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上海]2013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水是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下列对水的表述正确的是

A.水分子的比例模型是:
B.100℃时,纯水的pH=7
C.天然水中含有2H2O(重水)
D.1H2O和2H2O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来源:2013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石油和石油化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A.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
B.石油分馏得到的各馏分仍是混合物
C.石油裂解气和水煤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D.石油裂解是为得到乙烯、丙烯、丁二烯等化工原料
来源:2013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每组物质发生变化所克服的粒子间的作用不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A.金刚石和金属钠熔化 B.碘和干冰受热升华
C.氯化钠和氯化钙熔化 D.氯化氢和溴化氢溶于水
来源:2013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关物质结构的表述错误的是

A.氯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Cl"
B.氮分子的结构式:
C.氨分子的空间构型:三角锥形
D.氯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3s23p6
来源:2013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工业生产的主要反应原理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硝酸工业 B.接触法制硫酸 C.合成氨工业 D.氨碱法制纯碱
来源:2013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B.原子核外电子的数目越多,电子的运动状态就越多
C.轨道表示式,是对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最完美的描述
D.所有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等于该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来源:2013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种新的储氢方法,其原理是NaHCO3+ H2HCOONa+ H2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储氢、释氢的过程均无能量变化
B.NaHCO3、HCOONa均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C.储氢过程中NaHCO3被氧化
D.释氢过程中每消耗0.1molH2O放出2.24L的H2
来源:2013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图中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现象与预测不一致的是

 
①中的物质
②中的物质
预测现象
A
浓氨水
FeCl3溶液
②中有红褐色沉淀
B
浓氨水
浓盐酸
③中有白烟
C
浓硝酸
淀粉KI溶液
②中溶液变为蓝色
D
饱和亚硫酸
蓝色石蕊试液
②中溶液先变红色又褪色
来源:2013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合成尿素的反应2NH3(g) + CO2(g)→CO(NH2)2(s)(尿素) + H2O(l) + Q分两步进行:
①2NH3(g) + CO2(g)→NH4COONH2(s) + Q1
②NH4COONH2(s)→CO(NH2)2(s) + H2O(l)–Q2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合成尿素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来源:2013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镓(31Ga)和溴(35Br)是第四周期的主族元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与镓同主族且相邻周期的元素,其原子序数为23或49
B.与镓同周期且相邻主族的元素,其原子序数为30或32
C.原子半径:Br>Ga> Cl> Al
D.碱性:KOH>Ga(OH)3>Al(OH)3
来源:2013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5℃,加水稀释10mLpH=11的氨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氨水的浓度=10-3mol /L
B.氨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减小
C.溶液中的增大
D.再加入10mLpH=3的盐酸,混合液pH=7
来源:2013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只用下列一种物质不能鉴别:苯、CCl4、KI溶液、NaCl溶液、Na2SO3溶液的是

A.FeCl3溶液 B.AgNO3溶液 C.溴水 D.KMnO4溶液
来源:2013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温下,在等体积①pH=0的硫酸、②0.01mol/L NaOH溶液、③pH=10的纯碱溶液、④pH=5的NH4Cl溶液中,水电离程度的大小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②>① D.④>③>②>①
来源:2013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浓硫酸的性质有:①酸性、②强氧化性、③脱水性、④难挥发性等。乙醇、溴化钠和浓硫酸混合共热制备溴乙烷时,会有多个副反应发生,此过程中浓硫酸显示的性质是

A.①②③④ B.①和② C.只有① D.①和④
来源:2013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检验方法或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苯中是否混有苯酚,可用加溴水是否产生白色沉淀进行检验
B.乙醛中是否混有乙醇,可用加入金属钠是否产生气体进行检验
C.乙醇中是否混有水,可用加硫酸铜粉末是否变蓝进行检验
D.乙酸乙酯是否混有乙酸,可用加石蕊试液是否变红进行检验
来源:2013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

①             ②                ③                 ④

A.除去CO2中的HCl,选①
B.分离碘的CCl4溶液和水,选②
C.除去乙醇中的苯酚,选③
D.分离CCl4(沸点76.8℃)和正丁醇(沸点117.2℃),选④
来源:2013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向15mL 0.1mol/L Ba(OH)2溶液中,滴加等浓度NH4Al(SO4)2溶液x m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x=5时,溶液中有Ba2、OH、AlO2,且OH> AlO2
B.x=7.5时,溶液中有NH4、AlO2,且NH4=AlO2
C.x=10时,溶液中有SO42、NH4,且H> OH
D.x=15时,溶液中有SO42、NH4、Al3,且NH4> Al3
来源:2013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足量C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SO42、C6H5O、Cl B.Na、CO32、NO3、Br
C.Al3、Cl、SO42、I D.K、AlO2、NO3、SO42
来源:2013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a、Ba2、Al3、H、OH、Cl、HCO3、SO42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①0.1 mol/L甲溶液中c(H)>0.1 mol/L;②将少量乙溶液分别滴入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时,均有白色沉淀生成;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溶液含有SO42 B.乙溶液含有SO42
C.丙溶液显酸性 D.丁溶液显酸性
来源:2013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Vm、ρ分别表示标准状况下,氩气的摩尔体积和密度, m、∆分别表示每个氩分子的质量和体积,u表示氩气的摩尔质量, 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面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B. C. D.
来源:2013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Na2SO3溶液做为吸收液吸收SO2时,吸收液pH随n(SO32—): n(HSO3)变化的关系如下表:

n(SO32):n(HSO3)
91:9
1:1
9:91
pH
8.2
7.2
6.2

 
以下离子浓度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A.NaHSO3溶液中c(H+)> c (OH)
B.Na2SO3溶液中c(Na+)> c (SO32—)> c (HSO3)> c (OH)> c(H+)
C.当吸收液呈中性时,c(Na+)>c (SO32—)> c (HSO3)> c (OH) = c(H+
D.当吸收液呈中性时,c(Na+)=c (HSO3)+2c (SO32—)

来源:2013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镁铝碱式盐对工业污水中的铬有良好吸附性。取该碱式盐0.7525g,滴加1.0mol/L盐酸,当加盐酸21.25mL时开始产生CO2气体,加入盐酸至22.50mL时恰好反应完全,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沉淀物进行干燥后重0.4350g。则该碱式盐的化学式是

A.Al2Mg6(OH)16CO3∙4H2O B.Al4Mg12(OH)34CO3∙8H2O
C.Al2Mg4(OH)16CO3∙4H2O D.Al3Mg6(OH)34CO3∙8H2O
来源:2013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镁铝尖晶石(MgAl2O4)常做耐火材料。共沉淀制备尖晶石的方法是:用AlCl3和MgCl2的混合溶液(用a表示)与过量的氨水(用b表示)反应,再将得到的沉淀高温焙烧。完成下列填空:
(1)为使Mg2+、Al3+同时生成沉淀,应该把     (填“a”或“b”)滴入另一溶液中。
(2)将上述制备反应中部分元素的简单离子:Al3+、Cl、Mg2+、H+、O2–按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用离子符号表示)。
(3)AlCl3与氨水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属于难溶物的电离方程式                             
(4)不能说明氧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氮元素强的事实是_________。
a.  H2O比NH3稳定                  b. 共用电子对偏向:H-O>H-N
c. 沸点:H2O>NH3                    d.  NO中氮是+2价,氧是-2价

来源:2013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钒具有众多优异的性能,用途十分广泛,有金属“维生素”之称。完成下列填空:
(1)将废钒催化剂(主要成分V2O5)与稀硫酸、亚硫酸钾溶液混合,充分反应,所得溶液显酸性、含VO2+、K+、SO42–等。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向上述所得溶液中加入KClO3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新增加了VO2+、Cl。写出并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方向                          
(3)在20.00mL的0.1mol/LVO2+溶液中,加入0.195g锌粉,恰好完成反应,则还原产物可能是         
a.V         b.V2+          c.VO2+        d.VO2+
(4)已知V2O5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气和VO2+。请再写一个离子反应方程式,说明还原性:SO32–>Cl>VO2+                                                                  

来源:2013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Cl2合成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1。4HCl+O22Cl2+2H2O,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
完成下列填空:
(1)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            ;若反应容器的容积为2L,8min后达到平衡,测得容器内物质由2.5mol减少至2.25mol,则HCl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L∙ min。
(2)若该反应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当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v (HCl)="2" v(Cl2)                       
b.4v(HCl)= v(O2
c.又加入1mol O2,达新平衡时,HCl的转化率增大
d.分离出H2O,达新平衡时,v(HCl)增大
(3)下图是该反应两种投料比[n (HCl):n (O2)分别为4:1和2:1 ] 下,反应温度对HCl平衡转化率影响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值增大
c.若平衡常数K值变大,达新平衡前v始终减小
d.若平衡常数K值变大,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4)投料比为4:1、温度为400℃时,平衡混合物中Cl2的物质的量分数是       

来源:2013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小组按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铁的吸氧腐蚀。完成下列填空:
    
(1)图2 是图1所示装置的示意图,在图2的小括号内填写正极材料的化学式;在方括号内用箭头表示出电子流动的方向。
(2)写出正、负极反应的方程式。正极:                ,负极:               
(3)按图1装置实验,约8分钟才看到的导管中液柱上升,下列措施可以更快更清晰地观察到液柱上升的是                 
a.用纯氧气代替具支试管内的空气
b.用食盐水浸泡过的铁钉再蘸取铁粉和炭粉的混合物
c.用毛细尖嘴管代替玻璃导管,并向试管的水中滴加少量红墨水
(4)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建议用酒精灯加热具支试管。这一措施        (填“可行”或“不行”)。
(5)有同学观察到图1装置在组装时就会使导管中液面低于试管中液面,导致实验时导管中液柱上升需要更多的时间。图1装置组装时,使导管中液面低于试管中液面的原因是      。消除这一现象的简单操作是                                                      

来源:2013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工业上冶炼冰铜(mCu2O·nFeS)可得到粗铜,再以粗铜为原料制备硫酸铜晶体。

完成下列填空:
(1)气体A中的大气污染物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填序号)吸收。
a. 浓H2SO4        b. 浓HNO3      c. NaOH溶液      d. 氨水
(2)用稀H2SO4 浸泡熔渣B,取少量所得溶液,滴加     (填物质名称)溶液后呈红色,说明溶液中存在Fe3+,检验溶液中还存在Fe2+的方法是    (注明试剂、现象)。



 

 

实验室可用图的装置完成泡铜冶炼粗铜的反应。


(3)泡铜冶炼粗铜的化学方程式是                            
(4)装置中镁带的作用是     。泡铜和铝粉混合物表面覆盖少量白色固体a,
a是   (填名称)。沙子能否换成水?   (填“能”或“不能”)。
(5)用滴定法测定CuSO4·5H2O的含量。取a g试样配成100 mL溶液,取20.00mL用c mol /L 滴定剂(H2Y2–,滴定剂不与杂质反应)滴定至终点,消耗滴定剂bmL,滴定反应:Cu2+ + H2Y2–=CuY2–+ 2H+。则CuSO4·5H2O质量分数的表达式是       
(6)下列操作会导致CuSO4·5H2O含量的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___。
a.滴定临近终点时,用洗瓶中的蒸馏水洗下滴定管尖嘴口的半滴标准液至锥形瓶中
b.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注入待测液,取20.00mL进行滴定
c.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来源:2013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DEHP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塑料增塑剂。DEHP有如下的转化关系。

完成下列填空:
(1)M的结构简式是            。A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2)B分子中有1个碳原子连接的烷基是乙基和正丁基。B的结构简式是        
(3)化合物C的名称是                            
(4)F是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具有下列特征:a.是苯的邻位二取代物     b.遇氯化铁溶液显紫色      c.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写出F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来源:2013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合物M广泛应用于化学合成行业。其两种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完成下列填空:
(1)反应Ⅰ的反应类型是            反应;反应Ⅱ的反应条件是                  。 
(2)写出结构简式。A                          ;H                       
(3)写出D→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与M有相同的官能团的M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种(不考虑顺反异构)。
(5)用于纸张涂膜等的S.B.R乳胶,是由M、苯乙烯、1,3-丁二烯共聚生成,写出该乳胶的结构简式
                 (不考虑单体比例)。
(6)实验室用2%的硝酸银溶液和2%的氨水配制银氨溶液。简述银氨溶液的配制过程          

来源:2013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硫有多种化合物,许多含硫化合物在工业上有重要的用途。
(1)工业上可用黄铁矿、焦炭在有限的空气中燃烧制备硫磺。
3FeS2 + 12C+ 8O2 Fe3O4 + nA↑+ 6S
A是    (写化学式)。若得到192克的硫磺,则产生标准状况下的A气体    L。    
(2)硫的氯化物常做橡胶工业的硫化剂。硫与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得到两种硫的氯化物B和D。B物质中的含硫量为0.3107,D物质中的含氯量为0.5259,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小32。计算确定这两种氯化物的分子式分别为                  
(3)硫化氢有毒。在120℃、101kPa,将H2S和O2在密闭容器中点燃,充分反应后又恢复到了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时,气体体积减少30%,求原混合其气体中H2S的体积分数。写出推导过程。(不考虑硫化氢的分解)
(4)硫代硫酸钠是重要的还原剂,可用亚硫酸钠和硫粉在水溶液中加热制得。取15.12g Na2SO3溶于80.0mL水中,加入5.00g硫粉,用小火加热至微沸,反应约1小时后过滤,将滤液蒸发至体积为30.0mL,再冷却到10℃,则理论上析出Na2S2O3∙5H2O多少克?写出推导过程。(已知:Na2S2O3的溶解度,10℃时为60.0g/100g水,100℃时为207g/100g水。100℃时,Na2S2O3饱和溶液的密度为1.14g/mL)。

来源:2013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