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黑龙江省“五校联谊”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大运河保护迫在眉睫
长达一千多公里的京杭大运河,与绵延的万里长城,作为举世闻名的古代中国人创造的伟大工程,都是华夏民族的历史丰碑和永远的骄傲。长城早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跻身于《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大运河的文物保护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大运河在广开海运之前是我国古代的一条重要交通命脉,开凿运河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进行沟通交流。大运河在开凿过程中利用了春秋时代吴王夫差开通的邗沟,在隋炀帝时最终完成,唐宋繁盛一时,元代截弯取直,明清屡加疏通。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大运河一直是一条南粮北运、商旅交运、水利灌溉的生命线。大运河涉及黄河与长江这两个古代文化、文明的核心地区,连接着燕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等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区域,其沿岸是古代中国人口集中、文化遗址密集的地区。各个时代,大运河贯穿之地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古迹,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其文物价值与意义非同寻常。不仅如此,大运河在开凿的长度、年代上还创下了傲视环宇的纪录,特别是沿岸几十座城市有着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韵,保存了极其特色的内河文化。
但是,作为华夏先民智慧与创造力结晶的大运河,至今未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法规肯定和保障它的历史地位。
大运河的保护现状确定令人忧虑。除千百年来河堤决口、泥沙淤塞、水量匮乏等自然原因外,更有乱开支渠、截流用水、管理不善等人为因素。由于不少河段利用了天然湖泊和自然河流,很多人认识不到大运河也是文化遗产或文物古迹;而出于局部利益考虑随意改拆遗存的现象时有发生,分省分段的管理体制也使大运河的保护无法形成综合性的全盘规划。
大运河虽然历尽沧桑,却衰而未亡,江南河段仍然泽被今人;已开工的南水北调工程也涉及到大运河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因此,亟需通过文物调查与文化保护研究。提交完整的大运河总体调研与保护报告。
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载体和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大运河及其沿岸相关古迹不仅应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得到有效保护,而且也应作为一个整体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从原文看,下列关于大运河保护迫在眉睫原因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河堤决口,泥沙淤塞,河段缺水,大运河已经是衰败不堪。
B.乱开支流,截流用水,管理不善,大运河的保护现状令人忧虑。
C.出于局部利益的考虑,大运河沿岸的文物古迹常被随意改拆。
D.分省分段的管理,使大运河的总体调研与保护报告无法提交。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大运河实际上连结中国古代几个重要文化区域的桥梁和纽带
B.从开凿时间和规模上看,大运河是世界同类工程所无法企及的。
C.部分河段借用湖泊和河流,影响到大运河的文化遗产地。
D.大运河的文物价值至今没有得到专门的法律法规的肯定和保护。

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将有利于提升沿岸文物古迹的文化价值,传扬其“古代文化长廊”的美誉。
B.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大运河将更有利于沟通交流,昔日南粮北运、商旅交通的胜景将得以恢复。
C.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将有利于大运河沿岸文物古迹的保护,从而加速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进程。
D.申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以后,历史上极具内河文化特色的大运河将会呈现出新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韵。
来源:2010年“五校联谊”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膑生阿、鄄之间,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①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②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收,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太史公曰:“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语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孙子筹策③庞涓明矣,然不能蚤救患于被刑。……悲夫!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注:①趣:同“趋”,趋向,奔赴。 ②白:刮去树破使白木露出。 ③筹策:谋划。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去:离开
B.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疾:嫉妒
C.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期:希望
D.见白书,乃钻火烛之烛:照亮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素悍勇而轻齐 /蟹六跪而三螯
B.遂成竖子之名 /古之人不余欺也
C.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孙膑以此名显天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孙膑精通兵法,善于扬长避短,因势利导,指挥作战常常智胜敌手,深得齐将田忌重用。在马陵之战中,他用减灶的计策诱敌深入,大破魏军,名扬天下。
B.庞涓曾与孙膑同学兵法,后来做了魏惠王的将军,因忌恨孙膑,设计断其双足。在马陵之战中,庞涓在消灭齐军士卒过半的情况下,终因过于自信,兵败自刭。
C.马陵之战可以说是一场心理战争。孙膑紧紧抓住魏军凶悍勇猛,一向瞧不起被称为胆小怯弱的齐兵的心理,精心策划,巧设埋伏,终于计胜庞涓。
D.本文通过马陵道智斗庞涓的故事,充分表现了孙膑过人的智谋和卓越的战略战术思想。他的《孙膑兵法》为后世传诵,成为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著作。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译文: 
(2)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译文:

来源:2010年“五校联谊”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点绛唇·途中逢管倅 
         赵彦端
憔悴天崖,故人相遇情如故。别离何遽,忍唱《阳关》句!
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愁无据。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
本词上片用了什么典故?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
结合全词谈谈对“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的理解?

来源:2010年“五校联谊”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定风波》)
(6)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来源:2010年“五校联谊”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哑     女
张玉庭
  风狂,雨猛,浪高。
  洪峰刚到,奉命抢险救人的解放军就开进了村子,哑女被解放军救了出来。
  那肯定是个挺结实挺腼腆的小战士,她能感觉到。比如,那小战士刚碰到了她的手,就触电似的猛地把手缩了回去。然后才一把握住了她的手,稍稍迟疑了一下,把她背了起来,转身就走。
  小战士的肩膀宽宽的,小战士的双手把她箍得紧紧的。
  她知道小战士极累,眼泪刷地流了下来。在小战士那宽厚的背上,她觉得特别安全,她特别想用哑语说声“谢谢”。可是不行,她没法比画,也不能动手比画:一是水流特急,不敢松手;二是即便她比画了,那小战士也看不到。
  她急得直叹气,眼泪汩汩地流成了河。
  水很急,小战士深一脚浅一脚地往村头的高地上趟,她能感到小战士踉跄的脚步,她特别想下来,可是不敢。
  洪水太猛,浪头太大。
  她能感到小战士急促的呼吸,一心疼,泪水也就变成了滚滚的瀑布。
  突然,她仿佛想到了什么,瞄准小战士宽宽的左肩膀,狠狠地咬了一口。
  小战士抖动了一下,但很快,又牢牢地站稳了。然后小心翼翼地趟着水,一步一挪,直把她背到了高地。她特别想看看小战士的脸,可小战士头也没回,一转身便冲进了激流中。她赶紧伸出右手,一遍,一遍,把小战士留在地上的脚印量了又量。
  第二天,水退了不少,战士们就要走了。堤坝上军旗飘飘。军旗下是一排铁打的兵。
  突然,就在部队迈步开拔的一刹那,哑女一个箭步冲了上来,泪汪汪地拦住了他们。
  首长惊呆了,看了看她,意思是:“怎么?有情况?”
  哑女也就红着脸,哭着,极认真地用手比画着,描绘着那个小战士的模样。
  首长明白了三分,又问了问村主任,就立刻猜到了哑女的心意。他威严地看了看他的战士,然后下了道命令:“昨天进小王庄抢险的战士,立刻出列。”
  一排战士站了出来,全是宽宽的肩,就像一座长城。
  哑女却泪汪汪地看看首长,红着脸,求救似地指了指自己裸露出的肩膀。
  首长又下了道命令:“解开上衣!把肩膀露出来!”
  于是哑女上前,小心翼翼地看,小心翼翼地找。突然,她一把搂住一个腼腆的小战士,泪水又一次流成了瀑布。
  在小战士宽宽的左肩上,有一排细细的牙印。
  小战士的脸刷地红了!哑女却突然不再害羞,她泪汪汪地抚摸着那排牙印,轻轻地帮小战士扣上了衣扣,然后走到小战士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
  小战士的脸更红了。
  自然,也就在这一天,小战士得到了一双绝对合脚的布鞋,那是哑女熬了一个通宵,眼里旋着泪花花,一针一线为他做的……
“突然,她仿佛想到了什么,瞄准小战士宽宽的左肩膀,狠狠地咬了一口。”你认为“哑女”主要想到了什么?她为什么“狠狠地”“咬了”小战士“一口”?
  答:__________________
“一排战士站了出来,全是宽宽的肩,就像一座长城。”哑女要寻找解救自己的“小战士”,为什么“一排战士站了出来”?小说多次写到“宽宽的肩”,其寓意是什么?“就像一座长城”的本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鉴赏小说的自然环境描写(提示:从多角度写景和写景的作用等方面作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一句话概括这篇小说表现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洪峰刚到,奉命抢险救人的解放军就开进了村子”,这不仅表现人民军队训练有素和雷厉风行的作风,尤其表现了人民军队抢险救人的迅速和人民军队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B.这篇小小说主要由两个故事情节构成:一是“小战士”救“哑女”,表现人民军队爱人民;二是“哑女”寻“小战士”,表现人民军队人民爱。
C.作品对“哑女”和“小战士”没有作任何语言描写,表明“哑女”和“小战士”都无话可说。
D.这篇小说所塑造的“哑女”聪明善良纯朴却又有些故作多情,而“小战士”结实腼腆也很威武,却又有不懂生活情趣的问题。

  E、这篇小小说构思精巧,先写解放军在抢险中救了哑女,然后补叙小战士救人的过程,再接着顺叙哑女被救后寻找小战士的情景,最后写哑女为小战士做了一双合脚的布鞋。故事结构严谨,布局详略有致,主题鲜明,人物栩栩如生,情节真实而感人。

来源:2010年“五校联谊”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李彦宏告诫跃跃欲试的年轻人:一定要有向前看两年的眼光。跟风、赶潮流,你吃到的很可能是剩下的残羹冷炙。
B.平儿明知是谁偷了茯苓霜,但投鼠忌器,怕伤了那主人探春的体面,所以不愿去起赃。
C.毕业后我们各奔东西,多年没有见面,想不到这次在杭州能与你萍水相逢。
D.这座破旧的庙宇如今装修一新,看起来古朴庄严,气宇轩昂。
来源:2010年“五校联谊”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祖国统一、民族和睦、社会稳定,是包括新疆同胞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意愿,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所在。任何制造事端、图谋分裂,是全国各族人民所不允许的。
B.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读日”。
C.经过几年试行,实践证明,颁发《考试说明》有利于实现考试的科学化、标准化,也有利于考生复习备考,减轻不必要的负担。
D.2010年的校园招聘大战已初露端倪,专家认为,是否具备充足的“职业筹码”将逐渐成为大学生们求职获胜的关键。
来源:2010年“五校联谊”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以苏东坡之才,治国经邦都会有独特的建树,他任杭州太守期间的政绩就是明证。
可是,他毕竟太富于诗人气质了,禁不住              ,结果总是得罪人。他的诗名              ,但他的五尺之躯                          ,他都照例不受欢迎。
① 有感便发,不平则鸣 ②不平则鸣,有感便发
③ 流芳百世,冠绝一时  ④ 冠绝一时,流芳百世
⑤却容不了当权派 ⑥却见容不了当权派
⑦ 无论同党秉政,还是政敌当道 ⑧无论政敌当道,还是同党秉政       

A.② ③ ⑤ ⑧ B.① ③ ⑥ ⑦ C.① ④ ⑥ ⑧ D.② ④ ⑤ ⑦
来源:2010年“五校联谊”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你根据下面的情境合理想象,补充火柴和凸透镜的对话。
实验室里,火柴点燃了酒精灯。
火柴得意地对凸透镜说:“                                         。”
正说着,火柴不经意地碰在装着白磷的玻璃瓶上,火焰熄灭了。
凸透镜望了火柴一眼,默不作声地对准瓶子里的白磷,不一会儿就燃起了火苗。
凸透镜诚恳地对火柴说:“                                   。”

来源:2010年“五校联谊”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语言运用题
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两句话,修辞、句式必须和所给句子相同。(字数不要求统一)
文学家的鲁迅,是长空雁群中的一只头雁,鸣叫唤醒腐朽文化下的愚昧国民;
思想家的鲁迅,                                                
革命家的鲁迅,                     ,                           。

来源:2010年“五校联谊”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8年9月2日17时,台湾著名散文家林清玄做客新浪读书《文坛开卷》直播室,就其新书《平常茶 非常道》及写作背后的故事与网友交流:
网友:您的新书现在主要是跟茶、跟人生有关,您说这本书要50岁以后才能写出来,此时的心态跟青年时期相比,您有了什么样的变化。
林清玄:当然不同,当我们讲到茶和人生的时候,有些人说为什么要拿茶来比喻人生,我说你现在要喝茶,把茶放在杯子里,要用滚烫的开水烫,烫了之后茶水才有味道。像我50岁,已经经过很多开水烫过了。年轻的时候你还没有被烫过,你不知道人生的味道是什么。泡了茶之后,它会三起三落,起的时候像万里飘萍,落下去是刀枪林立,每一根都像刀枪。人生也像这样三起三落,起来的时候很成功,万里飘萍,掉下去刀枪都刺在你的背上。
当你经过这些锻炼以后,有一天你说:“我好像对人生的这些痛苦、烦恼、快乐都有一些更深的觉察。”这跟茶其实一样,茶也是经过飘起以后降落,来显现出它的滋味······所以,为什么50岁才能写这样的书,因为20岁还没有被烫过。
林清玄的一番话告诉我们:人生如茶,只有经过开水之烫,才更有味道。
要求:选准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来源:2010年“五校联谊”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