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011-2012学年浙江省绍兴地区初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迎着和煦的春风,我们开启了新的语文学习之旅。在旅途中,我们结识了说话yì( )扬顿挫的藤野先生,目光xī( )利的托尔斯泰;我们为昔日的生命绿洲变成gē( )壁荒滩而痛心遗憾,我们为旅鼠的集体自杀而陷入迷wǎng( )的深思……一道道精神美味,一次次精神探险,让我们在语文的乐园中流连忘返。
按课文原句填空
,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卅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登飞来峰》中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名句是 , 。
“送别”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写作题材,请写出两句与送别有关的诗句。(要求前后联续的两句) ,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他很讲义气,很有良心,每次帮助他人后都沾沾自喜。 |
B.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 |
C.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莫衷一是。 |
D.经过大家一番苦心孤诣的开导,他终于明白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
根据下面句意,选择句序排列最合理的一项填在括号内。( )
①所以,诗人写道:“春色先以柳荫归”,“春风杨柳万千条”。
②你看,在那冰雪初融的时候,不是暗暗泛青的芽首先把春意带到人间吗?
③在北方广大地区,感受春意最早的乔木是垂柳。
④你再看,大多数树木久睡刚醒,而垂柳已将粒粒柳芽抽成万条柳丝。
⑤它那轻盈婆娑的树姿,那迎风摇摆的树枝,那青翠欲滴的细叶,不仅为桃杏增添了色彩,还给人们送来了春的气息。
A.③②④⑤① | B.⑤①②④③ | C.③②④①⑤ | D.②④③⑤① |
今年的 5月8日是母亲节,班里准备在这天召开班会,班会的主题是“感谢母亲”。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老师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了这样一份调查结果统计表
项目 |
小学生 |
初中生 |
高中生 |
祝福母亲生日的 |
54% |
66% |
91% |
祝福同学生日的 |
56% |
86% |
92% |
差值 |
2% |
20% |
1% |
①用简要的文字概述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②作为初中生的我们,请根据表格内容,谈谈你的感受:
主持人要求每位同学说一句祝福母亲的话,并准备编辑成册,请你为这个册子设计一个好听的名字并说明这样取名的理由。
名著阅读。
这一夜我的睡眠很不好,希望和恐惧轮流地在我心中转来转去。我起来好几次……最后可纪念的8月19日那天,早晨六点,客厅门打开,尼摩船长进来,他对我说:“到自由通行的海了!”
上面文字出自名著《 》,尼摩船长的话表明此时他们已经摆脱困境,他们遇到的这个困境是: 。
阅读理解。
古藤
王剑冰
A翻下来,腾挪上去,再翻下来,再腾挪上去,就像临产前的巨蟒,痛苦地不知如何摆放自己的身体。又似台风中的巨浪,狂躁不安地叠起万般花样。
这该是多少藤的纠缠啊!洋洋洒洒不知多少轮回。可主人说这只是一棵腾时,我吃惊了。怎么能是一棵藤呢?但它确实是一棵藤,一棵独立的藤,学名叫“白花鱼藤”,属稀有的物种。
好美的名字,有色有形,诗意盎然。
这棵藤距离何仙姑家庙不远。说它沾了何仙姑的仙气,或何仙姑沾了它的仙气也未可知。《仙佛奇踪》说:何仙姑为广州增城何泰的女儿,生时头顶有六条头发,经常在山谷之中健行如飞。传说武则天曾遣使召见她去宫中,入京的途中何仙姑突然失踪,之后白日成仙。这之后还有人为吕洞宾与何仙姑罩上了感情色彩,说何仙姑成仙返回家乡,在家庙的树林里乘凉,师傅吕洞宾欣然而往,匆忙间用神仙拐杖叉住了何仙姑的绿丝带,何仙姑掩面飞往天庭,吕洞宾丢掉拐杖去追何仙姑。于是,仙姑的绿丝带化作了盘龙古藤,吕洞宾的神仙拐杖也变成了支撑古藤的大树。当然这只是传说,但我仍然会在恍惚间把这藤想成是何仙姑长长的六条头发。
我敬慕地站立着,品读着这棵意象万千的古藤。
它一定受过无尽的苦痛。风雨剥蚀过它,雷电轰击过它,战火侵袭过它,它依附的大树,长大,长高,长老,直到一个夜晚轰然倒塌。那伤感的声音,把一棵藤的后半生弄得不知所措。现在那棵树只剩下一段冒出地表的枯树桩。
藤,身子一半已朽,一些枝条乱于风中。
藤,要么死亡,要么活着。
没有依托就不再存有想法,就像失去娘的孩子,自己为自己做桩,自己为自己相绕,直立而起,倒下,再直立。藤留下坚毅、痛苦、挣扎的过程。1300年的风霜雨雪,把它变成根,变成树,变成精。
B藤,木的典范、水土的凝铸、生命的阐述。像不羁的狂草,有重笔有轻染,有淋漓的汁点。
因而也就想到,一位90高龄的书法家出席一个集会,有人上前搀扶说,您老气色不错啊。老人说,色没有了,气还有。而看这藤,乃真气色。据悉,藤依然6月开花如瑞雪,而后还结果,花开季节,芬芳遍地,香气袭人。那该是多么迷人的意境啊!
人其实同藤一样,从一点点爬起,活得不知有多艰难。要依靠亲人,依靠师长,依靠领导,依靠社会。要学着做人,学着生活,学着应付,学着面对。
见过一些社会底层的老人,这些人多是农家人,田间里辛劳一生,慢慢地累弯了腰,在墙角路边聊度余生,那腰也就更像一棵藤。我还在医院里看到一个老态女子,弯了的腰使头几乎垂于地面,走路时双手撑在脚上,脚挪手也挪,身子像个甲壳虫。如果不是住进了产房,你几乎忽略了她是一个女人。可她确确实实地生出了一个孩子,成为一个母亲,那是个大胖小子呢。这个枯藤一般瘦弱的女人,总是弯曲着身子,幸福地搂着她的白胖的儿子,那是她身上滋长出的嫩芽,是她生命的又一次接续。她不需要谁的同情与搀扶,她诠释了一个生命。
我们试图找到白花鱼藤的起点与终点。很多的人绕来绕去,终不得结论。它没有根吗?没有头吗?也许真的就找不到答案了,它不再靠根活着,不再靠头伸展,只要生命在体内一息尚存,就以藤的个性,滋生、蔓延、上升、翻腾。
很多人开始同这棵藤照相合影,但总是找不到合适的角度,它真不同于一棵树、一束花。有的干脆坐在了它弯曲的躯干上,于是又有一些人坐着或趴上去,我真担心它那枯老的身子会突然颓毁。但藤承受住了,为了我们的某种满足。
我们热热闹闹地走后,它还将留在那里,守着它的岁月,守着它的孤独。当然也守着它倔强的形象,被人凝注,被人思索,被人景仰。
(选自《人民日报》)
“我敬慕地站立着,品读着这棵意象万千的古藤”在文中作者主要“品读”了古藤哪些意象?
联系上下文,说说“可主人说这只是一棵藤时,我“吃惊了”,“我”为什么“吃惊”?(2分)
本文很多精彩的句子,请在画线的A、B两处选择一句作点评。
本文主要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你能说说作者通过古藤的形象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
琴 声
有一种琴声,是注定难忘的。
那个冬日,我新到山中的学校,异常烦闷。忽然听到清脆的风琴声,那么流畅,那么活泼有力,那么振奋人心!我的心怒放了,痴想:那一定是春姑娘一样的妙手在弹琴,那披肩的秀发随着忘我的微晃而陶醉,那曳地的长裙如花颤动……
经不住琴声的诱惑,我推开一间小屋的门,竟是个老太婆!驼背白发,手似松根。她一手挽着外孙女,一手流利地弹奏,满脸菊花般的微笑拂去我的惊疑。多么年轻的心!
后来我得知她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老伴曾被错批错整,自己也曾被停教反省。她用蓝天般的胸怀容纳风雨,她以流水般的不屈笑看烟云。
又是一个夏夜,停电了,人无聊地闲游,忽听得教学楼如歌的琴声,如春风绿过田野,如雨笋落壳竹林;如蛙声应和,似拍岸涛声;仿佛黑夜里亮出一轮明月,又如孩童们追逐风筝……呵,只有热爱生活,满是爱心的人才有这样的心灵!
这是什么仙子下凡呢?
我寻声而上,找到了满是烛光的一室。原来是余老师,一个瘦瘦的孱弱的中年女人。
“弹得真好啊!”我赞叹地说。
“好久没弹了,手生!”她谦和地笑笑,又说,“你的文章好,坚持写,一定成功!”
其时,她已重病在身,得的是脑癌。不久挥手人生,那是她最后一次弹琴!
余音犹在,人已长眠,真令人痛心。那如丝如缕、如雨如潮的琴声常出现在我梦中。
老者如斯,病者如斯,当消沉的时候,琴声飞扬——我怎能不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笑对人生!
在文中悠扬的琴声中,你听出了什么味道?写一篇读后感,不少于200字( 10分 )
文言文阅读。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⑴俟其欣悦 ( ) ⑵媵人持汤沃灌 ( )
⑶同舍生皆被绮绣 ( ) ⑷腰白玉之环 ( )
翻译下列句子。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
文言文阅读。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②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③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④;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注释]: ① 封识(zhǐ):封存的标记。 ②利:贪图。③俟工(sì):等待。④暂犹可勉: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
不敢与家人言之( ) 遂以还之( )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 ) 闻其侄有他事南来( )
翻译下面的句子。
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最后一句中哪一个字有点睛之效?为什么?
作文
有人曾这样总结现代人不健康的工作方式: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行走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药丸……诚然,人们在过分追求便捷、享受便利时,无形中丢失了原来应该拥有甚至必须终生坚守的东西。作为中学生,也应该很好地自我反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是否曾丢失过什么?例如生活中的爱心、孝心、同情心、责任心,再如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等。
请以“不该丢失的 ”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叙写个人经历,也可以就此发表你的看法、感情等。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