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 / 试卷选题

[四川]2013届四川省雅安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生物试卷

有关免疫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都能迅速产生抗体
B.T细胞、B细胞和浆细胞经抗原刺激后都能不断进行分裂
C.浆细胞的寿命比记忆B细胞短而所含的内质网相对发达
D.一个浆细胞内的基因数目与其产生的抗体数量是相同的
来源:2013届四川省雅安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水稻一个成熟叶肉细胞代谢的某些过程(图中数字代表物质, a、b代表细胞器)。下列有关分析和判断中,错误的是

A.水稻细胞中,有a的细胞一定有b,而有b的细胞不一定有a
B.如果用18O标记图中的①,则可能会出现少量的具有放射性的④
C.在b内膜上分布有ATP合成酶,而在a的基质中没有ATP合成酶
D.此类细胞可作为观察DNA 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材料
来源:2013届四川省雅安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下图调节机制的是

A.代谢终产物的积累会抑制酶促反应相关酶的活性
B.膀胱逼尿肌收缩会刺激其进一步收缩,使尿排空
C.森林中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数量也随之增加
D.血糖浓度上升后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来源:2013届四川省雅安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激素与靶细胞发生作用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的结构②的化学成分是糖蛋白
B.如果①表示的激素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则靶细胞为垂体
C.如果①是胰岛素,靶细胞为骨骼肌细胞,则该激素能促进骨骼肌细胞中的糖原分解为葡萄糖
D.激素①与靶细胞上的受体②结合,激活细胞的特殊功能,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来源:2013届四川省雅安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A、a都被标记为黄色,等位基因B、b都被标记为绿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细胞。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A.若这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但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则有一条染色体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
B.若这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但发生了交叉互换,则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
C.若这两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一条染色体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
D.若这两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 色体上,则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

来源:2013届四川省雅安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图示的说法错误的是
 

A.若M 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容易被淘汰的是b
B.若M表示物种丰富度,a~d表示四个不同的演替阶段,则从光裸的岩地演替成森林的顺序一般为a→c→d→b
C.若M表示生物体内汞的含量,a~d表示四种生物,则由它们组成的食物链中,b所处的营养级最高
D.若M表示种群密度,a~d表示四个野生生物种群,则种内斗争最激烈的一定是b种群
来源:2013届四川省雅安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关于猪血红蛋白提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洗涤红细胞时,使用生理盐水可防止红细胞破裂
B.猪成熟红细胞中缺少细胞器和细胞核,提纯时杂蛋白较少
C.血红蛋白的颜色可用于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的监测
D.在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中,血红蛋白比分子量较小的杂蛋白移动慢
来源:2013届四川省雅安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Ⅰ、下图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部分结构中的某些生命活动过程,①~⑦代表各种物质,A、B代表两种细胞器。图2表示该植物叶片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B是________。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碳元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运行:在供给植物CO2后的60 s内,相隔不同时间取样,杀死细胞并以层析法分析细胞代谢产物,通过研究发现7 s后的代谢产物中有多达12种产物含有放射性,而5 s内的代谢产物大多集中在一种物质上,该物质最可能是________(填图中序号)。
(2)若该绿色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状态时,则图中①→②→①的循环            (能/不能)进行,原因是           
(3)当光照强度处于图2中的D点时,图1中⑥的去向有           
(4)图2中0~D间此幼苗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量为           ;光合作用 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为           。(用S1、S2、S3表示)
Ⅱ、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常采用“半叶法 ”测定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其基本过程是:如图将植物对称叶片的一部分(A)剪下置于暗处,另一部分(B)则留在植株上进行光合作用。一定时间后,在A、B的对应部位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分别烘干称重,然后再计算出该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单位:mg/dm2•h)。

实验步骤:
(1)在田间选定有代表性的植物叶片若干片并编号。
(2)叶子基部处理:为了确保选定叶片的           无法外运,也不能运入,但又不影响           的供应,必须采用环割等方法处理叶柄的输导组织。
(3)剪取样品:按编号分别剪下对称叶片的A部分(不剪下主叶脉),置于湿润黑暗处。5h后再依次剪下B部分,同样按编号置于湿润光照环境中。(两次剪叶的速度应尽量保持一致。在实验过程中,还应尽可能使光下和暗处的温度 保持一致。)
(4)称重比较:将各 同号叶片A、B两部分按对 应部位叠在一起,切下两个等大的方形叶块(如图中虚线部分),分别烘干至恒重,称重(分别记为WA、WB)记录。
请设计一个表格用于记录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假设实验选定的叶片为4片)
(5)△ W=WB-WA,则△W表示的生物学意义:           

来源:2013届四川省雅安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黄河中下游流域水质富营养化严重,水体发绿发臭时有发生,对渔业和居民生活用水构成严重威胁。请回答:
(1)黄河中下游流域水质恶化主要是由蓝藻、绿藻引起的,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看,蓝藻属于           。为解决黄河中下游流域水体发绿问题,有人建议在水体发绿时投放一定量的鱼苗。常见鱼类的食性如下:

类别
青鱼
鲢鱼
鳙鱼
鲤鱼
食性
螺狮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杂食

你认为最适宜投放的鱼类是           
(2)从生物防治的角度看,还应该在黄河中下游流域中放养其他有经济价值的水生生物(如虾、蟹等),你认为这样做的生态学意义是           
(3)下表是对黄河中下游流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Pn=Pg—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单位:102千焦/m2/年)。则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从 第二营养级传递到第三营养级的效率是           ﹪(保留一位小数)。

 
A
B
C
D
E
Pg
15.9
870.7
0.9
141.0
211.5
Pn
2.8
369.4
0.3
61.9
20.1
R
13.1
501.3
0.6
79.1
191.4

(4)有人认为黄河中下游流域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与水质中富含N、P等矿质元素有关。为了证明水体富营养化是由氮和磷引起的,因此设计了下面实验:从泛着绿色的池塘中取水,并进行如下处理:
A.静置4小时,倒去上清液,留下藻类,加蒸馏水。如此重复3次;
B.再加蒸馏水至1000mL,混匀后分装于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
C.在甲烧杯中加0.3g洗衣粉(含P);在乙烧杯中           ;在丙烧杯中加0.15g洗衣粉和0.15g尿素;丁烧杯中           
D.将甲、乙、丙、丁四个烧杯置于向阳的窗台上培养5天,取得水样。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A”步骤处理的目的是           
②你预计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藻类密度最大的是           ,理由是           

来源:2013届四川省雅安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筛选       ,这种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2)“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是来自培养基中的       。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       
(3)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培养瓶中化合物A含量       的培养基,接入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使“目的菌”的数量        。
(4)转为固体培养时,常采用       的方法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
(5)若研究“目的菌”的群体生长规律,将单个菌落进行液体培养,可采用       的方法进行计数。若以一个大方格(体积为0.1 mm3)有25个中方格的计数板为例进行计算,设五个中方格中总菌数为B,菌液稀释倍数为C,那么原菌液的菌群密度为       个/mL。
(6)实验结束时,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       处理后,才能倒掉。

来源:2013届四川省雅安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开花时顶端为雄花,叶腋处为雌花,间行均匀种植可以进行同株异花授粉和异株异花授粉。玉米的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宽叶杂交种(Aa)玉米表现为高产,比纯合显性和隐性品种的产量分别高12%和20%;另外,玉米的有茸毛(D)对无茸毛(d)为显性,有茸毛玉米植株表面密生茸毛,具有显著的抗病能力,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植株幼苗期就不能存活;上述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且其性状在幼苗期便能识别。请回答:
(1)宽叶基因和窄叶基因的根本区别是       
(2)要保证玉米进行杂交,则必须进行人工授粉,对母本进行的处理是       
(3)将有茸毛玉米同株异花授粉,子代植株表现型及比例为        。
(4)若将宽叶有茸毛玉米和窄叶有茸毛玉米进行异株异花传粉,子代只出现两种表现型,则:
①亲本的基因型是       
②F1成熟的群体中,D的基因频率是         
③若F1个体同株异花授粉产生F2,则理论上F2成熟植株的表现型有       种。
(5)现有两种有茸毛的玉米品种,如果希望次年得到高产、抗病玉米用于生产,则在当年应如何进行培育,获得的种子次年播种后怎样留苗可达到目的?请你用遗传图解加简要说明的形式 ,写出培育与选苗过程。(只要求写出基本设计思路)

来源:2013届四川省雅安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