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安徽]2013-2014学年安徽省宿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B.由C(金刚石)→C(石墨)ΔH=" -1.9KJ/mol"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 ΔH=+285.8KJ/mol
D.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 —53.7KJ/mol" ,若将含0.5 molH2SO4的浓溶液与含1 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3.7KJ
来源:2013-2014学年安徽省宿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金属C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D>C>A>B        B.D>A>B>C
C.D>B>A>C        D.B>A>D>C

来源:2013-2014学年安徽省宿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蓄电池在充电时作电解池,放电时作原电池。铅蓄电池上有两个接线柱,一个接线柱旁标有“+”,另一个接线柱旁标有“—”。关于标有“+”的接线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负极
B.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正极
C.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负极
D.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正极
来源:2013-2014学年安徽省宿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定条件下,对于A2(g)+3B2(g)2AB3(g)反应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2)=0.8 mol·L-1·s-1 B.v(A2)=30 mol·L-1·min-1
C.v(AB3)=1.0 mol·L-1·s-1 D.v(B2)=1.2 mol·L-1·s-1
来源:2013-2014学年安徽省宿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 4 mol A 气体和 2 mol B 气体在 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 2 s(秒)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6 mol·L-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 用物质 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L-1·S-1
② 用物质 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6 mol·L-1·S-1
③ 2 s 时物质 A 的转化率为70%
④ 2 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 0.7 mol·L-1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来源:2013-2014学年安徽省宿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t1时升高了温度 B.t2时使用了催化剂
C.t3时增大了压强 D.t4时降低了温度
来源:2013-2014学年安徽省宿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反应N2+3H22NH3刚开始时,N2的浓度为3 mol/L,H2的浓度为5 mol/L,3 min后测得NH3浓度为0.6 mol/L,则此时间内,下列反应速率表示正确的是     

A.v(NH3)="0.2" mol/(L·s) B.v(N2)="1.0" mol/(L·min)
C.v(H2)="1.67" mol/(L·min) D.v(H2)="0.3" mol/(L·min)
来源:2013-2014学年安徽省宿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c(H)=c(OH)=10-6 mol·L-1的溶液
B.pH=7的溶液
C.使石蕊试液呈紫色的溶液
D.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
来源:2013-2014学年安徽省宿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电解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电离都是吸热过程
C.强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D.强电解质在水中一定能全部溶解
来源:2013-2014学年安徽省宿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电离平衡常数(K)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离平衡常数(K)越小,表示弱电解质电离能力越弱
B.电离平衡常数(K)与温度无关
C.不同浓度的同一弱电解质,其电离平衡常数(K)不同
D.多元弱酸各步电离平衡常数相互关系为:K1<K2<K3
来源:2013-2014学年安徽省宿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草木灰不能与铵混合使用态氮肥
B.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
C.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
D.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来源:2013-2014学年安徽省宿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由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 ×10-13mol·L-1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①K、Cl、NO3-、S2-        ②K、Fe2、I、SO42-    ③Na、Cl、NO3-、SO42-
④Na、Ca2、Cl、HCO3- ⑤K、Ba2、Cl、NO3-

A.①③ B.③⑤ C.③④ D.②⑤
来源:2013-2014学年安徽省宿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 mol·L-1 NaHSO4溶液中:c(Na)>c(SO42-)>c(H) >c(OH)
B.0.1 mol·L-1Na2S溶液中:2 c(Na)=c(S2)+c(HS)+c(H2S)
C.0.1 mol·L-1 NaHCO3溶液中:c(Na)+c(H)=c(HCO3-)+2c(CO32-)+c(OH)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乙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C(Na)=c(CH3COO)>c(H)=c(OH)
来源:2013-2014学年安徽省宿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正确判断是

A.在pH=12的溶液中,K、Cl、HCO3-、Na可以常量共存
B.在pH=0的溶液中,Na、NO3-、SO32-、K可以常量共存
C.由0.1 mol·L-1一元碱BOH溶液的pH=10,可推知BOH溶液存在BOH = B+OH
D.由0.1 mol·L-1一元酸HA溶液的pH=3,可推知NaA溶液存在A+H2OHA+OH
来源:2013-2014学年安徽省宿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温下:pH=13的强碱溶液与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11,则强碱与强酸的体积比是       

A.11∶1 B.9∶1 C.1∶11 D.1∶9
来源:2013-2014学年安徽省宿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水稀释0.1 mol·L-1的CH3COOH溶液,其中随水的量增加而增大的是 
①c(H)  ②n(H)  ③  ④  ⑤c(OH)  ⑥c(CH3COO)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④⑤ D.④⑤⑥
来源:2013-2014学年安徽省宿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装置的名称:A池为              
(2)锌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石墨棒C1为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
石墨棒C2附近发生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
(3)当C2极析出2.24L气体(标准状态)时,锌的质量减少了__g.CuSO4溶液的质量增加了______g

来源:2013-2014学年安徽省宿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25 ℃时,0.1 mol·L-1NaOH溶液的pH为________;
(2)25 ℃时,0.1 mol·L-1NH4Cl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将上述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离子浓度大小次序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Na]>[Cl]>[OH]>[H]
B.[Na]=[Cl]>[H]>[OH]
C.[Na]=[Cl]>[OH]>[H]
D.[Cl]>[Na]>[OH]>[H]

(4)25 ℃时,0.1 mol·L-1NaOH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氢氧根的浓度为C1,0.1 mol·L-1NH4Cl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的浓度为C2,则C1 ______C2(填“<”、“=”或“>”)

来源:2013-2014学年安徽省宿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pH=2的醋酸溶液甲和pH=2的盐酸乙,请根据下列操作完成问题:
(1)取10 mL的甲溶液,加入等体积的水,醋酸的电离平衡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另取10 mL的甲溶液,加入少量无水醋酸钠固体(假设加入固体前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待固体溶完后,溶液中[H]/[CH3COOH]的比值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无法确定”)。
(2)相同条件下,取等体积的甲、乙两溶液,各稀释100倍。稀释后的溶液,其pH大小关系为:pH(甲)________pH(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
(3)各取25 mL的甲、乙两溶液,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稀溶液中和至pH=7,则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大小关系为:V(甲)________V(乙)。
(4)取25 mL的甲溶液,加入等体积pH=12的NaOH溶液,反应后溶液中c(Na)、c(CH3COO)的大小关系为:c(Na)________c(CH3COO)。
(5)取25 mL的乙溶液,加入等体积pH=12的氨水,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3-2014学年安徽省宿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25 ℃时0.1 mol·L-1的氨水,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向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此时溶液中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若向氨水中加入等浓度稀醋酸,使其恰好中和,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
(3)若向氨水中加入稀硫酸至溶液的pH=7,此时[NH4+]=a mol·L-1,则c(SO42-)=________。
(4)若向氨水中加入pH=1的硫酸,且氨水与硫酸的体积比为1∶1,则所得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3-2014学年安徽省宿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二元酸(化学式用H2A表示)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是:
H2A=H+HA,HAH+A2
试回答下列问题:
(1)Na2A溶液显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若0.1 mol·L-1 NaHA溶液的pH=2,则0.1 mol·L-1 H2A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0.11 mol·L-1。(填“>”、“=”或“<”)
(3)0.1 mol·L-1 NaHA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3-2014学年安徽省宿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