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浙江]2011-2012学年浙江省苍南县灵溪二高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干(biě)巧(xiān)自怨自(ài)(qiáo)首以待
B.百 (gě)(pǐ)好引(háng)高歌(kè)尽职守
C.蛮(hèng) 休(qì)战战兢兢(jīn)妄自(fēi)薄
D.轻(mì)(jǐ)予(chēng)目结舌汗流(jiá)背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苍南县灵溪二高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寥廓商榷慰籍怨天犹人 B.磕跘犄角沉湎良晨美景
C.敷衍戕害跋涉举一反三 D.震颤晨曦急燥金璧辉煌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苍南县灵溪二高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1)秋日的天空显得格外        
(2)那些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人,为正人君子所        
(3)在这紧要的关头,一定要三思而行,切不可        用事。

A.寥廓 不耻义气 B.辽阔不齿意气
C.寥廓 不齿意气 D.辽阔 不齿义气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苍南县灵溪二高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B.一外地游客在本市乘的士遭抢,载他的“的哥”坐山观虎斗。昨日,乘客周先生说,他准备将这位“的哥”告上法庭。
C.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
D.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苍南县灵溪二高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父辈、祖辈不仅爱读毛泽东的诗词,而且青年人也喜欢毛泽东诗词中磅礴的气势、广阔的胸怀。
B.他们的心情就一定要比在这种沙丁鱼罐头一样的车中的人们要好些吗?
C.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不容易翻译好,它要求翻译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才能胜任。
D.学习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你的努力。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苍南县灵溪二高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每年的九月十八日,我们学校都通过拉警报的形式提醒我们,一定不要忘记国耻。如今《九·一八》已经成了我心中无法磨灭的日子。
B.站在讲台上演讲的小姑娘大约十二、三岁。
C.陶行知说,青年人应“立大志,求大智,做大事”。人生的春天经不起挥霍。
D.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唤醒学生心灵,实现育人价值。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苍南县灵溪二高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选项对课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沁园春·长沙》中,为了适应词的格律要求,它的前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打破了一般的语言顺序,常序应为“寒秋,湘江北去,独立橘子洲头”。
B.“粪土当年万户侯”,“万户侯”是比喻大军阀、大地主、大官僚。
C.“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说明作者当时还很年轻,思考问题显得有些幼稚。
D.《沁园春·长沙》与《沁园春·雪》两诗结构相类似,意境相似,都体现了作者开创一番辉煌的革命事业的伟大抱负。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苍南县灵溪二高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出下列对有关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食指本名郭路生,生于1948年。文革期间开始写诗,代表作品有《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古代六本经书《诗》、《书》、《礼》、《易》、《乐》、《春秋》。“六艺”有时又指古代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C.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作有《韩昌黎集》。
D.《劝学》选自《荀子.劝学》,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之一,在人性问题上,倡导人性本善。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苍南县灵溪二高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填入下列横线中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⑴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永远啮噬着我们的心灵,                  ,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
⑵我曾数十次拜谒孔子墓。不管是阳光在他的墓前筛下一地的树影,         
我都会听到孔子周游列国的马车的辚辚声和他的弟子们的琅琅诵书声。
⑴a.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被其吮吸着     b.吮吸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
⑵a.还是细雨将孔林连同天地织成一片朦胧,抑或袅娜的雪把古今舞成生动而宏阔的宁谧
b.还是袅娜的雪把古今舞成生动而宏阔的宁谧,抑或细雨将孔林连同天地织成一
片朦胧

A.⑴a⑵a B.⑴b⑵b C.⑴a⑵b D.⑴b⑵a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苍南县灵溪二高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一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七句写出了同学们少年得志,目空一切,蔑视权贵的精神风貌。
B.“层林尽染”的“染”字活画出岳麓山一带枫林仿佛人工染成一样的壮美景色。
C.“万山红遍”的“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写出了红之广。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三句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要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中,急流勇进,担负起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任。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苍南县灵溪二高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二)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解释下列加线的字词错误的一项:(  )

A.其曲中规 (合乎) B.吾从而师之 (以……为师)
C.其闻道也亦固先乎吾 (本来)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句末语气词)

下列加线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学而遗,吾未见其明也
④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⑤蚓无爪牙之利

A.全不相同 B.②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C.全都相同 D.①③④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从句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项:( )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不拘于时,学于余 D.圣人无常师

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蟹八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翻译: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翻译: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翻译: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苍南县灵溪二高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想象鸟鸣的幸福      曾柱
我一直认为,鸟声是一切声音里最美妙的一种。
鸟们是乡村的天使,是乡村用雨水和谷粒喂养出来的。它们总会在某个淅淅沥沥的早晨抑或夜晚,站在我的面前,说很多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话,一粒粒细小的鸟鸣,像赤脚农夫在软软的耕地上撒种时脱手而出的种籽,唤醒牛马,唤醒村庄,唤醒道路,唤醒树林,唤醒房屋。
春天来了,仿佛空气在燃烧。记得这是一部电影里的对白,这句话让我感动。我想到的不是春天,而是与乡村春天有关联的事物:鸟鸣。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从一个路口抵达另一个路口,从一家的房顶抵达另一家的房顶,从一方树丛到另一方树丛,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鸟的叫声也是这样,只要你认真倾听,你就会情不自禁地飞起来。鸟声透着细瓷的质感清清纯纯地传过来。我只闻鸟声,不见鸟影,我想象那么好听的声音是由树上的叶子发出的。记得看过这样一句诗:鸟声是树的花朵。多好,这样,满树叶子便变成了满树的鸟。这样想就有了一种隐隐的牵挂,隔着暮霭,似乎感觉那鸟鸣在夜风中微微摇动。
依然回到乡村的视角上来。鸟声,这是个有着古典诗歌般美感的名称,充分体现出了汉语表达的简洁性和准确性,略带暖意的鸟声很快就雾一样地在乡村里弥漫开来,词语里暗含了一个多么生动的过程。对于村庄,我向来怀有这样一种诗意的构图:树荫丛中,国画简墨般的村庄在熹微的白光中显现出模糊的轮廓,四周雾震萦绕,看不出一切具体的具象。一个农家小院木门轻掩,屋檐下半圆碗状的鸟窝里燕子在呢喃,院子里的树枝叶间,成群的麻雀跳跃啁啾,细碎的鸣叫声催醒了昨晚贪玩迟睡的顽皮儿郎……
  之所以是燕子和麻雀在村庄的清晨歌吟,是因为它们是中国古典乡间最常见的两种凡鸟。勤劳的燕子一身黛黑的羽翼,凛然、高贵,令不少孩子敬而远之。而体形更纤小、毛色更灰土、鸣声也更短促琐碎的麻雀,则极像一位调皮、可爱的灰姑娘,成了跟鸡、狗一样深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动物。一位作家这样说,麻雀是鸟类中的“贫民”。我深以为然。平常日子,麻雀在瓦楞、林间,或搭在墙洞里的草窝里,叽叽喳喳地像马路歌手一样地歌唱,单一的音调不停歇地平衡着乡村生活的动与静,它们是最能够与人一起和谐相处及至同存共荣的一种飞翔动物。这些对音乐充满好感的小生灵总能在起飞的瞬间听到树枝“嗡”地一声弹响。假若它们能有机会落在盛中国的那把小提琴的弦上,小爪子也那么划拉一下,我相信其中的美妙一定是不可言说的。
这些可爱的小鸟,在上个世纪50年代,曾被人为地列为“四个坏蛋”之一,几乎被人们赶尽杀绝。这让我想起《瓦尔登湖》中的一段话:“要是没有兔子和鹧鸪,一个田野还成什么田野呢?它们是最简单的土生土长的动物,与大自然同色彩,同性质,和树叶,和土地最亲密的联盟。”
兔子也好,鹧鸪也罢,它们是自然的亲近者。仔细想想,在城市蛰居的人们又何尝有一只土拨鼠快乐呢?《幽梦影》言道:“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生此耳。”此种情境,今天的我们已只可在诗中画中略见一二,又哪里还有心静听?因此,对于我来说,对于生活在城市的人来说,想象一下鸟鸣也是幸福的。    
(选自《散文选刊》)
用“一粒粒”来修饰鸟鸣声,别有趣味,请说说“一粒粒”写出了鸟鸣声怎样的特点?
“鸟声是树的花朵”这句话好在什么地方,该怎样理解?
开头一段作者说“鸟声是一切声音里最美妙的一种”,结合全文,说说为什么“鸟声是一切声音里最美妙的一种”。
“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来说,想像一下鸟鸣也是幸福的!”怎样理解这句话?
此句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文表达了对质朴、清新的生活的向往,言语间流露出对城市那种忙碌逐利生活的淡淡的厌倦。
B.本文主要笔墨写鸟鸣,通过写鸟鸣的美妙,提醒人们要保护鸟类,保护自然。
C.“鸟声充分体现出了汉语表达的简洁性和准确性”是指单纯、细小的鸟声总能够传达出一种欢愉,一份生动。
D.作者认为在城市蛰居的人们比不上一只土拨鼠快乐,因为蛰居在城市,缺乏自由,而土拨鼠却是自由自在的。

E.本文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段,想象丰富,语言华丽。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苍南县灵溪二高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在下面文字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
如果你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汪清凉清凉的水;如果你是小草,那快乐就是一束暖香暖香的阳光;如果你是          ,那快乐就是          ;如果你是          ,那快乐就是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苍南县灵溪二高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见的“动物语录”往往充满智慧、幽默和讽喻性,请你仿照下面示例的风格,以“蜜蜂”、“狐狸”、“鱼”、“猪”和“猴子”或其他你所了解的动物的口吻任选两种各写一句话。
(例)猫头鹰:要是凭发言来评先进,我这一辈子怕是与先进无缘了。
羊:同胞们,请注意,当一匹狼向你大谈仁义道德时,它肯定是要参加竞选了。
答:①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苍南县灵溪二高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默写下列各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恰同学少年,                                  。《沁园春.长沙》
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跂而望矣,           。《劝学》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如是而已。《师说》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苍南县灵溪二高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走过很多路,宽阔的马路,曲折的小路,坎坷的山路,每条路都能给我们留下独特的感受。生命的旅途中,我们也要走很多路,前进的路,挫折的路,荣耀的路,伤心的路,梦想的路,这些路构成了我们独特而丰富的人生,是生命中珍贵的财富。
请以“路”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苍南县灵溪二高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