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北京]2012届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用燃烧法区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B.气球充气过多爆炸
C.以大米、高粱、小麦等粮食为原料酿酒 D.铜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变成铜绿
来源:2012届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来源:2012届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Al B. Fe C. Cu D.Zn
来源:2012届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会看到火星四射的是

A.木炭 B.红磷 C.铁丝 D.硫磺
来源:2012届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液体的倾倒 B.液体的量取 C.点燃酒精灯 D.滴加液体
来源:2012届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稀盐酸 B.空气 C.生铁 D.干冰
来源:2012届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及元素名称、符号均正确的一组是

A.金Au>银Ag>铜Cu B.钾K>钙Ca>钠Na
C.锌Zn>铁Fe>贡Hg D.铝Cl>镁Mg >锌Zn
来源:2012届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A.NaOH氢氧化钠烧碱 B.CaO氢氧化钙生石灰
C.Na2CO3碳酸钠纯碱 D.NaCl氯化钠食盐
来源:2012届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是

A.K2SO4 B.CO(NH2)2 C.KCl D.Ca3(PO4)2
来源:2012届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2N2表示4个氮原子 B.氩元素符号:ar
C.MgCl2的名称:氯化镁 D.碳酸根的化学式:CO32-
来源:2012届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煤炉火上放一盆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B.冰箱中的异味,可用活性炭除去
C.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
D.羊毛和涤纶,可用燃烧法区分
来源:2012届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报告,哈密地区白山钼矿发现新矿源,是新疆目前发现的最大钼矿,钼是稀有矿产资源,主要用于航天合金材料制作。在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钼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2
C.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g D.元素符号为MO
来源:2012届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疆的和田玉、玛纳斯碧玉都闻名于世,某种玉石的主要成份是NaAlSi2O6。关于NaAlSi2O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B.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9个原子
C.该物质中含有三种金属元素 D.该物质中钠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为1:6
来源:2012届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要善于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世界。对下列事实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50L水和50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L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水蒸发变成水蒸气
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D
N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O2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来源:2012届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生活用品中,由天然纤维制成的是

A.塑料水盆 B.合成橡胶鞋底 C.纯棉内衣 D.尼龙书包
来源:2012届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4P+5O2 ===2P2O5 B.H2O2 H2↑+O2
C.2Fe+3CuSO4 ===Fe2(SO4)3+3Cu D.CH4+2O2CO2+2H2O
来源:2012届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气体中,不能用燃着的木条区分的是

A.氧气和空气 B.二氧化碳和氮气
C.甲烷和空气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来源:2012届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取北京某地区某村土壤浸出的溶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显红色。下表为四种农作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你认为该村土壤比较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

农作物
水稻
茶树
玉米
马铃薯
pH
6.0~7.0
6.0~7.0
7.0~8.1
4.8~5.5

A.玉米       B.茶数        C.水稻       D.马铃薯

来源:2012届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药品中,不需要密闭保存的是

A.食盐 B.浓硫酸 C.烧碱 D.浓盐酸
来源:2012届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物质的分类
B.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①合成橡胶、合金都属于合成材料
②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
③混合物中一定含有多种元素
①保护空气要减少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
②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
③保护金属资源只能通过防止金属腐蚀实现
C.“低碳经济”的措施
D.用“化学”眼光分析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②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③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
①洗涤剂去油污是因为起乳化作用
②湿衣服晾干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③明矾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胶状物

 

来源:2012届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A.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不能用点燃的方法
B.除去氯化钾中混有的二氧化锰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
C.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锌粉可以用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烘干的方法
D.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碳酸钙可以用加水溶解后过滤的方法
来源:2012届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Fe2O3→ FeCl3 B.CO2 → CaCO3
C.Cu → CuCl2 D.MgCl2 → NaCl
来源:2012届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乙的不饱和溶液降温可变成饱和溶液
C.20℃时,甲、乙的两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50oC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来源:2012届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物质A()与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的微观不 意图(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在反应前后其原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但原子数目减少
B .A、B、C三种物质在分类上均属于化合物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l:2
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来源:2012届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有多种。小华同学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并用图像分别描述了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其中,依据图示现象不能判断中和反应一定发生的是

A.在稀盐酸中加入氯化镁,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B.在NaOH溶液中加入CaCO3,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在NaOH溶液中加入CuO,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D.在NaOH溶液中加入Ba(NO3)2,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来源:2012届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京的豆腐闻名遐迩。豆腐制作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现在豆腐在全球已成为颇受欢迎的食品,其制作的主要工艺流程通常如下:
【资料】下表是豆腐中主要成分的平均质量分数:

成分

蛋白质
油脂
糖类



维生素B1
质量分数/%
89.3
4.7
1.3
2.8
0.24
0.064
1.4
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工艺流程中,磨浆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由豆腐花制豆腐
的过程就是将豆腐与水分离,该过程利用的操作名称是          

(2)除水、蛋白质、糖类和油脂外,豆腐中还含的营养素有           ,含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是          

来源:2012届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为氯化钠、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质是        
(2)1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        g;
(3)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碳酸钠的溶解度(填写“>”、“<”或“=”);
(4)10℃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氯化钠、碳酸钠两种物质,至不再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的是        溶液(填化学式);
(5)如右图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变为不饱和溶液。加入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溶液 B.生石灰 C.硝酸铵 D.稀硫酸
来源:2012届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请认真分析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名称是       ,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所表示的粒子符号为        ,它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③由原子序数为8和13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写化学式)。
④元素周期表同一横行元素的排列规律是:从左至右                         
(2)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1)
(2)
化学符号
H
P2O5
Al3
 
 
 
名称或意义(只写一种)
 
 
 
2个铁原子
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1个臭氧分子
一氧化碳中碳元素显+2价

 

来源:2012届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活动小组用废铜制取硫酸铜溶液,实验过程为:

⑴ 废铜在空气中加热后得到的氧化铜中含有少量铜,原因是 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加热时氧化铜易分解生成铜
b.铜与氧气没有完全反应 
c.加热时铜不能与氧气反应
⑵ 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⑶ 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         
⑷ 盛放硫酸铜溶液不宜用铁制容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来源:2012届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乙通常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则:

甲的化学式为     ;乙分解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                         

来源:2012届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知道了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和相关性质,我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用C装置收集氧气后,验满的方法是      
⑵小丽欲使用下图装置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则应先将装置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      (填“a”或“b”)端通入。

⑶小丽用排新制的澄清石灰水的方法收集了半瓶氧气,然后将燃着的木炭伸入该集气瓶中继续做气体性质实验,我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我能写出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来源:2012届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1                实验2
(1)实验1中,若液体X为稀盐酸。向盛有液体Y的烧杯中滴入适量液体X,液体Y中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球鼓起,液体Y可能为              。实验后取下胶塞将烧杯取出,塞紧胶塞再向瓶内滴加适量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有      
             ,原因是                                  
(2)实验2中,若液体X为水,将其滴入盛有固体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固体可能为              ,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                 。若将瓶中浑浊的液体变澄清,可采取的方法有                                 
                                                     (至少写出三种)。

来源:2012届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兴趣小组有一次活动的内容是: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组成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教师提醒】它由Cu 、Fe2O3、Fe(OH)3三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
①只有Cu                 ②只有Fe2O3     
③只有Fe(OH)3                       ④是Fe2O3、Fe(OH)3的混合物   
⑤是Cu 、Fe2O3的混合物    ⑥是Cu 、Fe(OH)3的混合物
【资料获悉】(1)2Fe(OH)3Fe2O3 +3H2O    
(2)白色无水CuSO4遇水变蓝
(3)Cu在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
【探究思路】利用物质的性质不同设计实验加以甄别,先分别探究其中是否含有Fe(OH)3、Cu等,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其组成。
(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适量红色粉末装入试管中,按图28-1进行实验。结果无水CuSO4没有变蓝,从而排除猜想中的 。(填猜想中的序号)

(2)在甲同学实验结论的基础上,乙同学另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色。乙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①和⑤,而丙同学认为只能排除猜想①,你认为   的观点正确(填“乙”或“丙”)。
(3)丁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称取该粉末5.0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图28-2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Ⅰ组
玻璃管和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37.3 g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36.1 g
Ⅱ组
洗气瓶和所盛溶液的总质量为180.0 g
洗气瓶和瓶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83.1 g

【交流讨论】                       
(1)在装置A中先通CO气体的作用是   
(2)应该选择   组的实验数据计算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最终计算结果表明:该红色粉末的组成是猜想中的第   组(填序号)。
(3)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现象为   
(4)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   (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    。
【反思评价】 戊同学指出:从环保角度,图28-2装置有严重不足之处。你认为应该如何改进?   
【拓展延伸】有同学提出丁同学上述实验中的CO还可以用H2代替,并将图28-2中B装置换成盛有碱石灰(生石灰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的干燥管,来确定该红色粉末的组成,你认为是否可行? (填“可行”或“不可行”)

来源:2012届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纯的单晶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制备高纯硅的化学方程式为:
SiCl4 +2H2Si+ 4HCl。请计算要获得56g硅(Si),至少需要氢气多少克?

来源:2012届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一种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某同学为测定其含量,取一定量的该样品溶于水,逐滴加入稀盐酸并不断振荡,首先发生反应:Na2CO3 + HCl = NaHCO3 + NaCl,然后才发生反应:NaHCO3+ HCl =" NaCl" + CO2↑+ H2O。

已知:该温度下CO2密度为1.98g/L,实验测得产生的CO2的与加入稀盐酸的数据如右图。
(1)当加入      g盐酸时,才开始产生CO2;图中V=      mL。
(2)请计算:①所加入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②原样品中Na2CO3和NaHCO3的质量各是多少?(百分数精确到0.1%,质量精确到0.01g)

来源:2012届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