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江西]2011-2012年江西赣州市十一县(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暨会议于2009年6月3日至6日在北京举行。海外展商有包括美国、法国的23个国家和地区。大会的主题是“节能减排,和谐发展。”你认为下列行为中有悖于这一主题的是( )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可燃冰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B.将煤进行气化处理,提高煤的综合利用效率
C.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D.实现资源的“3R”利用观,即:减少资源消耗(Reduce)、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Reuse)、资源的循环再生(Recycle)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一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6年12月1日为世界第19个艾滋病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确定的宣传主题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医学界通过用放射性14C标记的C60,发现C60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可断裂DNA杀死细胞,抑制艾滋病。关于14C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4C原子与C60中普通碳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B.14C原子与14N原子所含中子数相同
C.是C60的同素异形体
D.与12C、13C是碳元素的三种同位素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一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大量数据,下列为某同学对数据的利用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用NaOH和HCl 反应测得的中和热,推算一定量稀H2SO4和NaOH 溶液反应的反应热
B.用沸点数据推测两种液体混合物用蒸馏方法分离开来的可能性
C.用沸点数据来分析分子的稳定性
D.用原子(或离子)半径数据推断某些原子(或离子)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氯气溶于水:Cl2 + H2O= 2H+ + Cl + ClO
B.氢氧化铝与足量盐酸反应 Al(OH)3+3H+===Al3++3H2O
C.钠和冷水反应Na+2H2O===Na++H2↑+OH
D.氢氧化钡溶液中加过量小苏打:Ba2+ + OH+ HCO3= BaCO3↓ + H2O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一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物质中,气体X和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溶液Z的洗气瓶中(如图所示),一定没有沉淀生成的是(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氮化铝(AlN)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在一定条件下,AlN可通过反应:Al2O3+N2+3C2AlN+3CO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
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 mol AlN需转移3 mol电子
C.AlN中氮的化合价为+3
D.AlN的摩尔质量为41 g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等电子原理: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粒子,只要其原子数相同,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同,可互称为等电子体,它们具有相似的结构特性。以下各组粒子结构不相似的是(  )

A.CO和N2 B.O3和NO2 C.CO2和N2O D.N2H4和C2H4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一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共价键、离子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是物质间的不同作用力,下述物质中只含上述一种作用力的是(  )

A.干冰 B.氯化钠 C.氢氧化钠 D.碘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一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3.6g重水中含有的中子数为2NA
B.16.0g的过氧(根)离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9NA
C.100mL 3.0mol/L的盐酸与5.6g铁屑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D.含2mol 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金属铜完全反应,产生SO2分子数为NA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一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N2的电子式:
B.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
D.NaH与重水反应的方程式:NaH+D2O="NaOH" +D2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一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中,反应速率加快是由催化剂引起的是(   )

A.在炭粉中加入KClO3,点燃时燃烧更为剧烈
B.锌与稀硫酸反应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而使反应放出H2的速率加快
C.双氧水中加入少量MnO2,可迅速放出气体
D.固态FeCl3和固体NaOH混合后,加入水能迅速产生沉淀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一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目前人类已发现的非金属元素除稀有气体外,共有16种,对这16种非金属元素的相关判断:①都是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4;②单质在反应中都只能作氧化剂;③氢化物常温下都是气态;④氧化物常温下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酸。其中不正确的有( )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一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下图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W、X、Y三种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X的质量数,X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是W<Y<X
B.W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具有强酸性,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具有弱碱性
C.X元素的氧化物、氢化物的水溶液都呈酸性
D.Y元素的单质是非金属单质中唯一能跟水发生激烈反应的单质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一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 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一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磷酸分子中的三个氢原子都可以跟重水分子(D2O)中的D原子发生氢交换。

又知次磷酸(H3PO2)也可跟D2O进行氢交换,但次磷酸钠(NaH2PO2)却不再能跟D2O发生氢交换。由此可推断出H3PO2的分子结构是(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 2C(g),若2 s(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s)
②用物质B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s)
③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一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与D、C与E分别同主族,D、E、F同周期;A、B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A与C形成的化合物常温下均为液态,A分别与E、F形成的气体分子电子总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元素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
(2) A2C比A2E沸点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同时含A、B、C、E四种元素的三种盐的化学式                   
(4)A2C的电子式为          ,C和D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与A2C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6)在一定条件下,A、C的单质和A、C、D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构成电池,该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pH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一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A、B、C、D、E五种物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及反应条件未列出),且五种物质中均含有A元素。

(1)若A为气体单质,则D→C的离子方程式              
(2)若A为非金属固体单质,则①D的化学式为            
② E→D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将E通入某黄绿色单质的溶液中,可发生反应生成两种强酸,写出化学方程式                                      
(3)下图中,若A是一种金属单质,C是淡黄色固体

C→D的化学方程式为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一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他在100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

时间(min)
1
2
3]
4
5
氢气体积(mL)
50
120
232
290
310

(1)哪一时间段(指①0~1、②1~2、③2~3、④3~4、⑤4~5 min,下同)反应速率最大       (填序号,下同),原因是                             。
(2)哪一段时段的反应速率最小      ,原因是                          
(3)求2~3分钟时间段以盐酸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该反应速率(设溶液体积不变,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
(4)如果反应太激烈,为了减缓反应速率而又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他在盐酸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
A.蒸馏水   B.NaCl溶液    C Na2CO3溶液    D.CuSO4溶液
你认为可行的是(填编号)                         。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一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氢氧燃料电池是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型发电装置。下图为电池示意图,该电池电极表面镀一层细小的铂粉,铂吸附气体的能力强,性质稳定。请回答:


(1)氢氧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在导线中电子流动方向为____________(用a、b表示)。
(2)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极表面镀铂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电池工作时,H2和O2连续由外部供给,电池可连续不断提供电能。因此,大量安全储氢是关键技术之一。金属锂是一种重要的储氢材料,吸氢和放氢原理如下:
Ⅰ.        Ⅱ.LiH+H2O===LiOH+H2
①反应Ⅰ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反应Ⅱ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_。
②LiH中Li+与H-的半径大小关系为        
③用锂吸收224 L(标准状况)H2生成的LiH与H2O作用,放出的H2用作电池燃料,若能量转化率为80%,则导线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一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氯气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也不同,在实验室里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氯酸钠次氯酸钠和探究氯水的性质。

图中:①为氯气发生装置;②的试管里盛有15mL30%NaOH溶液,并置于热水浴中;
③的试管里盛有15mL8%NaOH溶液,并置于冰水浴中;④的试管里加有紫色石蕊试液;⑤为尾气吸收装置。请填写下列空白:
(1)制取氯气时,在烧瓶里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通过_________(填写仪器名称)向烧瓶中加入适量的浓盐酸。实验时为了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可在①与②之间安装盛有_________(填写下列编号字母)的净化装置。

A.碱石灰 B.饱和食盐水 C.浓硫酸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2)比较制取氯酸钠和次氯酸钠的条件,指出二者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中制取次氯酸钠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可观察到④的试管里溶液的颜色发生了如下变化,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实验现象
原因
溶液最初从紫色逐渐变为_______色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使石蕊变色
随后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然后溶液从无色逐渐变为_______色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一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恒温下,将a mol N2与b mol H2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 (g) + 3 H2(g)  2NH3(g)
(1)若反应某时刻t时,n t (N2) =" 13" mol,n t (NH3) =" 6" mol,则a =__________mol;
(2)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716.8 L(标况下),其中NH3的含量(体积分数)为25%,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
(3)原混合气体与平衡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写出最简整数比、下同),n(始)∶n(平) =__________;
(4)原混合气体中,a∶b =__________;
(5)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转化率之比,α(N2)∶α(H2)= __________;
(6)平衡混合气体中,n(N2)∶n(H2)∶n(NH3) =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