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河南]2014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
B.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C.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其性质稳定,不溶于强酸、强碱
D.焰火的五彩缤纷是某些金属元素性质的展现
来源:2014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0.1 mol碳酸钠晶体中含有的数目小于0.1 NA
B.36gCaO2中含有的离子数目为0.15 NA
C.100 g 98%的浓硫酸中,氧原子总数为4NA
D.标准状况下,14.2 g氯气与足量石灰乳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
来源:2014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粒子之间关系和粒子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来源:2014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是(   )
①酸性氧化物与碱发生反应
②弱酸与盐溶液反应可以生成强酸
③没有水生成,也没有沉淀和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④两种酸充分反应后溶液体系为中性
⑤有单质参加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⑥两种氧化物反应有气体生成

A.①②③④⑤⑥ B.除⑥外 C.除④外 D.除②外
来源:2014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均可通过化合反应制得的有(   )种
①小苏打 ②硫酸铝  ③氯化亚铁  ④磁性氧化铁 ⑤氢氧化铜 ⑥氢氧化铁

A.3 B.4 C.5 D.6
来源:2014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与c(OH)有如图所示关系。下列条件下关于离子存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a、Ba2、Cl、Fe2
B.b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K、Cl
C.d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Al3、K、ClO、Cl
D.a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a、Cl
来源:2014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描述或解释下列现象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再通入CO2,溶液有蓝变红:CO2+2OH+H2O
B.漂白粉溶液中加氯化铁溶液产生大量红褐色沉淀:Fe3+3ClO+3H2O=Fe(OH)3↓+3HClO
C.Cl2通入FeBr2溶液中,Cl2与FeBr2物质的量之比4︰5:10Fe2+6Br+8Cl2=10Fe3+3Br2+16Cl
D.碳酸氢铵溶液中加足量澄清石灰水:+Ca2+2OH=CaCO3↓+NH3·H2O+H2O
来源:2014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来源:2014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几个实验方案,其中可行的为(   )

A.已知质量的铝镁合金,通过下面实验设计可以测定镁的质量分数:铝镁合金测定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B.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先称量或量取物质,再溶解或稀释,并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继续往容量瓶中加水至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
C.用裂化汽油萃取溴水中的溴之后进行分液时,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
D.欲检验SO2中是否混有CO2,可将该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若品红溶液不褪色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混有CO2
来源:2014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予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与Y、Z位于相邻周期,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是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氢化物溶于水生成弱酸
B.Y与X可生成Y3X2型化合物
C.Z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在空气中存放不易变质
D.Z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可以生成两种酸性氧化物
来源:2014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元素或物质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

A.氯气和二氧化硫均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将溶有二氧化硫的品红溶液加热后又复色,说明二氧化硫的氧化性没有氯气强
B.焦炭和石英砂制粗硅,说明单质C的氧化性比单质Si强
C.醋酸加入水玻璃中有白色胶状沉淀生成,说明C的非金属性比Si强
D.透闪石(Tremolite)Ca2Mg5Si8O22(OH)2,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为:2CaO·5MgO·8SiO2·H2O
来源:2014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溶液含有Ⅲ中的离子(见下表),欲用Ⅰ中的试剂来检验溶液是否还含有Ⅱ中的离子,能够成功检验的是(说明:在实验过程中不允许加热、过滤、萃取等操作)(   )

来源:2014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比较项目包含的数据关系中,前者比后者大的是(   )

A.氯水与氨水中微粒种数
B.H2O2与O2分子中氧氧键键能
C.CH4分子与离子中的键角
D.相同质量的铜片分别和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
来源:2014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甲、乙、丙三瓶等体积的新制氯水,浓度均为0.1 mol/L,,如果在甲瓶中加入少量的NaHCO3晶体,在乙瓶中加入少量的NaHSO3晶体,丙瓶不变。片刻后,甲、乙、丙三瓶溶液中HClO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关系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甲=乙 D.乙>丙>甲
来源:2014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质之间相互反应时,加入的量不同往往反应不尽相同,在给定条件下反应,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

A.NaHCO3与石灰水反应,当n(NaHCO3):n[Ca(OH)2]=1︰1时,完全转化为CaCO3
B.CO2通入石灰水中,当n(CO2)︰n[Ca(OH)2]=1︰1时,能得到澄清溶液
C.AlCl3溶液与烧碱溶液反应,当n(OH)︰n(Al3)=1︰1时,铝元素以形式存在
D.Fe与稀硝酸反应,当n(Fe)︰n(HNO3)=1︰1时,溶液中铁元素只以Fe3形式存在
来源:2014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向含Na2CO3、NaAlO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50 mL1mol·L-1的HCl溶液,测得溶液中的某几种离子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曲线表示的减少,d曲线表示氢氧化铝的溶解
B.b和c曲线表示的离子反应是相同的
C.M点时Al(OH)3的质量小于3.9g
D.原混合溶液中的的物质的量之

比为2︰1

来源:2014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中学化学某些物质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关系,已知A是一种常见的液态化合物,C、D、G、H、K是单质,其它为化合物,G、K是普通钢中的两种重要元素,其中K含量少,E、F对应溶液的酸碱性相反,F的焰色反应为黄色,请按要求作答:

(1)写出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写出A与J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少量的H通入F的溶液中,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与足量稀硝酸反应,当参加反应的硝酸为4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mol(保留2位有效数字)。
(4)已知在200℃,101Kpa下,0.12g单质K与A完全反应生成C与I,吸收了1316J的能量,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①以Pt为电极,由I、D以及F的溶液组成原电池,则正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
②若用此电池电解300mL5mol/L的氯化钠溶液一段时间,两极均收集到标准状况下3.36L气体,此时溶液的pH为_________(假设电解前后溶液体积不变化)。
③若往该电解后所得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4.48L(标准状况),此时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的关系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A、B、C、D、E、F都是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B的单质常温下为气体,C和E同主族,C和E可形成EC2和EC3两种分子,D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C、D、E、F四种元素对应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3)A、C、D、E中的三种或四种元素形成的多种离子化合物中,溶液呈酸性的有____________(写化学式,任写一种即可);上述离子化合物中还有可以和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常用A、B组成的物质X来检验F的单质是否发生泄漏,有大量白烟生成,写出此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该反应中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5)A和C可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Y和Z,用电子式表示原子个数之比1︰1的物质Y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微电子工业中,X的水溶液可用作刻蚀剂Y的清除剂,反应产物不污染环境,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6)某BC和BC2的混合气体,且n(BC)︰n(BC2)=1︰3,现向混合气体中补充一定量的氧气,再一起通入石灰乳中,BC和BC2恰好被吸收,生成B的最高价含氧酸盐,从而可以除去BC和BC2的混合气体。写出此吸收法除去该混合气体的总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Ⅰ.某溶液中仅含下表离予中的5种离子(不考虑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且各离子的物质的量均相等都为0.0lmol。

①若向原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
②若向原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有气体生成.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
③若向原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先向原溶液中先加入过量的盐酸,再加入KSCN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中涉及的离子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最终所得固体为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后,用排水法收集所产生的气体并使气体恰好充满容器,将容器倒置于水槽中,再向容器中通入___________mLO2(气体体积均指标准状况),能使溶液充满该容器。
Ⅱ.amolCu2S和bmol FeS投入到v L c mol/L的稀硝酸中;充分反应,生成NO气体,所得澄清溶液可以看作Cu(NO32、Fe(NO33和H2SO4的混合溶液,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_____mol(用同时含有a、b、v、c的表达式表示)。
Ⅲ.已知CH4(g)+2O2(g)CO2(g)+2H2O(l)  △H1=a kJ/mol欲计算反应CH4(g)+4NO(g)2N2(g)+CO2(g)+2H2O(l)的焓变△H2,则还需要查找某反应的焓变△H3,当反应中各物质化学计量数之比为最简整数比时△H3=b kJ/mol,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此计算出△H2=_____________kJ/mol(用含a和b的式子表示)。

来源:2014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草酸(H2C2O4)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为探究草酸的制取和草酸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Ⅰ:实验室用硝酸氧化淀粉水解液法制备草酸,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一定量的淀粉水解液加入三颈烧瓶中
②控制反应温度55-60℃,边搅拌边缓慢滴加一定量的混合酸(65%的HNO3与98%的    H2SO4的质量比2︰1.25)
③反应3小时,冷却,抽滤后再重结晶得到草酸晶体

硝酸氧化淀粉水解液的反应为:C6H12O6+12HNO33H2C2O4+9NO2↑+3NO↑+9H2O
(1)上图实验装置中仪器甲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所需要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Ⅱ:探究草酸的不稳定性
甲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草酸晶体(H2C2O4·2H2O)100℃开始失水,100.5℃左右分解产生H2O、CO和CO2。试用下图中提供的仪器和试剂,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草酸晶体分解得到的混合气体中含有H2O、CO和CO2(加热装置和导管等在图中略去,部分装置可以重复使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3)仪器装置连接顺序为:C→_______→F→_______→_______→D→A→F。   
(4)若实验结束后测得A管质量减轻4.8g,则需分解草酸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g。
(5)乙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草酸酸性比碳酸强,在受热分解过程中有少量升华;草酸钙和草酸氢钙均是白色不溶物。通过进一步研究认为,草酸蒸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草酸钙白色沉淀,对实验有干扰,因此提出需要在检验CO2装置之前增加一个装有_________的洗气装置。(填写字母编号)。

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碳酸钠溶液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实验Ⅲ:探究草酸与酸性高锰酸钾的反应
(6)向草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时,可观察到溶液由紫红色变为近乎无色,可推测草酸可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性。
(7)学习小组的同学发现,当向草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时,溶液褪色总是先慢后快。为探究其原因,同学们做了如下对比实验;

由此你认为溶液褪色总是先慢后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金属钒及其化合物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被誉为“合金的维生素”。钒元素广泛分散于各种矿物中,钾钒铀矿的主要成分可用化学式表示为    K2H6U2V2O15,测定其中钒元素含量的方法是:先把矿石中的钒元素转化为V2O5,V2O5在酸性溶液里转化为,再用标准草酸溶液滴定。总反应可表示为:
+□H2C2O4+□H→□+□CO2+□H2O
①请将上述反应配平(填写系数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现有钾钒铀矿样品10.2g,用上述方法来测定钒的含量,结果消耗0.9g草酸,那么此钾钒铀矿中钒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