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江苏]2013-2014学年江苏常州市某重点高中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

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燃烧是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B.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
C.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热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
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常州市某重点高中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C.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该电极被还原
D.原电池放电时,电流的方向是从负极到正极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常州市某重点高中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298 K时,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推测含1 mol HCl的稀溶液与含1 mol NH3的稀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      (  )

A.大于57.3 kJ B.等于57.3 kJ
C.小于57.3 kJ D.无法确定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常州市某重点高中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  (  )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常州市某重点高中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下各图烧杯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  )

A.②①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②①③ D.③②④①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常州市某重点高中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知:1 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 kJ,断裂1 mol F-F、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 kJ、330 kJ。则S(s)+3F2(g)=SF6(g)的反应热ΔH为(  )

A.-1 780 kJ·mol-1 B.-1 220 kJ·mol-1
C.-450 kJ·mol-1 D.+430 kJ·mol-1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常州市某重点高中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火箭推进器中盛有液态肼(N2H4)和液态双氧水,当它们混合时,立即产生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的热。已知6.4 g液态肼与足量的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时,放出128.326 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N2H4(l)+2H2O2(l)=N2(g)+4H2O(g) ΔH=128.326 kJ·mol-1
B.N2H4(l)+2H2O2(l)=N2(g)+4H2O(g) ΔH=-128.326 kJ·mol-1
C.N2H4(l)+2H2O2(l)=N2(g)+4H2O(g) ΔH=-641.63 kJ·mol-1
D.N2H4(l)+2H2O2(l)=N2(g)+4H2O(g) ΔH=-256.625 kJ·mol-1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常州市某重点高中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Δ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
①C(s)+O2(g)=CO2(g) ΔH1      C(s)+O2(g)=CO(g) ΔH2
②S(s)+O2(g)=SO2(g) ΔH3     S(g)+O2(g)=SO2(g) ΔH4
③H2(g)+O2(g)=H2O(l) ΔH5   2H2(g)+O2(g)=2H2O(l) ΔH6
④CaCO3(s)=CaO(s)+CO2(g) ΔH7    CaO(s)+H2O(l)=Ca(OH)2(s) ΔH8

A.① B.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常州市某重点高中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反应:H2S(g)+aO2(g)=X+cH2O(l) ΔH,若ΔH表示该反应的标准燃烧热,则X为  (  )

A.S(s) B.SO2(g) C.SO3(g) D.SO3(l)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常州市某重点高中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向3份同体积0.2 mol ·L-1的NaOH溶液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稀醋酸、浓硫酸、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ΔH1、ΔH2、ΔH3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ΔH1>ΔH2>ΔH3 B.ΔH2>ΔH3>ΔH1
C.ΔH2>ΔH1>ΔH3 D.ΔH1>ΔH3>ΔH2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常州市某重点高中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已知:①Sn(s,白)+2HCl(aq)=SnCl2(aq)+H2(g) ΔH1
②Sn(s,灰)+2HCl(aq)=SnCl2(aq)+H2(g) ΔH2
③Sn(s,灰) Sn(s,白) ΔH3=+2.1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ΔH1>ΔH2
B.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
C.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锡制器皿长期处在低于13.2 ℃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常州市某重点高中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Zn(s)+ O2(g)=ZnO(s) ΔH1=-351.1 kJ·mol-1
Hg(l)+ O2(g)=HgO(s) ΔH2=-90.7 kJ·mol-1
由此可知Zn(s)+HgO(s)=ZnO(s)+Hg(l) ΔH3,其中ΔH3的值是      (  )

A.-441.8 kJ·mol-1 B.-254.6 kJ·mol-1
C.-438.9 kJ·mol-1 D.-260.4 kJ·mol-1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常州市某重点高中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1)C(s)+O2(g)=CO2(g) ΔH1=-393.5 kJ·mol-1
(2)H2(g)+ O2(g)=H2O(l)  ΔH2=-285.8 kJ·mol-1
(3)CH3COOH(l)+2O2(g)=2CO2(g)+2H2O(l)  ΔH3=-870.3 kJ·mol-1
可以计算出2C(s)+2H2(g)+O2(g)=CH3COOH(l)的反应热为          (  )

A.ΔH=+244.1 kJ·mol-1
B.ΔH=-488.3 kJ·mol-1
C.ΔH=-996.6 kJ·mol-1
D.ΔH=+996.6 kJ·mol-1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常州市某重点高中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 ②原电池的正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③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原电池的装置均可实现 ④碳棒不能用来作原电池的正极 ⑤反应Cu+2Ag=2Ag+Cu2,能以原电池的形式来实现

A.①⑤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⑤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常州市某重点高中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关如下图所示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盐桥中装有含琼脂的KCl饱和溶液)    (  )

A.反应中,盐桥中的K会移向CuSO4溶液
B.取出盐桥后,电流计依然发生偏转
C.铜片上有气泡逸出
D.反应前后铜片质量不改变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常州市某重点高中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甲、乙两种金属的性质相比较,已知①甲跟水反应比乙跟水反应剧烈;②甲单质能从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乙单质;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④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⑤以甲、乙两金属为电极构成原电池,甲作负极。能说明甲的金属性比乙强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常州市某重点高中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TiO2在光照射下可使水分解:2H2O2H2↑+O2↑,该过程类似植物的光合作用。下图是光照射下TiO2分解水的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装置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同时也能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B.TiO2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
C.该装置工作时,电流由TiO2电极经R流向铂电极
D.该装置工作时,TiO2电极附近溶液的pH变大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常州市某重点高中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惰性电极实现电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解稀硫酸溶液,实质上是电解水,故溶液pH不变
B.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要消耗OH,故溶液pH减小
C.电解硫酸钠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电解氯化铜溶液,阴极和阳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常州市某重点高中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下图装置中,通电后可观察到Cu极溶解,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直流电源中,A是正极
B.两池内CuSO4溶液浓度均不改变
C.两铁极上最初析出物相同
D.P池内溶液的质量逐渐减小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常州市某重点高中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钢铁很容易生锈而被腐蚀,每年因腐蚀而损失的钢材占世界钢铁年产量的四分之一。

(1)为了降低某水库的铁闸门被腐蚀的速率,可以采用图甲所示的方案,其中焊接在铁闸门上的固体材料R可以采用________(填字母)。

A.铜 B.钠
C.锌 D.石墨

(2)图乙所示的方案也可以降低铁闸门的腐蚀速率,其中铁闸门应该连接在直流电源的________极。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常州市某重点高中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图所示图像,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并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过程①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过程②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Q2与Q1的关系:Q2________Q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常州市某重点高中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是N2和H2反应生成2 mol NH3过程中能量变
化示意图,写出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 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叫键能。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
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的化学键的破坏和生成物的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在化学反应过
程中,拆开化学键需要消耗能量,形成化学键又会释放能量。
已知反应N2(g)+3H2(g)2NH3(g) ΔH=a kJ·mol-1
试根据表中所列键能数据估算a的数值:________。

化学键
H—H
N—H
N≡N
键能kJ·mol-1
436
391
945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常州市某重点高中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若通入直流电5 min时,铜电极质量增加2.16 g,试回答:

(1)电源电极X的名称为________。
(2)pH变化: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通电5 min后,B中共收集224 mL气体(标准状况),溶液体积为200 mL,则通电前Cu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设电解前后溶液体积无变化)。
(4)若A中KCl溶液的体积也是200 mL,电解后,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设电解前后溶液体积无变化)。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常州市某重点高中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