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物理 / 试卷选题

[江苏]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下列单位中不是长度单位的是

A.米 B.纳米 C.牛顿·米 D.光年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与“用光线表示光”相同的是

A.把电流比做水流
B.利用三角板和刻度尺测量硬币的直径
C.利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的分布
D.利用20Ω的总电阻代替串联的15Ω和5Ω的电阻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风能与地热能均属于一次能源
B.电磁波与声波传播速度相同
C.电磁波与声波均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太阳能是核裂变释放的能量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光学器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对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
B.幻灯机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要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
C.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D.凹透镜能使光发散,可用于近视眼的矫正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龟山雨后的美丽雾景。关于雾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雾是雨水升华形成的水蒸气
B.雾是雨水蒸发形成的水蒸气
C.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D.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水珠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11月23日,国产歼-15舰载机首次在航空母舰—“辽宁号”上成功起降,如图,一举突破了阻拦着舰等飞行关键技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飞机起飞时,飞机为参照物,航母是运动的
B.飞机起飞时,是利用力的相互作用的原理来获得推力的
C.飞机降落时,不能立即停止下来,是由于飞机的惯性很大
D.飞机降落时,阻拦索挂住飞机后,飞机慢慢停下来是因为飞机没有受到向前的推力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理图象可以用来直观且定量地描述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如图所示图象,若满足一定条件,可以正确表示以下两个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有

A.自由下落的苹果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B.压强和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
C.电热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D.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的关系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是一种自制的乘车头部保护器,右下图是它的结构示意图,它实际是一个双面橡皮碗。下面关于这个保护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碗被玻璃“吸”住后,皮碗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B.挤出的空气越少,皮碗贴在玻璃上就越紧
C.皮碗与玻璃的摩擦阻止乘客头部前后移动
D.头部与玻璃撞击时皮碗起缓冲作用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小科设计的遮光感烟探测器部分工作原理图,在一个外部光线无法进入的烟室中,装有一个激光发生器及带有感光电阻(R0)的电路,R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定;当烟雾进入烟室后,激光被烟雾遮挡而使感光电阻的阻值发生变化。当烟雾达到某一浓度时,探测器便会发出警报。已知光照越强,感光电阻阻值越小,反之则越大。当烟室中烟雾越来越浓时,则

A.电路的总电阻逐渐变小
B.电压表的示数逐渐变大
C.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变大
D.定值电阻R消耗的功率逐渐变大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防止中考考试作弊,监考人员利用手持式金属探测器对考生进行检查(如图所示),当靠近金属物体时,在金属导体中就会产生涡电流(感应电流),探测器发出警报。以下选项中也是利用该原理工作的是

A.动圈式话筒 B.电磁铁
C.电铃 D.电动机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2月,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um(lu(Tl=10﹣6111)的颗粒物.它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下列对PM2.5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PM2.5的颗粒大小与空气介子相近
B.PM2.5颗粒会影响太阳光在空气中的传播
C.PM2.5颗粒在空气中不受重力作用
D.减少尾气排放不能有效减少PM2.5对空气的污染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定值电阻R0为5Ω。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发现能使电流表(“0~0.6A”或“0~3A”)和电压表(“0~3V”或“0~15V”)的指针同时达到满刻度线。则R0的电功率与电流的关系图像可能是下图中的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成语“万籁俱寂”常用来形容夜晚的宁静,从声音特性分析,这主要是指夜晚声音的        很小。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12月10日上午,上海天空出现罕见的“3个太阳”和“倒挂的彩虹”奇观,如图。气象专家解释说,当天天空有一层比较高的云,它由冰晶组成,冰晶的形态类似于“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了       (填“折射”或“反射”),形成太阳的     (填“实”或“虚”)像,所以产生“3个太阳”;“倒挂的彩虹”是由于光的     现象形成的。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冰糖葫芦是许多小朋友的最爱。它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然后将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利用    的方法增加糖的内能,待白糖         
(填物态变化名称)后,再把山楂蘸上糖浆,等山楂上的糖浆    (填“吸收”或“放
出”)热量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固态,冰糖葫芦就做好了。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一会儿整杯水都变成红色,这是扩散现象,该现象说明了                    ;若将两滴红墨水同时滴入温度不同的热水和冷水中,看到盛有热水的杯中整杯水先变成红色,这一现象说明了                     。
(2)汽车车轮的外表面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为了                。某同学用水
平推力推停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没能推动,这时推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快速行驶的汽车刹车后,由于     ,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小明“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实验时小明先在竖直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调零,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测出的摩擦力     实际摩擦力(填“>”、“=”或“<”)。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想用如下的方法测量大气压强:将一个面积为1×10-3m2的吸盘按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挤出里面的空气,用量程是0--5N的弹簧测力计测量大气压力,如图所示,然后计算大气压强。若大气压强为1.01×105Pa,则吸盘受到的大气压力是   N。小明发现不能用这个测力计完成测量,其原因是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在家探究鸡蛋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19所示,
如果直接将该鸡蛋投入水中,该鸡蛋将     (填“上浮”、“悬浮”或“下沉”);如果向水中加足量的盐并轻轻搅拌,鸡蛋会      ,这一现象说明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所示的干鞋器是专门为烘干鞋子而设计的小家电,它工作时能吹出热风烘干鞋子,将电能主要转化为                _能。这种干鞋器工作时还会发出人眼看不见的        ,起到消毒的作用。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帮刘奶奶检修家中的电路,发现所有用电器都不能工作,保险丝没有断,用测电笔检查插座,发现插座中的两个孔都让氖管发光,小明推断故障可能是             ,并且还说明了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阳利用磁敏电阻为他的自行车设计了一个速度计,磁铁固定在自行车的辐条上,磁敏电阻固定在自行车的后车架上,安装示意图如图甲,工作电路如图乙,已知电源电压为6V恒定不变。当磁铁与磁敏电阻Rs靠得最近时阻值为200Ω,磁铁与磁敏电阻Rs离得最远时阻值为400Ω,靠近或远离时的实际电阻在这两者之间变化;当R0两端电压不低于
4.5V时电子计数器就能有效计数,低于4.5V就不能产生计数,车轮每转动一圈就计数一
次。保证电子计数器有效工作,电阻R0最小阻值为        Ω。某次行驶中,小明发
现5分钟恰好完整计数了300次,车轮的周长为3m,则这段时间内自行车行驶的平均速
度为        km/h。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的妈妈为了改善早餐的营养,买了一台全自动豆浆机,如图甲所示。图乙所示是豆浆机的主要结构:
 
中间部位是一个带动刀头电动机,用来将原料进行粉碎打浆;外部是一个金属圆环形状的电热管,负责对液体加热煮沸。上表是这个豆浆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如图丙所示是豆浆机正常工作做一次豆浆的过程中电热管和电动机交替工作的“P-t”图像。
请解答下列问题:
(1)豆浆机正常工作时的最大电流是        共消耗的电能是        J;
(2)在一次豆浆机工作的时候,小明将家里的其它用电器都关闭,他观察到豆浆机的电热管工作时,家里标有“1200r/kW·h”字样的电能表转盘在1min内转过了20转。此时电热管的实际加热是        W。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在左下图中画出铁锁松手后运动到A位置时的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右下图中标出螺线管两端N、S极,并标出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它的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的高度有关,小组同学利用图所示装置测得了四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1)四次实验中,第        次实验数据明显出现错误,应当剔除。
(2)第四次实验中,有用功是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3)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的高度        关。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粗略测算电热器的功率,甲乙两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一个实验的原理设想:利用如图所示的电热器对水进行加热,测量相关的数据,计算出水吸收的热量,如果忽略掉热损失,就可以粗略地认为电热器消耗的电能等于水吸收的热量,然后再计算电功率。根据这个思路,他们将电热器放入一塑料杯里(杯外还包装有泡沫塑料),杯内装有水。甲、乙两组同学分别使用两个不同的电热器,以及质量不同的水进行实验。表1、表2分别是甲、乙两个小组的实验数据。(已知水的比热容C)


(1)实验前,同学们对两加热器的发热丝进行了观察比较,发现它们的材料和长度相同,
于是他们马上判断出两电热丝的阻值不相同,其判断的依据应该是           
(2)这个实验方案的计算原理是P=               (物理量符号参照数据表所示)
(3)要计算电功率,甲小组处理数据时,只选择了前六个数据,其原因是若计算加热时间取“8min”,则其测量值比真实值偏       (选填“大”或“小”),而造成这个偏差的原因是           (选填“实验误差”或“数据处理错误”)。
(4)合理处理数据后,他们对比了老师给的电热器铭牌数据,发现误差比较小的是 组,原因是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些同学观察到建筑物的支柱一般都为圆柱和四棱柱,他们想了解支柱的最大承受力与支柱的形状是否有关,为此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A.每人各选三张相同的白纸,按如图a所示分别折成空心的四棱柱、圆柱、三棱柱,如图b所示,接合处用双面胶粘住。
B.三位同学分别在四棱柱上放一硬质塑料板,然后:甲同学往塑料板上不断添加砝码,直到支柱被压塌,记录添加的砝码总质量(如图c所示);乙同学往塑料板上不断添加钩码,直到支柱被压塌,记录添加的钩码总质量;丙同学往塑料板上不断添加细砂,直到支柱被压塌,用天平称出添加的细砂的总质量并记录。
再分别用圆柱和三棱柱重复实验步骤B,记录相关实验数据。
(1)此实验中甲同学添加、更换砝码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
(2)最能精确反映支柱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的是        同学所做的实验。
(3)下表为丙同学测得的实验数据,根据数据分析,三个支柱中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  N。(g=10N/kg)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会观察生活,动脑思考,利用身边常见的物品,做一些探究小实验是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好方法。
(1)汽车是常见的交通工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车也走进了普通百姓的家庭。它应用了物理声、光、热、力、电等很多方面的知识与技术,
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把表格中内容用一句话或一个关键词简要地填写完整:

(2)汽车给我们带来交通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环境污染等一些社会问题,人们已经致力于研究利用电能来做动力的新型汽车。如图所示,是“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
车”的原理结构示意图。工作过程中,负责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部件是(      )

A.电动机 B.发动机
C.发电机 D.逆变器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和小红各自进行“测定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和电阻”的实验。实验中使用的小灯泡均标有“2.5V”字样,所用电源和滑动变阻器相同。
(1)小明按图(a)正确连接电路,并将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右端。闭合开关后,三个电表的示数如图(b)、(c)、(d)所示,则他们所用的电源电压为        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        Ω。

(2)接着小明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观察到滑片恰好在变阻器的中点上,则小灯泡额定功率为多少?,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保留一位小数)
(3)小红连接电路时只用了图(a)中的V1,没有使用V2,连接的实物图如右图所示。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      ;经检查,是由于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实物图中将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并补画出正确的连线。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建造设计师设计出了一种能漂浮在水中的城市,漂浮城市装有动力装置,可以移动,该漂浮城市三角形建筑的主体结构是中空的,强风能从中通过,可以确保当飓风来临时,把飓风对建筑的破坏降至最低.该漂浮城市高达360m,占地270万平方米,可容纳多达4万居民.酒店、商店只要是普通城市有的,这里都一应俱全。漂浮城市的表面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太阳能的功率为8.0×108W,请回答下列问题:

(1)假如某班级有40位中学生从岸上进入漂浮城市参观,则漂浮城市受到的浮力约增加(     )

A.2.0×102N, B. 2.0×103N C. 2.0×104N D.2.0×105N

(2)若三角形建筑空洞的面积为2.0×104 m2,某次飓风正好垂直于空洞的表面吹入,1S
流入空洞的空气质量是1.92×106kg,该地的空气密度是 1.2kg/m3,则飓风的风速是      
(3)若电池板吸收的太阳能只用来提供推动漂浮城市前进所需的能量,漂浮城市在平静的水面上沿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不变。某一时刻开始,漂浮城市受到的水平
方向的牵引力F随运动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漂浮城市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
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在50s—100s,漂浮城市做       运动。漂浮城市运动到
时受到的阻力为         N。
(4)从50s到100s内牵引力做的功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5)漂浮城市在匀速运动过程中,太阳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