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安徽]2014届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化学与社会、环境、生活联系紧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米汤检测食盐中是否含碘
B.焰火的绚丽是某些金属元素特殊化学性质的体现
C.家用臭氧型消毒柜中发生的反应为3O22O3
D.PM2.5颗粒(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在空气中形成胶体
来源:2014届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2月,俄罗斯境内有大量陨石坠落,经过化学分析,陨石的游离态的铁含量约为10%左右,此外还有橄榄石(Fe2SiO4)、亚硫酸盐等化学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此陨石是一种纯度较高的硅酸盐矿石
B.此陨石具有耐酸碱的特性
C.陨石中含有游离态的铁是因为在外太空中铁的活性比地球上铁的活性低
D.橄榄石中Fe为+2价
来源:2014届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S2-的结构示意图:
B.常用于考古中文献年代确定的原子:14 6C
C.H2CO3的电离方程式:H2CO32H++CO32-
D.4g H2在空气25℃.101kPa下燃烧,生成液态的水放出571.6kJ·mol-1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g);△H=-571.6kJ/mol
来源:2014届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B.标准状况下,由Na2O2制的11.2LO2反应转移的电子束为2NA
C.18.0g重水(D2O)与20gNe所含有的电子数都为10NA
D.0.5mol O3与11.2L O2所含的分子数都为0.5NA
来源:2014届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工业上常利用液晶显示屏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玻璃粉末为原料回收金属铈(Ce),金属铈是一种重要的稀土元素,原子序数为58,它有四种同位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第五周期元素
B.原子核内一定有82个中子
C.铈的四种同位素形成的中性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同
D.Ce2+离子中有55个质子
来源:2014届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水壶中水垢用食醋除去:2H++ CaCO3= Ca2++CO2↑+H2O
2H++Mg(OH)2= Mg2++2H2O
B.“84消毒液”(有效成分HClO)和 “洁厕灵”(主要成分盐酸)混用会导致氯气中毒Cl+ClO+2H+= Cl2↑+H2O
C.SO2通入滴加酚酞的NaOH溶液中,红色变浅:SO2+2NaOH=Na2SO4+ H2O
D.用FeSO4除去酸性废水中的Cr2O72-:Cr2O72-+Fe2++14H+=2Cr3++ Fe3++7 H2O
来源:2014届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蓝(主要成分是亚甲蓝)有较强的还原性,可用做亚硝酸盐中毒的解毒剂,已知亚硝酸盐中毒原理是它会使普通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由二价变为三价,失去携氧能力,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亚硝酸盐有强氧化性
B.普通血红蛋白有较强氧化性
C.亚硝酸盐中毒后,使用美蓝,高铁血红蛋白被还原
D.中毒与解毒过程中都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来源:2014届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微粒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通入NH3仍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Na+ Mg2+ Cl NO3- B.K+ CH3COOH BrSO42-
C.Na+ K+ OH- CO32- D.K+Ag+ NH4+NO3-
来源:2014届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的新(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规定了饮用水中可能致癌物溴酸盐的限值:0.01mg/L,日前很多饮用水企业都采用臭氧消毒法进行水的消毒,这个过程可能生成溴酸盐。原因是水中的Br被臭氧氧化为BrO2-,其过程示意为:Br BrO BrO2- BrO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臭氧消毒法和明矾净水原理相同,都是利用胶体吸附原理
B.若改用氧气消毒,可避免生成溴酸盐
C.BrO- 3氧化性比O3
D.生成溴酸盐的过程是给水消毒的副反应,需控制条件减少BrO3-的产生
来源:2014届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示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①实验装置可验证非金属性:S>C>Si
B.图②实验装置收集NO2气体
C.图③实验装置可制备、收集Cl2
D.图③实验装置可去除SO2中HCl
来源:2014届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期,多家白酒品牌被曝光塑化剂超标,根据检测结果,酒中主要的塑化剂成分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结构简式为),过量摄入塑化剂会对肝肾功能造成影响,甚至诱发癌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DBP的分子式为C16H22O4
B.1mol DBP可以与5molH2反应
C.1mol DBP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时消耗4molNaOH
D.DBP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来源:2014届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反应2D+E3F+2G,用传感器测得该反应在不同pH条件下,物质D的浓度(用每升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表示,单位为mg/L)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pH=6.8时,D的浓度(mg/L)一定最大
B.在pH相同的条件下,增大压强,D的浓度(mg/L)增大
C.调节pH到8.8,可使该反应正、逆反应速率都为0
D.温度相同时,不同pH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
来源:2014届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装置,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A滴入烧瓶中,片刻后,打开夹子,右侧试管内的水沸腾,则A和B的组合可能是

选项
液体A
液体B
A
NaCl溶液
O2
B
H2O
NH3
C
盐酸
CO2
D
NaOH溶液
CO

 

来源:2014届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过程中的颜色变化与化学变化无关的是

A.银白色的金属铁研磨成铁粉后变成黑色
B.新切割开的金属钠的表面由银白色迅速变为暗灰色
C.红棕色的NO2通过装有水的洗气瓶后得到无色气体
D.浅黄绿色的新制氯水久置后变为无色
来源:2014届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催化反硝化法可治理水中硝酸盐的污染,该方法是用H2将NO3-还原为N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H2+ 2 NO3-xOH-+ N2+4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每生成1mol N2,反应转移5mole-
C.x=2
D.反应过程中溶液pH减小
来源:2014届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科学家找到了一种突破目前锂离子电池充电量和充电速度限制的方法,该方法将硅簇置入石墨烯层之间,达到提升电池内部锂离子密度的效果,这种材料制成的新型锂电池充电容量和效率都比普通锂电池提高近十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锂电极为阳极,发生还原反应
B.电池充电时,Li+向阴极移动
C.该电池的化学能可完全转化为电能
D.新材料就是碳和硅化合而成的碳化硅材料
来源:2014届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工厂排放的SO2烟气对环境造成污染,某企业用下列流程综合处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吸收塔中发生的反应为:SO2+SO32-+H2O=2HSO3-
B.氨气吸收塔中发生的反应为:HSO3-+OH-= H2O+SO32-
C.上述流程利用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原理
D.上述流程可降低碳排放,符合低碳经济
来源:2014届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同学向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备CO2后残留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在溶液中插入pH传感器,测得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开始时溶液pH=2是因为残留液中还有盐酸剩余
B.AB段表示随着碳酸钠溶液的滴入,CaCO3沉淀的质量逐渐增加
C.BC段发生的反应为:Ca2++CO32-= CaCO3
D.滴入500滴碳酸钠溶液后溶液中c(OH-)>c(H+)
来源:2014届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X、Y、Z、W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相关信息
X
啤酒和饮料中常溶有X的最高价氧化物,打开瓶子时,这种氧化物会大量逸出
Y
Y2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单质
Z
Z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4
W
W的一种核素质量数为27,中子数为14

 
(1)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第   族;Z和W的最简单的离子半径大小关系为                   
       (用离子符号表示)
(2)一种X形成的单质,是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若熔化这种单质,所需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是        ;Y的电负性比Z       (填“大”或“小”)
(3)W的单质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W在高温条件下可还原高熔点的金属氧化物制的金属单质,写出W还原Cr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煤燃烧产生的烟气中有Y的氧化物,会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常用XH4催化还原以消除污染,已知:
XH4(g)+2 YO2(g)="=" Y2(g)+ XO2(g)+2H2O (g) △H1= -867kJ/mol
2 YO2(g) Y2O4(g)  △H2=-56.9kJ/mol

来源:2014届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Cr2O72-和CN-是工业废水中常见的污染物,若利用下列流程可对分别含两种离子的废水综合处理:

已知:Cr3+也有一定毒性,Cr3+在pH=6.0时开始沉淀,pH=8.0时沉淀完全。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步骤②中无气体生成,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步骤④中NaClO可将CNO- 处理为完全无害的溶液,该过程中有两种无毒的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产生,写出这两种气体的化学式                                       
(2) 步骤⑥的反应为 S2O32-+ Cr2O72-+2H+→SO42-+ Cr3++H2O(未配平),每处理1mol Cr2O72-转移       mole-
(3) 滤渣C的化学式为Cr(OH)3,溶液A和溶液B混合可使废水中的Cr3+沉淀的原因是   
(4)步骤⑦的操作名称为       ,若该操作在实验室中进行,则所需的的玻璃仪器为          

来源:2014届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分别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三套实验装置:

(1)该小组同学对这三套装置进行了评价,认为甲和乙装置各有优缺点,甲装置的优点是                    ,乙装置的优点是                   
(2)丙装置综合了甲和乙的优点,是一套比较合理的装置,试管C中是      溶液,A中玻璃管可起到防止B中品红溶液倒吸的作用,其原理是               
为使装置中残留气体完全被C溶液吸收,可采取的操作是                  
(3)写出丙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小组同学用丙装置进行实验过程中发现除了课本上描述的实验现象外,试管A内还生成了白色固体,白色固体成分可能是                            

来源:2014届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氮元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回答以下有关氮及其化合物的相关问题。
(1)氮元素是较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但N2却不活泼,其原因是                     。下列用途中,利用了N2不活泼性质的是           
①用于合成氨气  ②金属焊接时的保护气 ③保护食品 ④和氩气混合填充灯泡
⑤以氮气为原料制硝酸
(2)肼(N2H4)常用作火箭燃料,发生的反应是: N2O4(l) + 2N2H4(l)="==3" N2(g)+4H2O(g)
已知N2H4的结构可看做NH3中一个H被-NH2所替代,则N2H4分子中所有原子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填“是”或“否”)。当该反应中有NA个N-H键断裂时,形成的π键有        mol。
(3)某化肥厂用以下流程制备硝酸铵:

上述过程中制硝酸所用去氨的质量占整个流程消耗氨质量的          %。

来源:2014届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研究小组为探究KI溶液的pH与其在空气之中氧化变质的关系,进行了相应的实验探究。
【提出假设】
假设1:只有碱性环境下能被氧化
假设2:只有酸性环境下能被氧化
假设3:只有中性环境下能被氧化
假设4:              能被氧化
【实验探究】
(1)有人认为由于I2会和KOH反应,因此否定假设1。小组同学认为,若溶液的碱性较弱时,I2不会反应。为了验证滚点,小组同学进行了下述实验:
在编号为①②③的试管中加入相同量的碘的淀粉溶液中,然后分别加入pH为9、10、11的KOH溶液,发现试管①中蓝色不消失,试管②③中蓝色消失。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2)为探究KI溶液在不同碱性条件下能否被氧气氧化,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将下表中的药品分别加入到试管中,然后放置于收集有氧气的储气瓶中,塞上塞子,观察现象。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实验编号
蒸馏水
淀粉溶液
KI固体
稀KOH溶液
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现象
1
30mL
2 mL
5g
0滴
试管中出现了蓝色
2
29.5 mL
 
5g
10滴
试管中出现了很浅的淡蓝色
3
29 mL
2 mL
 
20滴
试管中无明显变化
4
 
2 mL
5g
30滴
 

 
注:1滴溶液体积为0.05mL。
(3)小组同学通过实验证实了在酸性条件下KI都能被氧气氧化,现继续探究酸性强弱与氧化难易的关系。有同学提出假设,认为酸性越强越容易被氧化。请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完成下表中内容。
可供选择的药品有:KI固体、淀粉溶液、0.005mol/L H2SO4、0.5mol/L H2SO4

实验方案(不要求写具体过程)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来源:2014届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