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北京]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 B.蒸馏水 C.河水 D.雨水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 B.硅 C.铝 D.铁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2O—2个氧元素 B.P2O5— 五氧化二磷
C.H2—2个氢原子 D.Ca—钙离子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餐厅服务员用盖子熄灭酒精火锅的主要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 B.隔绝空气
C.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解决植物的倒伏、叶色发黄、植株矮小的复合肥料是

A.NH4Cl B.CO(NH2)2 C.KNO3 D.KCl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盐酸除铁锈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生铁铸造铁锅 D.铜用于制造导线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图表示化合物的是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预防金属制品锈蚀,下列措施或做法不当的是

A.将使用后的菜刀洗净擦干 B.在铁制门窗表面喷涂油漆
C.在铁制水管表面镀一层锌 D.用力擦去铝锅表面的氧化膜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化,在该过程中NiFe2O4

A.反应物 B.生成物 C.催化剂 D.消毒剂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面粉、味精、食盐、酒精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 B.味精 C.食盐 D.酒精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大量白烟的是

A.红磷 B.铁丝 C.木炭 D.氢气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向盛水的烧杯中放入一小粒品红,一段时间后,烧杯中形成红色溶液,此实验能说明

①分子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②分子大,原子小 ③分子可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④分子之间有间隔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①浓盐酸 ②浓硫酸 ③烧碱 ④食盐 ⑤生石灰 ⑥稀硫酸

A.①⑥ B.②③⑤ C.③⑤ D.②③④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A
B
C
D
体液
唾液
血液
胆汁
胃液
pH范围
6.6 -7.1
7. 35 -7.45
6.8 -7.4
0.8 -1.5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电镀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较多的硫酸铜(CuSO4)。若要从硫酸铜中获得金属铜,以减少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可选择下列物质中的

A.稀盐酸 B.氢氧化钠 C.铁粉 D.银粉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物质混合、反应等过程中,存在着“1+1≠2”的有趣现象。通常情况下,下列各种混合或反应过程中,“1+1”不等于“2”的是

A.1 g酒精和1 g水混合后的总质量
B.1 g生石灰和1 g水反应后浊液的质量
C.1 g饱和食盐水中加入1 g食盐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D.1 g氢氧化钠溶液和1 g稀盐酸溶液混合后溶液的质量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25℃ 时,向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氧化钙,恢复到25℃时,关于该溶液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不变 B.溶质质量减少
C.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少 D.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2
O2
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
B
CaO
CaCO3
加水溶解、过滤
C
Cu
Zn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FeCl2
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煤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含有SO2,用NaOH、Na2SO3溶液可吸收90%以上的SO2。涉及的反应有:①2NaOH+SO2→Na2SO3+H2O  ②Na2SO3+SO2 +H2O →2NaHSO3
③NaHSO3+NaOH→Na2SO3+H2O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②是化合反应 B.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Na2SO3
C.NaH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6 D.反应①说明SO2与CO2化学性质相似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①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②将Zn、Cu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③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④将Fe 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

A.①或④ B.①或② C.②或③ D.③或④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由Fe和FeO组成的混合物中,测得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取该混合物14g,加入足量稀硫酸完全溶解,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A.40 g B.80 g C.15.2 g D.30.4g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是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主要为人体提供蛋白质的是      ;显酸性的调味品是           ;主要为人体提供糖类的是      。(填序号,下同)
                    
A. 鸡蛋         B. 蔬菜        C.醋           D. 面包
(2)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若饮食不合理,摄入某种微量元素不足,就会引起疾病.下列疾病中,与缺少铁元素有关的是          
A.坏血病        B.侏儒症        C.佝偻病        D.贫血
(3)防毒面具里的活性炭除去毒气是利用活性炭具有         ;如右图所示的简易净化水的装置中,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1)材料的应用和发展标志人类的进步,下列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陶瓷          B.青铜        C.聚乙烯         D.合成纤维
(2)下列事实与化学无关的是( )
A.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环境              B.日环食、日偏食的产生
C.开发新能源,研制新材料              D.药物和保健品的研制
(3)食用盐中添加碘酸钾(KIO3)可有效预防甲亢,KIO3“I”的化合价为     
(4)氧化钙、铁粉、氯化钙均可作食品的干燥剂,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5)测定地下水的酸碱度可用     (填“紫色石蕊溶液 、无色酚酞溶液 或pH试纸)在自来水消毒中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然界中人与动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氧气。
(1)核潜艇舱室中氧气的来源主要靠电解水制得(原理如图)。

①试管   (填A或 B)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②电解水可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
(2)过氧化钠(NaO)可作为宇航员供氧剂。它与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生成氧气和另一种物质,这种物质的俗名为         
(3)海水的动植物能够生存是因为海水中含有(  )
A.氧气   B.氧元素   C.氧分子    D.氧原子
(4)向包有超氧化钾(KO2)粉末的棉花上滴入少量的水,棉花迅速发生剧烈的燃烧。(已知:①棉花滴水前无任何现象②棉花和超氧化钾不反应)
解释呈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 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写出以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为原料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⑵利用新技术能将不锈钢加工成柔软的金属丝,用它和棉纤维一起编织成性能优良的劳保防护服,这是利用了不锈钢的        (填序号)。
A.耐腐蚀性     B.延展性   C.导热性   D.导电性
⑶市场上有一种含铁粉的麦片,食用后在胃酸作用下将铁粉转化为人体可吸收的铁元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这种麦片必须真空保存,原因是                                                    
(4)为探究铁和锌两种金属与酸反应的状况,将等质量的两种金属分别与等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甲是铁,乙是锌
B.甲是锌,乙是铁
C.图1表示稀硫酸足量,图2表示稀硫酸不足量
D.图1表示金属一定有剩余,图2表示金属一定没有剩余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A溶于水时放热,且水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现红色,则A的化学式为       
(2)红色固体B 遇A的稀溶液能形成黄色溶液,其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3)C、D、E、F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中的一种,且每两种物质相遇,其现象如图所示:(提示:碱、盐溶于水参与反应;“---”表示不反应或无现象,“↑”表示气体,“↓”表示沉淀)C与F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当D、E相遇,且D过量时,会发生化合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①仪器的名称:①              
(2)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2,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        (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验该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                                           
(3)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老师用下图所示装置为同学们做了一个兴趣实验。已知装置B、C、D中依次盛有紫色石蕊试液、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和稀盐酸。
小资料:HCl气体极易溶于水。

(1)打开A中的玻璃塞和活塞,B中实验现象是                       。B中的现象不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原因是                        。C中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                                
(2)一段时间后,关闭A中的活塞和玻璃塞,打开弹簧夹K2及E中的玻璃塞和活塞,待足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流入锥形瓶后,立即关闭E中的活塞,并用弹簧夹K2夹紧橡皮管。C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解释C中呈现的现象的原因是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包白色的固体粉末,可能是NaHCO3、NaOH中的一种或二种,化学小组对其组成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资料:1.酒精灯加热温度约500~600 ℃;
2. NaOH 318.4℃熔化不分解,1390 ℃沸腾不分解;
3. Na2CO3+CaCl2→CaCO3↓+ 2NaCl
4. Na2CO3溶液呈碱性;CaCl2溶液呈中性
(1)完成实验报告的内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一定量的白色粉末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小烧杯中,至无气体产生时,停止加热
(小烧杯内盛有澄清的石灰水)
试管内壁有无色液滴,石灰水变浑浊,试管内剩余白色固体物质
 粉末中一定含有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取实验①所剩余白色固体少量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实验①所剩余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为确定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NaOH的方案是:取实验①所剩余白色固体少量,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工业上用石英(主要成分为SiO2)制备粗硅的反应为:SiO2+2C=Si+2CO↑,若得到28 g硅,需要碳多少g碳。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测定实验室一瓶放置已久的烧碱中NaOH含量,取50g的烧碱样品,溶于一定量的水得到200g溶液;再加入200g稀盐酸(足量)充分搅拌到不再放出气泡为止,称量溶液为395. 6g。计算:
(1)反应产生的CO2的质量为________g。
(2)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