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2.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练习题
“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时”“理”指的是( )
A.事物运动过程中的规律 |
B.物质世界的绝对运动 |
C.物质世界的相对静止 |
D.世界的物质性 |
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者含动,动不舍静。”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 )
A.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
B.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
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 |
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
“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不可思议的”。这种观点强调了规律的( )
A.客观实在性 | B.稳定性 |
C.普遍性 | D.本质性 |
2011年4月上旬以来,广东省局部地区相继出现旱情,有5万多人因干旱饮水难。有关部门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作业区内普降小到中雨,对缓解旱情起到了积极作用。这表明( )
A.规律具有客观性 |
B.规律具有普遍性 |
C.人们可以把握规律、改造规律 |
D.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 |
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我国唐代的著名和尚慧能也有相同的观点。《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毕尔生和慧能的观点属于( )
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
B.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
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 |
D.神创论观点 |
宋人有看其苗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疾也,余助苗长也!”其子趋而视之,苗则槁也。宋人错在他没有认识到( )
A.规律是不存在的 |
B.规律是可以被消灭的 |
C.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D.人们必须创造符合自身利益的规律 |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
B.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
C.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 |
D.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1年4月1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他强调要保持当前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说明( )
A.事物处于绝对运动状态 |
B.事物处于绝对静止状态 |
C.事物的性质是永恒不变的 |
D.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
《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 )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
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
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加上之前的智利、海地及中国汶川大地震,地震的频繁发生让民众产生恐慌情绪。有关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从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下面这幅漫画主要说明了( )
A.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联系而不是偶然的联系 |
B.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质的联系而不是现象的联系 |
C.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必然的联系而不是偶然的联系 |
D.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深层的联系而不是表面的联系 |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曾说,他们在实验室人工构造一种单细胞模型,这种模型能够自我复制和进化,已经具备了“生命”的基本特征。这表明科学家们已经可以将没有生命的物质合成为新的生命形态。这对于生命起源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这表明( )
A.人们可以利用规律为人类自身谋福利 |
B.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者 |
C.科学发展使物质变化依赖于人的意识 |
D.人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规律 |
材料一:“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恩格斯
材料二: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
根据材料,请简要说明物质、运动和规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