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福建]2012-2013学年福建省安溪县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答。
莫言生于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2011年莫言荣获茅盾文学奖。2012年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生死疲劳》和《蛙》这两部作品所具有的罕见的宗教情怀,使它们超越了中国作家同行,   A 进入了世界文学的行列。莫言的业绩,  B  使他当之无愧地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
下面加点字字音或字义全对的一组是(    )。

A.谟业(mò)业绩(功业、成果) B.无愧(kuì)殊荣(不同、差异)
C.怨乡(yàn)崛起(突起、高起) D.诺贝尔(ruó)魔幻(神秘、奇异)

在本段□中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  □
文段A、B两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2分)
A.不但 还   B.既 又   C.所以  因此    D.而  也

来源:2012-2013学年福建省安溪县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诗文默写。
惶恐滩头说惶恐,                ,                    ,病树前头万木春。
伤心秦汉经行处,                ,                    ,草色遥看近却无。
采菊东篱下,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是离愁,                                       , 雪上空留马行处。
以是人都以书假余,                            
《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                ,                    

来源:2012-2013学年福建省安溪县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语文不仅给了我们知识,更陶冶了我们的精神和情操。从《藤野先生》一文中,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强烈的                       精神;从《在塑生命》中,我们体会到海伦·凯勒对安妮·沙利文老师的                       之情;从《云南的歌会》中,我们感受到沈从文对                       的品味和赞赏。

来源:2012-2013学年福建省安溪县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综合性学习。
为了引导同学们对生命的价值有更深的思考和理解,学校准备开展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同学们拟定了以下几个选题,你认为不适合作为选题的一项是(      )(2分)

A.珍爱生命与环境保护 B.珍爱生命与仿生技术
C.珍爱生命与远离毒品 D.珍爱生命与见义勇为

假如你们小组的综合性学习报告题目拟定为《珍爱生命需要智慧》,你会选用下面哪一则材料?为什么?
【甲】邰丽华身残志坚,为实现梦想,和同伴们一起克服重重困难,经过艰苦训练,终于为人们奉献了精彩绝伦的“千手观音”。
【乙】22岁的乐刘会,困在地震废墟中冷静等待救援。听不到任何声音,她就平静呼吸,保存体力;听到有人经过的声音,她就大声地呼救。在被困70多个小时后,她终于获救。
我会选   材料,因为                                                          
星期天,课题小组的同学们终于完成了综合性学习报告。由于天热,有位同伴提议一起到江边去游泳,你不赞同他的想法。这时,你看了看学习报告的题目《呵护生命从现在做起》,灵机一动,说:“                                                    

来源:2012-2013学年福建省安溪县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
《海底两万里》是         (人名)的三部曲的第二部,另外两部是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幸福的灵魂,时间在其中不再流逝!”“不能忍受考验的人是无法教点什么给能忍受考验的人的。”分别出自《名人传》中贝多芬、           
          (人名)之口,《名人传》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来源:2012-2013学年福建省安溪县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小石潭记》与《与朱元思书》,完成小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下面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是(      )
A坐潭上          负势竞上     B皆若空游无所依   猛浪若奔
C皆若空游无所依  水皆缥碧     D似与游者相乐   鸢飞戾天者
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以其境过清        ②乃记之而去
③互相轩邈          ④望峰息心
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甲文和乙文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吐出来水的什么特点?各是从什么角度描写的?                                                                       

来源:2012-2013学年福建省安溪县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谁偷走了我们的睡眠
——写在3月21日世界睡眠日之前
①睡觉原本是我们每日的例行公事,10点睡觉7点起床,跟9点上班5点下班一样,属于我们再正常不过的生活作息。可是,如今对于很多人而言,拥有一夜好眠竟然已经变成了一种极大的“奢侈品”。
②现在的我们经常就是这样的情况:白天很疲倦,总想打瞌睡,而到了夜晚,很小的声响也能让我们从睡眠中醒来,偶尔还会觉得呼吸困难;早上体力不支,不想起床,晚上却精神十足,难以入眠;可以说,浅眠、嗜睡、失眠、作息混乱、肢体抽动等睡眠状态都出现了。这不禁令人要问:到底是谁偷走了我们的睡眠?
③如果将睡眠问题归结为枕头、卧床或者被褥不免避重就轻了。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那些睡稻草、睡大地、睡马路的人,一个个都睡不着、睡不久、睡不实,整夜都转辗反侧,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天色变亮。
④显然,物质不是偷走我们睡眠的元凶,即使不是替罪羔羊,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个非常没用的帮凶,在睡眠问题的背后,一定还有更为隐蔽但也更为厉害的杀手。
⑤当我们越来越忽视早餐的重要性,而把自己的晚餐当成最为丰盛、最应该享受的宴会的时候,我们的睡眠就开始需要与自己的身体谈判了。我们的晚餐可以从6点吃到8点,但是最佳的睡眠时间却不能。
⑥晚餐时吃下的那些大鱼大肉,带着满身的油腻会在我们的消化系统里呆上比蔬菜和水果长得多的时间,即便我们的意念已经想安然唾去了,但是身体却不能答应。再加上饭前的酒精,饭后的浓茶、咖啡,它们也绝对不是省油的灯。那个时候,不是我们说想睡就睡得着的。
⑦当现代生活将我们的都市夜晚打造成休闲与娱乐的最佳时段的那一天起,我们的睡眠就频频地遭遇这个难以抗衡的敌手的袭击。当我们看到那些通宵达旦的电影院、KTV、足浴会所、健身房、酒吧以及棋牌室里人来人往的场景时,我们都不得不无奈地惊叹,现在的人们已经将一天中最好的入睡时点给了丰富的夜生活,而不是温馨的家,温暖的床。以放松压力为借口而大行其道的休闲娱乐,正悄然无声地吞噬着本应该属于睡眠的时间。
⑧当我们在竞争日趋激烈的都市生活中不得不面对那些无法回避的紧张、烦躁和焦虑情绪的时候,没有哪个现代人可以将它们连同自己的衣服一起轻松地脱掉,然后毫无牵挂地躺进自己的被窝。
⑨睡眠已经变成了我们白天战斗时到底是输是赢的试金石。我们的神经已经开始习惯不分昼夜地思考关于成功、地位、名利和财富之类的人生话题。为了得到这些东西,我们不惜牺牲睡眠,将白日里的那些战斗的战线拉得更长。
⑩所以,在笔者看来,归根到底睡眠问题的实质正是我们自身无法节制的欲望。当我们在面对日益纷繁复杂的现代生活而不能放下自己那颗世俗的心灵,而选择义无反顾地扑向火海的时候,我们的睡眠根本无力劝诫主人珍惜一下卑微的自己。
(11)3月21日世界睡眠日来临之际,在面对生活的种种琐事之余,请关心一下自己的睡眠问题吧。否则,拖着疲倦的身躯,周而复始地混乱生活着的我们,终将得到睡眠的绝地反抗,而最终受害的只能是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心灵,我们的生活质量。
(选自《余姚日报》2011年3月18日第6版,作者:小黑)
标题“谁偷走了我们的睡眠”是形象的说法,通俗的说法是           。作者把“谁”归结为三方面,分别是:人们忽视早餐,晚餐吃得不科学;          ;         。(6分)
选文第①段中加横线的词语可以去掉吗?请说出理由。(4分)
                                                                             
联系上文,结合下面链接材料,请拟写一则关心自己睡眠问题的公益广告语。(3分)
链接一:为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税睡眠质量的关注,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于2001年发起一项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并将每年春季的第一天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中国睡眠研究会自2003年将世界睡眠日正式引入中国。今午世界睡眠日的主题是“健康睡眠进社区”。 (新华网北京3月20日电)
链接二:国家心理卫生所刚刚结束的一项不完全调查显示,全国约有72%的中小学生长期睡眠不足,其中高中生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仅为5.5个小时,初中生约为6小时,小学生约为7小时。这项调查还显示,超过50%的中小学生反映睡眠质量不好。 (《中学生睡眠时间研究报告》)
                                                                             

来源:2012-2013学年福建省安溪县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
袁隆平
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
②妈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我在梦里总是想着您,想着安江这个地方。
③人事难料啊,您这样一位习惯了繁华都市的大家闺秀,最后竟会永远留在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④还记得吗?1957年前,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我说:“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最后,受累吃苦的,是妈妈您哪!您哪里走得惯乡间的田埂!我总记得,每次都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您才敢走过屋前屋后的田间小道。
⑤对于一辈子都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您来说,70岁了,一切还要重新来适应。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等我闲一点一定好好地陪陪您……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
⑥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的同行都来了,搞杂交水稻不容易啊,我又是召集人,怎么着也得陪大家过这个节啊,只是儿子永远亏欠妈妈您了……其实我知道,那个时候已经是您的最后时刻。我总盼望着妈妈您能多撑两天。谁知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赶,可是我还是没能见上妈妈您最后一面。
⑦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我真的好后悔,妈妈当时您一定等了我很久,盼了我很长,您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儿子说,有很多事要交代。可我怎么就那么糊涂呢!这么多年哪,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试验,少出一天差,坐下来静静地好好陪陪您。哪怕,哪怕就一次。
⑧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
⑨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着和鼓励,我怎么能够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我的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⑩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安江可好?那里的田埂是不是还留着熟悉的欢笑?隔着21年的时光啊,我依稀看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走过稻浪的背影;我还要告诉您,一辈子没有耕种过的母亲,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哔啵作响,水田在西晒下泛出橙黄的颜色……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
(此文摘自《杂文选刊》2011年第7期,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八十岁生日晚会上的致辞,略有改动)
请说出选文采用第二人称“您”来表达的好处。                           
文中作者说“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请根据第⑨节的内容,概括出母亲对作者成长的三点影响。
                                                                             
根据文章内容,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不同含义。
(1)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2)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蕴含了作者对母亲哪些丰富的感情。
A.                                                                            
B.                                                                            
C.                                                                            

来源:2012-2013学年福建省安溪县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作文
母爱,是心中的阳光,给我寒冷的世界带来温暖;友情,是我心中的阳光,在我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恩师,是我心中的阳光,在我迷惘的时候指点迷津;理想和信念,是我心中的阳光,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请以“心中的阳光”(或“我心中的阳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1)文体规范;(2)不得抄袭或套作;(3)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来源:2012-2013学年福建省安溪县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