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重庆]2012-2013学年重庆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初一上期中语文卷(第二组)

下列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    )

A.酝(liàng)亮(liáo)润(lǎng)抖(sǒu)
B.卖(lóng)黄(yùn)澹(dàn)发(xiào)
C.清(chéng)枯(hé)繁急管(xián)托(hōng)
D.应(hè )蓄(zhù)南(jì)蓝(zhàn )
来源:2012-2013学年重庆万州岩口复兴学校初一上期中语文试题(第二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问心无愧得失之患获益非浅心旷神怡
B.轻歌慢舞抖擞精神花枝招展繁华嫩叶
C.舒活筋骨决处逢生鞠躬尽粹抑扬顿挫
D.秋风萧瑟水何澹澹返老还童草长莺飞
来源:2012-2013学年重庆万州岩口复兴学校初一上期中语文试题(第二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沈阳的表演幽默搞笑,每每使大人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孩子更是笑得前俯后仰。
B.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C.他酷爱收藏,为了充实自己的“奇石王国”,他常常慷慨解囊,上门求购别人珍藏的奇石。
D.专家指出,日常体验式活动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
来源:2012-2013学年重庆万州岩口复兴学校初一上期中语文试题(第二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按照上下文连贯的要求,横线上应依次填入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有一颗感恩的心,会让我们的社会多一些宽容与理解,______________,多一些和谐与温暖,________________,多一些真诚与团结,_______________。

A.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少一些指责与误会,少一些欺瞒与涣散。
B.少一些指责与误会,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少一些欺瞒与涣散。
C.少一些欺瞒与涣散,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少一些职责与误会。
D.少一些职责与误会,少一些欺瞒与涣散,少一些争吵与冷漠。
来源:2012-2013学年重庆万州岩口复兴学校初一上期中语文试题(第二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11月4日,重庆400多万农民工度过了第一个自己欢乐的“农民工日”。
B.在学校举行的“五十米迎面接力”比赛中,我们班获得了一等奖,全班同学都感到很荣誉。
C.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而且能丰富人的感情。
D.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和使用语文不规范的现象。
来源:2012-2013学年重庆万州岩口复兴学校初一上期中语文试题(第二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仿照例句,完成下列仿写。
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语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_。
语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2-2013学年重庆万州岩口复兴学校初一上期中语文试题(第二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学常识填空。
《<论语>十则》是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部书,共20篇,是___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

来源:2012-2013学年重庆万州岩口复兴学校初一上期中语文试题(第二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探究下面的材料,说说你能获得什么启示。(5分)
伊索寓言中《农夫和鹤》说的是:一个农夫在他刚播种的耕地上,张着罗网,许多来吃种子的鹳雀被捉住了,当中还包括一只鹤。鹤的腿被网弄断了,他哀求农夫饶它一命:“主人呀,请你把我放了吧!我折断了腿,也够你可怜我的了,而且我并不是鹳雀,我是一只鹤,是一只性情温弱的鸟儿呀!你瞧,我多么孝敬我的父母,我天天为他们工作,再看看我的羽毛,和鹳鸟也完全不一样呢!”农夫大笑说:“你说的话也许不错,可是我只知道,你是和这些强盗似的鹳雀一起被捉到的,所以你应当和他们得到同样的命运。”
我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2-2013学年重庆万州岩口复兴学校初一上期中语文试题(第二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你漫步大街上,商店鳞次栉比,店名也各具特色。请列举一个你最欣赏的店名,并说说理由。(4分)
店名: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2-2013学年重庆万州岩口复兴学校初一上期中语文试题(第二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______________,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
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次北固山下》中,表新旧更替,时序变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雨寄北》中,表达离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题的一句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

来源:2012-2013学年重庆万州岩口复兴学校初一上期中语文试题(第二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人不知而不        愠: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学而不思则        罔: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诲知之乎          女: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知为不知,是也  知: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是借松柏之后凋说明什么道理?
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我们为人处世有什么启示?(3分)

来源:2012-2013学年重庆万州岩口复兴学校初一上期中语文试题(第二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请给这两段文字各拟一个小标题。
第一段小标题:______________       第二段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
文段中描写春花时,抓住了春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特征,可用成语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文中所描绘的春花。
作者写春花,既有实写,又有虚写,虚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6分)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2)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请你在第②段中选择你情有独钟的一句,说说你喜爱这句话的理由。
我最喜欢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2-2013学年重庆万州岩口复兴学校初一上期中语文试题(第二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头朝下的逃生者
①这是2004 年冬天发生在我们县城的一件真实的事情。
②一天早晨,城西老街一幢居民楼起了火。这房子建于20世纪40年代末,砖木结构,木楼梯、木门窗、木地板,一烧就着。顷刻间,整幢楼都被火海包围了。
③居民们纷纷往外逃命,才逃出一半人时,木质楼梯就轰地一声被烧塌了。楼上还有九个居民没来得及逃出来。下楼的通道没有了,在烈火和浓烟的淫威下,这些人只有跑向这幢楼的最顶层四楼。这也是目前惟一没被大火烧着的地方。
④九个人挤在四楼的护栏边向下呼救。消防队赶来了,但让消防队员束手无策的是,这片老住宅区巷子太窄小,消防车和云梯车都开不进来,灭火工作一时受阻。
⑤眼看大火一点一点地向四楼蔓延,消防队长当机立断:先救出被困的居民!没有云梯车,他只有命令消防队队员带着绳子攀壁上楼,打算让他们用绳子将被困的人一个一个地吊下来。两个消防队员遵命向楼上攀爬,但才爬到二楼,他俩借以攀抓的木椽被烧断了,两个人双双掉了下来。没有木椽就没有了附着点,徒手是很难爬上去的。就在这时,底层用以支撑整幢楼的粗木柱被烧得咯吱咯吱响,只要木柱一断,整幢楼就有倾塌的危险。
⑥什么样的救援都来不及了,现在被困的人惟一能做的,就是自己救自己了。   
⑦没有时间去准备,消防队长只好随手抓过逃出来的一个居民披在身上的旧毛毯,摊开,让手下几个人拉着,然后大声地冲楼上喊:“跳!一个一个地往下跳,往毛毯上跳!背部着地!”为了安全起见,他亲自示范,做着类似于背跃式跳高的动作。只有背部着地,才是最安全的,而且毛毯太旧,背部着地受力面大些,毛毯才不容易被撞破。
⑧站在四楼护栏最前面的,是一个穿着大衣的妇女。无论队长怎么喊叫,她就是不敢跳,一直犹豫着。她不跳,后面的人也没法跳,而每耽搁一秒,危险就增大一分,楼下的人急得直跺脚,只得冲楼上喊:“你不敢跳就先让别人跳,看看别人是怎么跳的。”那妇女让开了。一个男人来到了护栏边,在众人的鼓励下,他跳了下来,动作没有队长示范的那么规范,但总算是屁股着地,落在毛毯上,毫发无伤。队长再次示范,提醒大家跳的方式。接着,第二个人跳下来了,动作规范了许多,安全!第三个、第四个······第八个,都跳下来了,动作一个比一个到位,都是背部着地,落在毛毯上,什么事也没有。
⑨楼上只剩下一个人了,就是那个穿大衣的女人,可她仍在犹豫。楼下的人快急疯了,拼命地催促她。终于,她下定了决心,跨过护栏,弯下腰来,头朝下,摆了个跳水运动员跳水的姿势。队长吓了一跳,这样跳下来哪还有命在?他吼了起来:“背朝下!”但那女人毫不理会,头朝下,笔直地坠了下来.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只见她像一发炮弹笔直地撞向毯子,也许是受力面太小的缘故,毯子不堪撞击,嗤地一声破了,她的头穿过毯子,撞到了地面上。“怎么这么笨啊?前面有那么多人跳了,你学也应该学会了嘛!”队长慌忙奔了过去,他看到,那女人头上鲜血淋漓,已经气息奄奄.女人苍白的脸上露出了一点笑意,她抚了抚自己的肚子,有气无力地说:“我只有这样跳,才不会······伤到我的······孩子。”队长这才看出,这女人,是个孕妇。女人断断续续地说:“如果我不行了,让医生取出我肚子里的······孩子,已经九个月了······我没······伤着他(她),能活”所有的人顿时肃然起敬,人们这才明白,这女人为什么犹豫,为什么选择这么笨的跳下方式.她犹豫,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头朝下的方式跳下来,对她来说最危险,对她肚子里的孩子来说最安全!
⑩把最危险的留给自己,把最安全的交给孩子,这就是天底下的母亲时刻在做或者准备做的选择。
文章②至⑤自然段从哪两个方面渲染了当时形势的危急?
文章一直强调女人跳楼前犹豫,她为什么犹豫?根据文意说说你的理解。(2分)
她犹豫,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除集中笔墨写孕妇外,还描写消防队长及楼下人的急躁表现,这些描写有何作用?
描写是刻画人物的有效手段。试品味下面一句精彩的描写。
那女人头上鲜血淋漓,已经气息奄奄.女人苍白的脸上露出了一点笑意,她抚了抚自己的肚子,有气无力地说:“我只有这样跳,才不会······伤到我的······孩子。”
我的品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完本文,你的心灵是否为之震撼?请将你最想说的感恩、祝福或者真心的话语写到母亲节贺卡上,送给天下所有的母亲。

                  感恩母亲————我的贺卡
送给天下所有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2-2013学年重庆万州岩口复兴学校初一上期中语文试题(第二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作文。
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根据下列要求完成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
题目:不能没有你
题目:假如我是____________

来源:2012-2013学年重庆万州岩口复兴学校初一上期中语文试题(第二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