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辽宁]2013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化学试卷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多用电子邮件、MSN、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属于“低碳生活”方式
B.我国神九三位宇航员所穿航天服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的,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棉花、蚕丝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D.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时释放的2种放射性同位素131I与137Cs的中子数不等
来源:2013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①混合物:盐酸、氯水、水银         ②化合物:CaCl2、NaOH、HD
③电解质:胆矾、冰醋酸、氧化铝     ④同素异形体:C60、金刚石、石墨
⑤放热反应:盐酸与氢氧化钠、碳与二氧化碳高温化合成一氧化碳、甲烷燃烧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④⑤
来源:2013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足量S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

A.H+、Br -、Fe2+、SO42— B.NH4+、CO32—、NO3、SiO32—
C.Na+、S2—、OH、AlO2 D.Fe3+、Cl-、Ba2+、Al3+
来源:2013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A.配制一定浓度硫酸
B.制备少量氨气
  C.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D.制备少量氧气

 

来源:2013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反应与有机物官能团性质无关的是 

A.葡萄糖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
B.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一氯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二氯甲烷
D.钠放入无水乙醇中放出氢气
来源:2013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0.2 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Na+的数目为0.4NA
B.0.1 mol Fe参加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一定是0.3NA
C.15.6 g Na2O2与过量CO2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4NA
D.标准状况下22.4 L CH4和C2H4的混合气体所含氢原子数为4NA
来源:2013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方法合理的是

A.可用水鉴别己烷、四氯化碳、乙醇三种无色液体
B.油脂皂化后可用渗析的方法使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充分分离
C.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D.为准确测定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所用酸和碱的物质的量应相等
来源:2013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①热稳定性:H2O>HF>H2S       
②熔点:Al>Na>K
③ⅠA、ⅡA族元素的阳离子与同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④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⑤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⑥已知H2SO4(aq)+2NaOH(aq)=2H2O(l)+Na2SO4(aq)△H= -114.6kJ·mol1 则中和热为57.3kJ·mol1
A.②④⑥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①③⑤

来源:2013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钙溶液加到醋酸中:Ca(HCO3)2+2CH3COOH===Ca2++2CH3COO-+2CO2á+2H2O
B.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Fe3++3H2OFe(OH)3(胶体)+3H+
C.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l2:2Fe2++Cl2====2Fe3++2Cl-
D.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2HCO3-+Ba2++2OH-====BaCO3â +2H2O+CO32-
来源:2013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PH=1,c(Al3+)="0.4" mol·L-1,c(SO)="0.8" mol·L-1,,c(K+)为

A.0.15 mol·L-1 B.0.2 mol·L-1 C.0.3 mol·L-1 D.0.4 mol·L-1
来源:2013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某著名制药企业使用工业明胶制造有毒胶囊,其中铬元素含量超标。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与脂类代谢有密切联系,能增强人体内胆固醇的分解和排泄,但铬过量会引起污染,危害人类健康。不同价态的铬毒性不同,三价铬对人体几乎无毒,六价铬的毒性为三价铬的100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污水中的Cr3+在溶解的氧气的作用下可被氧化为Cr2O72—
B.K2Cr2O7可以氧化乙醇,该反应可用于检查酒后驾驶
C.在反应Cr2O72—+I+H+→Cr3++I2 +H2O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D.发生铬中毒时,可服用维生素C缓解毒性,因为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来源:2013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氯化二硫(S2Cl2)是广泛用于橡胶工业的硫化剂,其分子结构如右下图所示。常温下,S2Cl2遇水易水解,并产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S2Cl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2S2Cl2+2H2O=SO2↑+3S↓+4HCl
B.S2Cl2分子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C.S2Br2与S2Cl2结构相似,熔沸点:S2Br2>S2Cl2
D.
来源:2013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把a L 0.1 mol/L 的CH3COOH溶液与b L 0.1 mol/L的 KOH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中一定存在:c (K+)+ c (H+) = c (CH3COO) + c (OH)
B.把0.1 mol/L 的NaHCO3溶液与0.3 mol/L 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一定存在:c (OH) >c (Ba+)>c (Na+)> c (H)
C.向1 mol/L 的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由于CH3COONa水解显碱性,所以溶液的pH升高
D.常温下,在pH=3的CH3COOH溶液和pH=11的NaOH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来源:2013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3月15日,CCTV-1在3·15特别行动节目中,曝光了双汇在食品生产中使用“瘦肉精”猪肉,一时间市场哗然。“瘦肉精”又称克伦特罗,其结构简式如右图。下列有关“瘦肉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分子式为C12H17N2Cl2O
B.它含有氨基、氯原子、碳碳双键等官能团
C.1mol克伦特罗最多能和3 molH2发生加成反应
D.一定条件下它能发生水解反应、酯化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加聚反应等
来源:2013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工业以CaO和硝酸反应制Ca(NO32·4H2O晶体,为确保制备过程既不补充水分,又无水剩余,则应选用的硝酸质量分数为                                                       

A.30% B.70% C.63% D.84%
来源:2013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O2 + 2H2O + 4e="==" 4OH
B.a极是铁,b极是铜时,b极逐渐溶解,a极上有铜析出
C.a极是粗铜,b极是纯铜时,a极逐渐溶解,b极上有铜析出
D.a、b两极均是石墨时,在相同条件下a极产生的气体与电池中消耗的H2体积相等
来源:2013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图①表示向含Mg2、Al3、NH4的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沉淀的量与NaOH的体积的关系图。则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Mg2):n(Al3):n( NH4)=2:1:2
B.图①中使用的NaOH的浓度为2 mol·L1
C.图②中物质A反应生成物质C,△H>0
D.图②中曲线表示某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若使用催化剂,E值会减小
来源:2013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反应的产物中,有的有同分异构体,有的没有同分异构体,其中一定不存在同分异构体的反应是 

A.异戊二烯()与等物质的量的Br2发生加成反应
B.邻羟基苯甲酸与 NaHCO3 溶液反应
C.甲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硝化生成一硝基甲苯的反应
D.2—氯丁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HCl分子的反应
来源:2013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J、M、R、T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J、R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已知J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J
 
 
 
 
R

  
A.  J和氢组成的气态氢化物分子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
B.  M单质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其中只有水做氧化剂
C.  R、T两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T的气态氢化物更稳定
D.  J、M、R、T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TO4

来源:2013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0.51 mol铜与250 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 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中加入300 mL5 mol/L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 全部转化成沉淀。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反应中转移电子1.0 mol B.产生NO2气体0.26 mo1
C.原HNO3浓度为8.0 mol/L D.原HNO3浓度为6.0 mol/L
来源:2013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A、B均为固体,其中B为固体单质。下图可用于工业生产液体F,F的消费量常被视为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回答下列问题:

(1)A由两种元素构成,原子个数比为1:2,D为红棕色固体,A的化学式                  
(2)写出D与铝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反应②是可逆反应,在2 L的密闭容器中投入4 molC和3 molX,10分钟后反应达到平衡,平衡时混合气体共6 mo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10分钟内,X的平均速率是0. 1mol/( L·min)
B. 在工业生产中可以通过增加X的量来提高C的转化率
C.当C和X的消耗速率比为2:1时,标志着反应达到平衡
D.平衡时C的转化率是50%
(4)写出标准状况下2.24L气体C与0.15mol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来源:2013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1)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资料显示:Ca(ClO)2 +CaCl2+2H2SO42CaSO4+2Cl2↑+2H2O。某学习小组利用此原理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气并探究其性质。

①在该实验中,甲部分的装置是               (填字母)。

②乙装置中FeCl2溶液与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证明FeCl2与Cl2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方法是                           
③丙装置中通入少量Cl2,可制得某种生活中常用的漂白、消毒的物质。已知碳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则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④该实验存在明显的缺陷,改进的方法是                          
(3)为测定漂白粉中Ca(ClO)2的质量分数,该小组将2.0 g漂白粉配制成250 mL溶液,取出25 mL并向其中依次加入过量稀H2SO4、过量KI溶液,完全反应后,再滴入0.1 mol/L Na2S2O3溶液:2Na2S2O3+I2 ="==" Na2S4O6+2NaI,共消耗20 mL Na2S2O3,则漂白粉中Ca(ClO)2的质量分数为    

来源:2013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某次发射火箭,用N2H4(肼)在NO2中燃烧,生成N2、液态H2O。已知:
N2(g)+2O2(g)=2NO2(g)   △H1=+68kJ/mol   
N2H4(g)+O2(g)=N2(g)+2H2O(l)  △H2=-534kJ/mol
请写出该次发射火箭时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数据:

温度/℃
25
t1
t2
水的离子积常数
1×1014
a
1×1012

若25<t1<t2,则a               1×1014(填“>”、“<”或“=”);    
t2℃下,某Na2SO4溶液中c(SO)=5×104 mol·L1,取该溶液1 mL加水稀释至10 mL,则稀释后溶液中c(Na)∶c(OH)=     
(3)牙齿表面由一层硬的、组成为Ca5(PO4)3OH的羟基磷灰石保护着,它在唾液中存在平衡:Ca5(PO4)3OH(s)5Ca2(aq)+3PO(aq)+OH(aq);Ksp=2.5×1059。进食后,细菌和酶作用于食物,产生有机酸,这时牙齿就会受到腐蚀,其原因是         
已知Ca5(PO4)3F的Ksp=2.8×1061,比Ca5(PO4)3OH质地更坚固。请写出当牙膏中配有氟化物添加剂后能防止龋齿的原因: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及简要的文字解释)
(4)一定条件下,某密闭容器中N2O4和NO2的混合气体达到平衡时, c(NO2)=0.50mol/L、c(N2O4)="0.125" mol/L。则2NO2(g) N2O4(g)的平衡常数K=               。若NO2起始浓度为2 mol/L ,相同条件下,NO2的最大转化率为          

来源:2013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Ⅰ.食品保鲜膜按材质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PE和PVDC是安全的。PVC被广泛地用于食品、蔬菜外包装,它对人体的潜在危害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产品中氯乙烯单体残留量(氯乙烯对人体的安全限量标准为小于1 mg/kg),二是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加工助剂的种类及含量。现行国际标准和我国国家标准都允许限量使用己二酸二辛酯(即DOA)作为增塑剂(不超过35%)。化学工作者和广大消费者十分关注聚氯乙烯(PVC)保鲜膜的安全问题。PVC保鲜膜的安全隐患主要来自于塑料中残留的PVC单体以及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增塑剂DEHA。
(1)工业上用乙烯和氯气为原料经下列各步反应合成PVC:

乙是PVC的单体,其结构简式为   ,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 ____
(2)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是国家标准中允许使用的增塑剂之一,邻苯二甲酸酐()  是制造DOP的原料,它跟过量的甲醇反应能得到另一种增塑剂 DMP(分子式为C10H10O4),DMP属于芳香酸酯,其结构简式为           
(3)在适当的条件下,DMP经反应可得到芳香族化合物A(C8H6O4),1mol A与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可放出CO2气体44.8L(标准状况下),1mol A在一定条件下和1 mol B反应生成 1 mol C和2 mol H2O,C的分子式为C10H8O4,请写出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A的同分异构体有很多,请写出任意一种既属于羧酸又属于酯的芳香族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Ⅱ.某可降解塑料的单体为D,经测定D的相对分子质量在90~120之间,其中含碳的质量分数为46.2%,含氢的质量分数为7.7%,其余为氧。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分子式为            
(2)1molD与足量NaHCO3反应得到22.4L(标准状况下)CO2,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得到22.4L(标准状况下)H2。则D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           
(3)在一定条件下,D可发生反应生成五元环,则D的结构简式为        
(4)一定条件下D聚合成可降解塑料的化学方程式为                          

来源:2013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