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浙江]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
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③智者学派的主张
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来源: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来源: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庄园经济力量强大 B. 自给自足程度很高
C. 草市交易十分发达 D. 生产经营活动广泛
来源: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外国学者在研究唐代人口时,引李白诗句"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证唐代邯郸人口殷盛。有学者则指出李白用的是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秦人胜,坑杀赵兵四十万的典故。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 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其诗不足为信
B. 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意见具有权威性
C. 外国学者以诗证史,研究方法令人耳目一新
D. 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但必须详加考辨
来源: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康熙南巡时亲赴曲阜,在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后,听孔子后裔孔尚任讲儒家经典,嗣后又破格授予其国子监博士。这些举动表明康熙 
①崇尚儒家文化
②着力提升满族文化
③延揽汉族文士
④努力缓和民族矛盾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来源: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

A.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 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C. 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 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
来源: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七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的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1937.7~1944)。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大后方七省开办工厂的速度逐年递增
B.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大后方工业发展迅速
C. 大后方和沿海工业比例发生很大变化
D. 大后方工厂开办的主要原因是抵制日本的经济侵略
来源: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报载,武汉工人提出"车间就是战场,工人就是战斗员,开快机器,多做一件活,就等于于多消灭一个敌人";鞍山钢铁厂工人"把行李搬到工厂,昼夜守护在高炉旁……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先后生产了大批军锹、军镐、炮弹钢、副油箱等,并不断改进技术,提高质量"。上述场景出现在

A. 抗日战争时期 B. 解放战争时期 C. 抗美援朝时期 D. 大跃进时期
来源: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古代,通才式的大师频出,而进入近代后此类大师越来越少。一般认为,达•芬奇是"最后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其重要原因是

在人类历史上,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偶然性 古人的成就达到相当高度后,后人很难超越 古代学者少,评价目标集中;近代以来学者多,大师难以被公认 近代以来的科学把研究对象分为不同领域分门别类加以研究
来源: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A.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B.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C. 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 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来源: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漫画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不能读出的是

A. "霸王行动"开始,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B. 盟军登陆西西里岛,墨索里尼政府垮台
C. 被困于突尼斯的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争结束
D.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库尔斯克战役沉重打击德国
来源: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学习《历史》必修二后,为巩固所学知识,概括里根政府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作诗一首。后发现其中有一句不妥,它是

A. 亦滞亦胀凯失灵(凯,指凯恩斯主义)
B. 紧缩货币出新招
C. 减税减支零通胀
D. 又陷"四高"难逍遥("四高",指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
来源: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碰撞、交融,不断走向新的"解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在此时代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几乎同时产生于中国、印度与 西方,而他们互不知晓。
--摘编自雅斯贝斯《哲学导论》
材料二 
李贽: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顾炎武: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王夫之: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李贽《藏书》、顾炎武《亭林文集》、王夫之《思问录》
材料三 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结合所学,指出"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家孔子、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学术史上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
(3)材料三中"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的思想家是谁?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是什么?概述严复在宣传维新理论上的贡献。

来源: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去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不少学者注重从世界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研究中国史上的这一重大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8年11月,威廉率1万多军队在英国登陆。詹姆斯二世召集大批军队,但当威廉的军队登陆后却未去指挥。众叛亲离之际,他在12月10日逃往法国。
--摘编自吴于廑等 《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1688年革命)真正"光荣"的地方:它是不流血的,它无须乎内战、屠杀、放逐或报复……往日国王及国会间糜费精神的竞争今改为两者之合作,而国会则占着上风。
--屈勒味林《英国史》
材料三 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背景资料

中国
清朝(1644-1912);中华民国(1912-1949)
日本
明治天皇(1868-1912在位);大正天皇(1912-1926在位)
印度
1849年英国殖民者占领全境;1947年成立印度自治领
阿拉伯
16世纪起为奥斯曼帝国统治;19世纪英国侵入;20世纪20-30年代开始独立
土耳其
奥斯曼帝国(14世纪-1922);土耳其共和国(1923-)
伊朗
卡扎尔王朝(1796-1925);巴列维王朝(1925-1979)

--据《辞海》等整理
(1)中华民国建立时,除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地外,世界上的共和国制国家寥寥无几。写出当时西方两个共和制大国国名的全称并简要评价其宪法。
(2)辛亥革命中没有流太多的血,这令人想起世界近代史上的"光荣革命"。请根据材料一、二,并综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的历史事实,并思考该事件为何被称为"光荣革命"。
(3)充分利用本题提供的所有线索,结合所学知识,论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来源: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