英国

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议员是由选举产生的
C.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统治大权 D.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来源:2014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哪一主张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
C.“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
D.“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来源:2014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1851年建立“太平天国”,自称“天王”,1852年发布了《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并提出“物物归上主”。但是,“上帝”、“上主”、“天”都不能挽救太平天国的命运,这主要是因为

A.太平天国运动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B.太平天国领导者没有践行《天朝田亩制度》
C.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来源:2014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戊戌变法时开办了《女学报》,成立了“北平师范女学堂”,这表明

A.当时中国已经实现了男女平等
B.维新派重视提高妇女的政治地位
C.维新派发动妇女参与维新变法政治运动
D.变法冲破君主和伦常的网罗,同封建束傅彻底决裂
来源:2014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6年斯大林在《论中国革命的前途》中指出“在中国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也是中国革命的优点之一”;1938年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指出“(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上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这里斯大林和毛泽东强调的是

A.武装斗争是解决民族独立的唯一途径
B.中国共产党可以通过合法斗争进入起义和战争
C.中国革命只能靠武装斗争解决问题
D.中国国情决定中国革命必须组织革命统一战线
来源:2014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学者威廉·卡赖在《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中说“到1929年,美国……工业利润之高越出常轨,联邦税收政策偏袒富人。这种情形,也加深了分配不均的程度,致使1929年国民在收入的26%落到5%的人的手中。这些国内的失调,至少在证券市场崩溃两年之前,就开始损害经济制度的健康。”由此可知,威廉·卡赖从哪一方面揭示美国经济大危机的原因

A.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结合,推行自由放任政策助长资本为所欲为
B.垄断资本破坏市场规则,经济正常运行受阻
C.贫富悬殊加大,阶级对立日益尖锐
D.狂热的股票投机导致股市崩溃,金融体系瓦解
来源:2014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1949年至20世纪60年代,联邦德国比欧洲其他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相对安定,其重要原因是

A.联邦德国的公民享受一整套社会保障
B.受战争的截伤太重,民众反省意识强
C.受新经济自由主义影响,私有化浪潮迅速
D.强调市场竞争,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使经济快速增长
来源:2014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是古代中国不同时期的行政区划图。符合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发展进程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②④③① B.④②①③ C.②④①③ D.④②③①
来源:2014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和邓小平实行的改革开放,其实质是相同的。这里所说的相同实质是指

A.实行改革,发展资本主义
B.从产品交换发展到商品交换
C.把商品经济关系引入到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
D.利用政治力量从计划经济退却到多种经济形式并存
来源:2014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平原从西经100度经线以西延伸到落基山脉以东。该地区干燥的气候和较少的年平均降雨量制约了种植业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同盟国封锁了黑海出海口,切断了沙皇俄国补给西欧的小麦运输线,美国便担负起为协约国供给粮食的任务。战争给大平原农场主们提供了市场,巨大的需求促使联邦政府和农场主轻率地在半干旱地区大规模地发展种植业。联邦政府鼓励农场主生产,对生态破坏情况熟视无睹。在此背景下,农业生产迅速扩张,土地能否耕种的生态属性被置之不理,生产成了压倒一切的主题,战争对农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战争需求促进了大平原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兴起,拖拉机开始大规模地进入大平原的农业生产,拖拉机不仅代表着一种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也代表着一种生态文化观念,它的使用影响了农场主的心态。农场主大规模地使用拖拉机,并未激起他们对土地的怜悯之情,机器切断了草根,也斩断了人与土地之间有可能发起展来的情感联系,土地被无情的转化成牟利的资本,农场主得以利用最先进的生产技术从事最野蛮的破坏资源的活动。一战结束后,南部大平原的农业生产变得特别依赖国际市场。随后,欧洲开始恢复生产力,小麦价格下跌,农场主的经济状况恶化,农场主最终面对不利的市场环境采取了新策略,即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进一步推广农业生产机械化,这实际上即使大平原的农业生产陷入了恶性循环:使用的机器越多,就越需要开垦更多的土地来维持机器的运行,结果使更多的草地受到破坏。
——摘编自唐纳德·沃斯特《尘暴:1930年代美国南部大平原》和道格拉斯·赫特《沙尘暴:一部农业的和社会的历史》
材料二  1930年美国大平原地区爆发了沙尘暴,这场持续了近10年之久的生态灾难导致了大平原尘暴区(Dust Bowl)的出现。大平原尘暴核心区包括“堪萨斯西部的三分之一,科罗拉多的东南部,俄克拉何马的锅把尔区,得克萨斯锅把尔区北部的三分之二,以及新墨西歌的东北部”。在这些地区,沙尘暴刮走农作物和土壤,呛死牲畜,甚至危害民众的身体健康。恶劣的生存环境迫使有些农场主沿着美国第66号公路涌向加利福尼亚。这些为寻求出路而历尽坎坷的生态难民就是文学名著《愤怒的葡萄》中流民的原型。
——摘编自约翰·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争如何具体地影响大平原农业的发展,从而为20世纪30年代美国尘暴区的形成创造条件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沙尘暴带来的危害及启示。

来源:2014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图片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1中国古代的塑像——秦兵马俑           图2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和雕塑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秦代和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风格不同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来源:2014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色,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以日本明治之敢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时,若名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日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日本之强,效原于此。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并上书说,英国的政治制度只符合英国的需要,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日本在制宪法工作中定下的基调是:“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向国会负责的内阁。”
——摘编自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
(1)据材料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帝“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的理由(不可照抄原文),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的实质及其局限性。

来源:2014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凡国而未经过民族主义之阶段者,不得谓之为国。”“合群云者,合多数之独而成群也。以物竞天择之公理衡之,则其合群之力愈坚而大者,愈能占优胜权于世界上,此稍学哲理者所能知也。吾中国谓之为无群乎?彼固庞然四百兆人,经数千年聚族而居者也。”
——《梁启超选集》
梁启超反对提倡“排满复仇论”,主张合满汉各民族为一大中华民族,以相对于世界其他现代民族国家。他提出“吾中国言民族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小民族主义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诸族是也。”
——《觉醒与迷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研究》
材料二 在吸纳世界近代民族国家的思想后,孙中山于1919年提出了融合国内各族而成一中华民族的思想:“夫汉族光复,满清倾覆,不过只达到民族主义之一消极目的而已,从此当努力猛进,以达民族主义之积极目的也。即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于诚,合为一炉而冶之,以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如果以1919年为分界线,那么孙中山的民族革命的目标发生了一大转化。孙中山一生奋斗的目标是“使中国成为一个统一、完整的国家。”但统一国家内民族融合与相互认同又是其存在的前提,其思想基础就是一种新的中华民族的共和精神。他说:“中国的人只有家族和宗族的团体,没有民族精神,所以虽有四万万人结合成一个中国,实在是一片散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们的地位在此时最为危险。如果再不留心提倡民族主义,结合四万万人成一个坚固的民族,中国便有亡国灭种之忧。我们要挽救这种危亡,便要提倡民族主义,用民族精神来救国。”
(1)依据材料一、二,比较梁启超和孙中山在民族主义问题上的异同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在1919年发生“转化”的原因。

来源:2014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朝鲜战争历时三年,在板门店走到了尽头。战争结局是平分秋色,敌对双方彼此坐下来停战言和,战争终点基本上是战争的起点。这种结局的本质涵义是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继续维持雅尔塔模式的僵持局面,朝鲜民族以战争方式完成统一、突破雅尔塔格局的尝试在雅尔塔模式始作俑者的介入干预下遭受了挫折。同样,雅尔塔争雄角逐的两个超级大国政治家们企图突破对方缓冲区的尝试在经历了一番较量之后也完成了一个否定之否定过程。
材料二 读下图

(1)概括材料一中关于朝鲜战争的观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朝鲜战争对当时各主要交战国和当今朝鲜半岛局势的影响。

来源:2014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唐甄生活在明末清初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时期,国内正在逐渐的形成市场经济的气候,新型的人文主义思想,也在潜移默化的形成,唐甄成为经世致用之学的积极倡导者。他认为,在自秦以来的封建专制制度的社会中,至高无上的封建君主,不仅是掠夺天下人财富的最大盗贼,而且是惨杀天下人生命的罪恶凶手。他说:“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杀一人而取其匹布斗粟,犹谓之贼;杀天下之人而尽其布粟之富,而反不谓之贼乎?”(《潜书·室语》)唐甄明确而尖锐地指出,封建君主至尊权势的取得和专制极权的统治,是建立在杀天下之人、掠天下之财的残暴野蛮行为上的。窃国屠民的残暴无道的封建君主,是导致国家动乱、民众涂炭的根源,“君之无道也多矣,民之不乐其生也久矣,民之不乐其生,源于君之无道。”(《潜书·鲜君》)。唐甄指出,遍布四海的贪官污吏,不仅不去推行贤明君主的善政,而且日夜猎取天下民众的财富。“虽田园荒芜,庐舍倾倒,而不一顾也;虽父兄冻饿,子弟死亡,而莫之恤也。”(《潜书·扼政》)唐甄认为:“天下难治,人皆以为民难治也,不知难治者,非民也,官也。”(《潜书·扼政》)唐甄深刻地认识到,无道君主的专制统治,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敛,导致了国家社会的动乱和四海民众的穷困,然其最终根源,则在于自秦以来的封建君主专制的社会制度。唐甄彻底否定了君权神授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抑君之尊的政治主张。他提出,“天子之尊,非天地大神也,皆人也。”(《潜书·抑尊》)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唐甄猛烈批判君权和官吏腐败行为的背景。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唐甄批判君权和官吏腐败行为的历史作用和影响。

来源:2014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